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4 09: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热得当的话材质不会有变化。
! l; v5 T9 g ~通常情况下热装时,标准轴承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120℃,精密轴承加热温度不能超过65℃。! p+ Q/ z( }/ `* T% S
通常情况下冷装时,标准轴承的冷冻温度不能低于-55℃,精密轴承冷却温度不能低于-30℃。- s+ a' E# ~$ W* ?
/ z3 b2 ?/ j! M' b, _& }) R3 [# |5 G2 L, Y* {6 J/ u" i
另有一点,如果冷装轴承的话,要注意冷却后可能产生冷凝水问题。+ \# F& U; w& I7 o E! G5 x
还有就是配合,轴承箱体公差一定要注意。如椭圆度,如果圆度有问题可能会挤压轴承,使轴承产生变形。
$ V" o) O' d J, v5 e# B9 ^4 n ?3 c% a) ^% v
r1 g0 W% \" i7 U
一般情况下,轴承难装的部位是内圈孔,如果轴对轴承孔的过盈量偏大,一是可以将轴承加热至120度或低一些,二是将轴浸液态氮。如果过盈量大到使用其中之一方法都不能达到要求时,就采取冷、热并用。
5 Q* x5 }( v& Z8 P8 B7 L& |! ?1 U- L4 [* ^ o4 J
对于黑色金属的线膨胀系数α可以取12x10-6/℃。4 T/ q4 b: R# T' p c
7 m8 A" f4 I/ E. N- Z: S轴的热膨胀量计算:αx△TxL(其中α为线膨胀系数,△T为轴承内外圈的温差,L为轴承几何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E: }3 Q: m$ w, R5 Y
, H& N0 v% Z6 x& R: a' E轴的热膨胀量经验计算:每1000mm长-每温升1℃-热膨胀量为0.01mm
: \, b& R8 Q1 d$ n6 D7 n
9 X3 U6 A! |& v; [( e, m应该是滚动轴承吧。6 R g& J; @9 v8 Q. R- M% w i
( x3 @. \- a$ ] L需要根据轴承尺寸大小,过盈量,通过设计手册的线性膨胀系数查出安装温度。7 P6 {" x2 b, T1 w' L( ^
0 j; t3 _$ K9 z! D. [
$ f7 L% b7 c6 Y& x0 M5 y* h在此要注意的是,加热不能用明火(温度过高且受热不均匀),不建议用加热板直接加热(受热不均匀);如果用油加热时,注意轴承不能直接置于油的底部,以免底部沉淀物污染轴承,且受热不均匀,油必须漫过轴承;建议购感应加热器。
% c8 ^( j, j g X: a/ q6 B( }
4 @$ z# h) V# V1 v$ I需注意的是,轴承加热最高温度不超过120度(以免轴承钢材退火),实际操作时,可以加热至比查手册得出的温度高10度左右,以免安装时轴承过程中,轴承温度下降导致无法安装到位。' j7 _' \% @' S# `/ A
1 `% f4 c$ @$ P$ S/ t
在安装到位后,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安装力,待轴承冷却至室温后再释放,以免轴承冷却时因收缩导致轴承与轴肩产生缝隙。
r( w. u4 v) B; t' L) b8 S
r) W: F% q# v, U3 u# ^一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或者不够详细之处,大侠们继续补充。
8 \5 M' |' a. r6 V
3 H3 e& ], D; j: X* s4 v0 C, ^, [7 f& |' d
今天刚用热装法装了几个6222的轴承,具体方法是先把60#机械油用电热炉加温到100-110度之间,断电,将轴承放入油中等待温度升上来,温度计是采用红外线测温的。待轴承内圈温度升到90-100度之间,立即将轴承装入轴上。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轴承里面的润滑脂大量的流出。听工程师说到时候采用普通的机油供给,我个人认为这样不合理,但是也不好说什么的。" F/ ]* }' K, P. h2 T
% y7 s# {6 I& W5 Y8 c) r润滑脂的融化程度,一般在80度左右# U+ }& z- }0 _% v
$ G7 H7 ^& X: q! v一般轴承里带的是防锈油不是润滑油,在加热时尽量使用与正常使用是同一牌号的润滑油5 V* O) M2 z. V: L% [
也有带密封的轴承会有润滑脂在密封里也是需要换成与实际使用相同的润滑油
5 w6 ?9 h/ p2 y( T3 g: B4 i6 U
2 M8 D( {% S( H: X2 i3 p) s我试过FAG的轴承 B7020C T.P4S.UL的 温度在55°C时 膨胀为单边0.03mm.$ U2 b7 [4 H% I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