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erowing

别让感性认知蒙蔽了你的视线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1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ascal 于 2015-6-30 10:32 编辑 " r' U7 W) g  j+ b- S1 N
召唤师170 发表于 2015-6-30 08:48 + a8 I9 [% h# V& Z: M
哈哈,你说的歪的和斜的是一种情况,我怎么感觉我初中都白读了吗?哈哈,如果倒圆锥的话也是受浮力的吧? ...
% Q; F! I( F: f# \' A
  O5 U8 G" p( B3 ^" m3 @
1. 倒圆锥也有浮力。- X2 k5 N! @2 h. K. ^
2. 我是学了微积分后才理解浮力本质的,初中只知道一个大概概念。3 M" h! ~! w. H4 r( b+ t

点评

学习也是有过程的,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  发表于 2015-6-30 13:06
所以只记结论有好处也有弊端。  发表于 2015-6-30 12:14
发表于 2015-6-30 16: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8 [" T( i  [  ?0 U
标记一下晚点再仔细看
发表于 2015-6-30 19: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应该是弧AB=BD的,因为A和D是同一起点啊,假如小圆从D点开始剥皮,那么必然有以上结论啊。返回来如果说弧BD所对应的小圆的圆心角度是小圆自转的角度,那就是不对的了,因为小圆圆心有相对转动,所以大概小圆自转转过的角度是弧BD对应的小圆圆心角再加上弧AB对应的大圆圆心角(猜测的,我有时间补补机械原理再证)

点评

对的,所以这样以来此圆弧CD就不是我们之前说的啮合圆弧BD了,所以感觉还是按圆弧相等来处理会好理解  发表于 2015-7-1 10:23
其实不难,D点还是D点,过滚圆的铅垂线和圆周的交点定义为原始参考点C。那么CD就是自转弧长。你自己滚滚,就看出来不同了。  发表于 2015-7-1 09:43
大侠您这个自转圆弧的概念还是太过抽象,弧BD确实是实际啮合弧,而小轮的转轴同时相对小轮做了转动,这也是一个实际的过程,是这两个过程产生的这个自转圆弧,但是在图上这个概念就很难表示清楚  发表于 2015-7-1 08:04
作为啮合圆弧,AB=BD,作为自转圆弧,AB不等于BD。  发表于 2015-6-30 21:10
发表于 2015-7-1 08: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发表于 2015-7-9 14: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ab=bd,可能是大侠考虑太多反而把自己弄糊涂了
发表于 2015-7-9 16: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一下
发表于 2015-7-9 1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sxuan 于 2015-7-9 19:40 编辑 8 h7 D$ O3 y9 O3 c! l3 a
  Q8 j7 }7 w$ D* M' D
我今天才看到这篇文章,两点感想' z: b* `( V6 V* Z; w) `7 R1 a0 k* P
1,这确实是感性的认知,我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5 x) M0 i$ Z' N9 t. g3 B
2,至于我为什么会质疑你的观点,因为你并没有给人一种让人信服的非常有逻辑的推导过程,即使再发这篇文章中我只看到了参考系,也并没看到很有逻辑的推导,当然你没有这个义务,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得感谢你,希望更多的同胞能够以此为鉴,就这样~& v: x; @1 z/ J& p
. i0 H0 q2 b/ `* w2 T

# F/ _$ M5 \- o9 A8 p0 j' u

点评

既然这是讨论,我更希望能在当中学到什么,否则我今天也不会回复你的帖子不是?换一个角度,您的观点也是无可厚非的,我也是很赞成这么做的  发表于 2015-7-9 21:46
我想要你的推导只是为了讨论的可延续性,因为我已经给出我的推导,1、2、3。。。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哪怕这推导是不正确不科学的  发表于 2015-7-9 21:44
有些东西我会写很细的过程,有些则不会。如果我所写确实大多数人都看不懂,我自然会细化。就这么简单  发表于 2015-7-9 21:19
大侠想看逻辑性推导,那基本也可以肯定大侠的思维还在高中模式中,既所有问题必须有人给你推出来。而当你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开始,所有的东西都不在会按部就班,你必须学会如何自己去拨开迷雾。  发表于 2015-7-9 21:18
说实话,这不是数学作业,也不是论文发表,所有的帖子皆有因果。大侠单另地从中抽取,自然什么都不会信。就像我现在告诉你平行线有交点一样。另外,那个推论其实你自己一推就有,微积分都用不到,只是你方向不对  发表于 2015-7-9 21:17
发表于 2015-7-10 16: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7-10 16: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学习啦
- [# p# s! r6 X& P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22: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cosxuan 发表于 2015-7-9 19:22
0 B! n( @1 U5 e" L9 [5 T我今天才看到这篇文章,两点感想
/ H$ [" w+ h# B7 r) d- }2 c) ]* `1,这确实是感性的认知,我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 o" F5 k6 q8 m% d4 v
2 ...

5 O8 N3 T/ C$ o7 |唉,本不想再回复你,但又恐被诬个清高傲慢。
# O* k, V2 J" l9 }1 s; U5 P说两点。
% h* {! Y, Z4 A" e# b& l. U1。发这俩帖子都没有当作讨论的意图,我是纯经验分享,你看不懂想讨论就当说明来意,而不是上来就“错!错!错!”。说实话,就这种态度,不搭理也应当。+ w' ~$ [- M* E, B9 n) I
2。我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在这里开课赚钱的佣兵,一个分享帖也完全没必要一步步把每个人都当小学生那么对待。翻翻大学课本,很多步骤都简化,一个工程师论坛为什么非要细致到拿人当傻子的地步?没有意义。
) R9 {6 ^6 c3 M" {$ V: K
4 Z" {' C% V1 d/ q3 x你非要一个逻辑的推理,发给你。1 }. N$ f( l+ y' h1 W( r
) ~8 M( z# G! u
也不用什么微积分。
* t% i8 @) h7 J! g2 u' q外圆从上转到左,外圆自转弧长就是BC,如果这个你还理解不了,我建议你回去重修初中物理。) a4 K# S+ ]/ d  \7 e0 d
BC = mC+mB, mC=mm,所以,BC= mB + mm. M* I6 d1 c, g% y& B% N: N
设内圆半径为R,外圆为r,则有mB=r*a, mm=R*a. 所以,BC=(r+R)*a , 即外圆圆心走过的弧长。
, N; l& i- u- o) K, X1 _! ^" \6 T5 j) E; h0 ^. }5 E: ^
引用那个定理推论,如我原帖所说,是为了方便解决一系列的滚动问题,比如外滚正六边形,比如内滚正五边形等等。而不是单纯解决一个圆。
3 e& o7 f* Y2 b" I3 e5 D
! n8 J/ t  b, C* H0 w; X+ ~综上。至于你自己能不能开窍,不在我的职责之内。大侠自便。
' Q# ~" ^8 A* s$ i
4 {7 J) C  a+ m2 t1 h2 N; K$ g& ]5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十分感谢零侠对此问题的探讨,让我对此有了更深些的理解  发表于 2016-1-5 22:03
小圆与之接触点B无滑动,所以速度为0,由此求出小圆角速度=大圆角速度*(r+R)/r,若求转动角度则再乘时间t,小圆转角=大圆转角*(r+R)/r,可由分子看出小圆旋转圆弧的值即是您所说的小圆圆心走过的距离,  发表于 2016-1-5 22:02
直到今天才对此问题有稍清晰的认识,您这里说小圆圆心走过的弧长是BC=(r+R)*a可能有问题,等号后边是没错,前面应该就是图中O2的那道弧,似乎不等于BC。看书中是以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来解题的,因为大圆固定,  发表于 2016-1-5 21:57
请原谅我的耿直与较真~~  发表于 2015-7-11 09: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3 23:07 , Processed in 0.07977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