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公司三个月,即将转正,这三个月,确实很有体会。
# X$ v7 M q) k- `% [2 l4 p, O
7 c0 Y( b+ N$ w+ M8 I" g5 Z/ c# Y公司也算不小了,主做航空产品,创业板上市公司,我们的部门七八十人,科室十几个人,主要做座椅。5 x7 a1 i9 D. F4 Q% {( I1 a* ^, y
之前感觉哇,航空领域,肯定很厉害,高大上。来了之后才发现,就那么回事。
* N4 J# O+ R* t- y' m3 p! u% Z0 F; x" r; U* |/ _8 P0 A- B2 ?& k
我们目前做的是军品座椅,具体的就是涉及到保密了,就不能说。就说说座椅骨架吧,骨架都是机加件,塑料的好多都是开模,标准件好多都是钛合金的,这个确实很厉害,但是你想想,那么到的一个座椅,全是机加和开模,就做那么几套,这成本是多高,,,一架的成本十万就不止了。。。
/ t1 j; ?0 U; p: ?' ~, u: w L
$ N. p* h6 B: |( y: |% ^+ t成本高也就罢了,关键是可靠性还很差,我自己就感觉摇摇晃晃的,指不定啥时候就会散架,某些功能经常会坏,就是因为没个功能部件还不成熟,就使用了。! Y4 g, p) C. U+ k' h4 H
$ L$ }. [% x# ]) U( S7 ?
维修性也差,一个座椅居然有几十上百种种螺钉螺栓,一字的,十字的,内六角的,扁圆头的,沉头的,还有铆钉、、、,某些位置简直不要太异想天开,根本就没有预留一般工具的位置,必须得用工装,一台座椅如果各种零件都齐全,而且没有加工问题,两个工人需要装两天左右。这个装配性和维修性也是醉了。7 Y. R4 j; [& @% j. R5 [
+ X( Q- X+ I! M
说完产品,再说流程,说是项目组,但是一个项目组基本就两三个人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做项目负责人,设计也是技术人员,各种协调也是技术人员,评审也是技术人员,试验也是技术人员,与厂家沟通还是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基本包打天下了。除了什么问题都是找技术人员,零件不到也是技术人员催,采购人员采购出去了就基本不管了,必须技术人员催着才行,根本就没有实施真正的项目组责任制。
; \" P L# H( ]' K
, P @+ r* ^! d/ D7 l3 D' W: v又想起质量检验来了。那么大的一个部门七八十人,项目也挺多的,来料检验居然就一个人,等到把我们的件检验完了,黄花菜都凉了,只能到了公司我们把件领出来,自己试装,装配工人抱怨我们不进行来料检验,我们怎么检验?等十天半个月的?科室领导、部门领导天天问工作进度。- O& M9 G' G8 E, \9 R1 Y/ C
+ I1 [& v% g/ M
说到零件我也是醉了,可能是我们我们工期紧,也可能是我们眼光比较差,来的零件基本没有合格的,每个零件都有问题,没办法,只能自己修,怎么修?锉刀锉,钻刀钻,砂纸蹭,我们自嘲我们是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我们就是钳工。
( I3 C( [5 o" e0 `) X5 V
/ N. q" w# q/ ]2 o& n4 D现在这加工厂都是这样么?做什么件都马马虎虎的,一些最基本的错误也能出现,还是说我们工期太紧张了? a, E3 l, a7 b1 ?8 L
! O7 K# H' B* e1 X* b* Y
做这一个座椅真是心累,天天加班,基本都是九十点下班,周六周日继续加班、、、% N- s( k" w5 u
5 E! o$ @ k# u# t
6 b/ S8 x b0 O7 `' N8 z' S, s! r% r% P0 V: Y1 G"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