[我认为该工件的加工要求是一定要两制动面有与轴有垂直度、两平面有平行度公差的,有很多人都没有谈到,不能不说是遗漏。同轴度仅会影响动平衡,因仅可能是0.2mm的变化暂不考虑(又马虎了不是?!),但加工中发现有较大的跳动就不能加工,否则修好了制动,带来了新的问题!!!!
- q( b2 }) s5 o4 R. Q1 W制动钳与制动盘接触的面积一般是95%,还是有余地让我们测量的。' s |: K4 n6 R3 p1 e) y+ _6 X4 w5 X
我认为关键是
$ c) L. w6 {$ Q2 J4 ^8 F1、装夹,采用芯轴(最好是涨力芯轴)和端面装夹,即使是这样,我认为还是要用百分表检测一下上述未磨损区域,确保加工后装车没有问题;: L7 j( E* q# _. U# ]
( B1 ^4 n! I! f! u7 A. R. G8 `) `
如果工艺和定位没问题的话,再次检测也是检测工装定位,而非工件.
" Q# D' ]( F1 c! \9 R( j8 U6 O- c
. R$ I) [8 }$ y* Q, Q
! W5 w/ u, u# K E9 ^) p$ C8 ^/ \$ Y! Y# |) R. C j
2、刀具的问题比较简单,随便什么能正常加工铸铁的车刀,只要修磨的合理,加工60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合理”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此处不详谈)或使用规范的可转位刀具;) P7 I6 |" L) H2 K
; j; K; r0 c( Q ?0 ^0 i
2 W" K/ t# _1 J
4 x9 S" V6 d# i( t5 S! i% d+ o2 { 俺使用的的确是可转位刀具5 L4 \9 l' y, [+ Y. C
3、要一次装夹,车完两面,(当然,修复不大可能用两刀同时下刀的高级刀架),车好一面,再车另一面就可以了。
6 N7 W0 F- Z. L6 C* @要从里往外车,原因我估计不仅是大家说的刀具磨损问题,还有车辆在运行中轮子的旋转,一样是因为直径大的区域相对转速也高,磨损也会比较严重形成中凸而影响制动效果,所以会有“平的没有凹的制动效果好”的感觉;另,有可能是制动蹄因为长期使用,磨损变形,可能与新车好的制动盘不兼容,制动效果不好(由此推导出:是否也要修理一下制动蹄?)。
, x* T: G! z, T7 A4 [( W; q& c 修复工作不能因陋就简、马虎,如要马虎,就马虎点不要加工,不赚这个钱,不劳这个神。修复就要修好,所以可能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如何解决问题。]
, H7 L$ H, N/ h. Y( S9 D: _]9 b5 f; L4 t0 _+ l, W& q* c( O
2 H+ b, j4 c6 a# u5 k" J0 V! m% v6 T: K! W4 R
我说的平的没有凹的好,是因为基准面没有找好,两个面车好了和基准面不是垂直的,那还不如自找正慢慢磨损出来的平面刹车效率要高% o' @# A+ \; x$ ~ r
8 J" J5 z6 A2 {' f; L
" u6 o( d( h4 E9 p" k 感谢楼主的求实精神,让大家有了一个从小问题看细节的机会!(其实这事不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