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刘景亚

齿轮传动技术的现状及对未来齿轮的展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8: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沸腾立体 28# wangqing9696
, f" }6 F# r2 g谢谢支持!不过更欢迎提出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8: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孤星伴月
  ~$ K/ u. d, y' o: `主要是这段时间太忙了,500回复只是为了鼓励大家踊跃参与讨论,并非死板的规定,看情况可以灵活处理。
1 I9 U8 |1 N! V另外,大家还是要知足的 。
+ ~7 A9 s) j$ Q! G这篇文章如果去ASME的数据库下载,怎么也得一两百块钱吧。我现在可是免费共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冷水黄金   v5 k  A5 N8 Q: |# c, t

0 \. C; d+ a6 {2 \& `+ y
9 ^% J3 b- i7 b; Z( ^5 w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有没有时间分析是一回事。而有没有必要进行分析,设计时有没有进行这方面分析的意识,会不会分析则是另外一回事。
- e- N$ j( G& D8 i5 D+ E% h    同时也不要把这个频率分析看得很高深、很神秘、很难,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具备了分析能力的前提下,计算一个齿轮箱的固有频率也费不了多少时间的。虽然计算量通常会比较大,但现在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绰绰有余。
6 m2 w# B/ d( q& ]+ J8 i3 @    一般计算一个箱体的固有频率,顶多也就几分钟吧。退一步讲,即使再复杂的箱体,个把小时也是可以搞定的。

点评

怎么算固有频率哇  发表于 2014-10-13 13: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18: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国内目前的状况而言,提高精度就能降低噪音。我们的经验证明,在精度保证的情况下,齿形设计对噪音的影响 ...
, v; S. S. r) e) C' ]# Azxjcxx 发表于 2010-10-13 19:57

) u1 c; U7 o+ A- j2 V1 B$ T( O) }/ T( X

. C! d* v8 x- S% c; n9 w6 T    对你的这个回复,我也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 b2 }4 n# J# x: M( I4 g1 这个问题与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状况没有关系,因为齿轮的振动噪声与其加工安装精度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这个说法是对齿轮振动噪声的产生机理缺乏一定的了解。推荐你看那一下这方面的专著或文献资料,相信你会得出自己的判断。
8 O, S+ u5 @  L" [" z! D% b2 至于齿形对噪声的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在前边的回复中也说了,即使只有10微米甚至更小几微米的齿面误差,都会对齿轮的振动噪声产生质的影响(注意是质的影响而不是量的逐渐积累,比如原来没有噪声,只有微米误差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噪声)。那么宏观的齿形差别当然会对振动噪声产生。4 |( ^3 R' y' r/ S7 ]' v' H' S
但不同齿形为什么会对齿轮的振动噪声产生影响呢?不知道zxjcxx思考过没有?
+ e5 D3 ?  y: Y, u如果对噪声产生机理清楚了,那么利用设计新齿形来降噪是可行的,而且设计变得有目的性和可控性,比如齿形的齿廓参数如何,降噪程度如何,作为设计者这应该是可以预知的。" u: ?- u1 e! g% N" n9 ^  [5 o* d
相反,如果不清楚机理,那么设计新齿形降噪,也只能是误打误撞靠运气了。
发表于 2010-10-14 19: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说,变速箱里的零件不是怕精度不高,而是怕有规律的误差。比如圆度,日本人一定会放大5000倍看图形,要求是3微米,假如测量值是1微米,但图形为有规律的多边形,那也是不合格的。

点评

这个有规律的是不是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可以避免的,无规律是偶然因素无法避免  发表于 2014-11-10 12: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4 2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螺旋线 ' M) @: I0 v0 h; s2 {) d

) C8 |% v# q2 {: J( T明白人,( e+ \( D' |6 \
不过这个“有规律的误差”的说法还是不太准确。
( Y- K& d; V4 K; S其实这里的误差无所谓规律不规律的。例如整个齿轮中只有一个特定的齿廓上有某种形式的齿廓误差,这个误差是任意的。: P6 ~. i. A# g8 R* S: ~, P
由于齿轮旋转的周期性,这个微小误差的激励在齿轮转动过程中也就是大侠所说的“有规律的误差”了。
发表于 2010-10-15 15: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on4628 于 2010-10-15 15:38 编辑
3 ?  ?' j+ y8 q( z* Y/ ^: e# Z. [8 s4 ^
鄙人不才,从事齿轮噪音若干年时间
0 c$ ^# T6 X3 w! P; f对齿轮噪音有以下几点看法:
3 S" R. L8 _2 X+ j/ F5 v9 Q; b首先是触发源,很多年前国内制造的齿轮齿形和齿向都无法测量,或者测量精度不够,怎么可以谈到振动,讲噪音。简单来说就是制造等级越高相应的振动噪音也越小。现在买个莱斯豪尔,格里森什么的,把精度做上去了才开始追求降噪了。3 `& M5 T% D% l1 Y
其次是系统设计,怎么避免在工作频率下不和某个自然频率重合,这个一般现在国内做的好的也就是在事后测量,基本在事前设计的很少。关于修形用有限元的就更少了。
发表于 2010-10-15 18: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的东西真多呀,又深深的上了一课
发表于 2010-10-15 1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对机械感兴趣的本来就少,再是英文就更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11: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lion4628
( \# c6 q- |: s( V
4 R7 _, O( p. O. o0 j* R4 t说的很有道理。
2 g" i+ ^! I; z9 g6 P/ v而且齿轮箱在整台机器中毕竟只是其中的零部件,人们的注意力也往往会集中在整机的降噪上。2 ], Q- J3 Z" I7 v
比如一个汽车用变速箱即使噪音再小,但装配到汽车上后,整车的噪声性能也不一定会更好,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6 \- r# w% L( C0 W这更像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M2 ]& k% Z( l6 Z" D0 E
这也正是齿轮降噪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但这不能成为不去研究它的借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4 12:02 , Processed in 0.06964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