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害怕伏枥

缸筒内壁拉伤原因(附图)---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5 21: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三脚猫系米广东人?2 p, O- o4 R/ Q1 n" G5 [
羚羊大侠,现在新发上来的导向圈是呈圆周磨损状,这个设计能否解决?
& S, V5 A% q& O4 X: J( q& z* A5 q* C伏帅可能把三缸的详细损坏情况介绍以下会有所助益.
/ P- ?$ W. j+ l) A% N9 B, W2 f# R羚版前几楼的思路可否再详细一些.加长导向环并更换材质,同时用柱塞式,开槽间隙密封同时加强自动对中,羚版的看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2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液压缸拉伤是常见的液压故障,大家分析的这么透彻,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有很大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2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伏枥老师:"没有用过国外牌号的格来圈。买缸筒时有一个意见,说是如果用国外品牌,也许就行。因为国产的东西质量不好。会有这种事吗?"我曾经搞油缸设计时用过派克(常用的)、霞板、NOK的密封件,现在现场设备中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对油缸的加工(专业厂)我们不差,但密封件真不如进口的,使用的进口密封件耐用,不容易产生漏油现象,但也不是上面说的“如果用国外品牌,也许就行”,你的拉缸不是因为密封件好坏导致的。- @- e1 W9 |* @! F5 l6 e( L

9 L9 [5 w& [! X, U[ 本帖最后由 羚羊 于 2008-1-15 21: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5 2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Y型圈,导向环均筒内开槽安装,Y型圈左右各布置三道导向环.
  ]5 }% z) G- c$ P! q; g# @格莱圈国内已经很成熟,若用进口料更佳,大家可以支持国货.
& n7 B2 m7 N6 T. t% ?) R明天继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0: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NOK代理(:"现在新发上来的导向圈是呈圆周磨损状,这个设计能否解决?"
4 i) G5 D2 p6 ~" ^# W我认为在设计中严格按照你选用的导向环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参数设计零件的相关尺寸,如果是带状材料,也得通过推荐方式计算所需导向带的长度。(还有缸筒的装配口要到为园角)做好一支油缸,细节上一些问题不可忽视的。
; @) Y( u0 H+ _/ c9 q$ j"羚版前几楼的思路可否再详细一些.加长导向环并更换材质,同时用柱塞式,开槽间隙密封同时加强自动对中,羚版的看法呢?"" k# \2 b# x, ~$ t# t
不好意思我水平有限,不知道具体什么问题,你提到的加长导向环并更换材质我赞同是该缸设计的改善点(建议缸筒采用滚压加工),柱塞式结构想来对该场合使用不适合(下降速度和停止位置无法控制);“开槽间隙密封同时加强自动对中”我感觉不象阀杆,该活塞杆是承受较大偏载的,从现状加工手段缸筒加工也很难保证到达隙密封精度。& ]/ r6 r! m$ t  ?5 B1 e) D
从照片上看油缸里面已经是满腔的铁屑了,缸筒已经严重被拉伤了,密封件经过筒的拉伤面已经封不了油,油缸在该处产生严重内漏,速度慢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0: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下来,又有好多意见,让人高兴。
' G2 I- f$ o! Q) ^$ |! I& R! i3 [先多舌为NOK总代理介绍三脚猫友:他在杭州娃哈哈集团供职,是一位有着非常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中年汉子,知识面很广。江浙一带的俗语谓样样都会却不精通者为“三脚猫”,自己这样称呼自己,自谦而已。9 Y/ v, ]" L% G( E
倒是羚羊女士现在在广州供职。
& e  G: E: [0 N  T8 O- U+ F事情出来几天,大家的讨论给追寻原因和找到解决方法提供了很多意见,情况一点点清楚出来。
+ s& I, q9 I' B3 R和车间里也讨论了几次。
  G8 P8 u9 L9 p, m( n这个平台的结构是4个油缸提升和放下,油缸的的分布在水平面3130*1280的4个点,在3130*626的4点有4根齿条导向柱。平台上这8个点的尺寸精度是有保证的,机架为框架结构,上平面与平台相对应的8个孔和下平面的4个导柱孔钳工划线制作。导柱的装配,在平台上有导套,上下有座。导套和座都用法兰联接并安装姿态可调节。
  N5 O) x* c  \装配时以平台导套为基准。先安装导柱下安装座初找正,再放上平台,穿入齿条导柱,调整平台位置使导柱可以进入下安装座。用电动葫芦把平台拉到最高位置,装上导柱的上面座,再往复升降平台,逐渐调整和紧固导柱位置,到同步装置运动正常,平台起落顺畅。. z% H- g8 R' v4 f# W2 t
然后再装油缸。油缸缸筒前端法兰联接,可调节垂直度,活塞杆前端用螺丝和平台上螺套联接。在平台处于高位时,让活塞杆前端与平台螺套对准但不旋入,平台降到底,将活塞杆伸出,调整油缸垂直度,保持活塞杆螺丝仍与平台螺套对准。如此也是反复进行,最后紧固油缸安装并与平台联接。
9 ~9 |0 Q' h' ?; B* G. p按上面的方法,在整个机械强度方面弱了一些,位置精度应该还是可以保证的。但为何会出现缸筒严重拉伤呢?: K( I( x1 L* [  Q
回想整个安装调试过程,有几个情况当时忽略了。2 L  [! X( P) E4 O: D/ J/ n
一个情况是油缸自制,装配时用煤油清洗得很干净,装配后没有试验,也没有向油缸内注入适量清洁油液,因而,在安装时油缸处于失油无润滑状态。可是,安装过程中多次让油缸在此情况下运动甚至快速运动。
* G1 {$ w; r$ h. d) i2 Q二是在液压设计和安装有过严重失误,系统调试时,出现了无背压工作情况,平台被油缸拉上到顶后不能锁住停留,而是被自重所致如自由落体般快速堕落,砰然有声,速度惊人。
+ W5 w* d8 R- A2 q9 W$ ^+ n我最初的考虑和大家开始时的分析,都往油缸安装相互不平行,因而有偏载,活塞径向压强过大而引起擦伤去想。现在看来,问题却应该是上面两个情况所导致。很可能就在那时就已经出现拉伤,而调试时的带病运转,造成了最后的严重后果。
3 C) W8 D7 p" v, ?4 [不然,就无法解释拉伤为什麽出现在油缸下腔。因为活塞向下运动时,油缸负荷处于负的状态。
- A) j1 i7 I6 a) g, v- K
  f  s+ `: u$ r1 T3 |. m& h6 }[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08-1-17 16: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7: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活塞密封组应该要考虑加防污染环了.% V: m; a6 p) S5 r7 g% L! ]
剩下的问题是:为什么还有一支缸能幸免于难呢?
8 [4 v3 U% q8 B* [% i% F$ u61楼的想法昨晚想了想,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环境可不考虑用防污染环吧;为什么还有一支缸能幸免于难呢?应该是受偏载小的原因;导向环应尽力考虑到有油的润滑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是保险起见.按照精度校准的方法.再做时加上对缸内杂质的清理,优质滤芯网隔的使用.那么剩下的是偏心问题.如果我们对图纸上的设计没有十分把握(比如圆周磨损的导向环可能是机构整体刚度存在问题),加防污染环算是一重保险(让其捕获油中少量铁屑---假设不能完全避免).
% g% \, u& z8 H( R1 I- `3 @* o6 P, H" ^& t. M
[ 本帖最后由 NOK中国总代理 于 2008-1-16 2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7: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最后的处理是:
4 Z; f9 @) n% W* Q8 ]" J4 A; V1)更换了缸筒,缸筒内壁镀了硬铬。
2 |# q) ^1 B; ?) h" V8 S! j9 S2)活塞密封由格莱圈换为NOK的U形OSI密封圈。' r3 T' Q- h: {; e4 V& }
其余的地方没有变更。2 C; c. e" r/ g+ k7 w; z
油缸已经今天上午换上,到目前调试运转情况正常。
7 {- O! Z- l( D+ q6 s' M* d7 ]( Q! Q. g如有什麽新情况,当及时告诉大家。4 C0 Q& o' X; t: O! F- E
再次谢谢参加讨论的诸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4 08:37 , Processed in 0.05549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