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283|回复: 201

别让感性认知蒙蔽了你的视线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6 10: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话,最近挺忙的,除了上来看看熟悉的大侠们都在说些什么,接受下8爷的训导,连网都很少上。呵呵。: ?& A8 k8 N1 o. V+ r2 @1 p
一个偶然的机会,应该是鹰大把我的一个老帖挂到了微信广播上,于是,就引出了一段某大侠对我所用理论的质疑。哈哈。我这里不想再翻过来对这个理论说些什么,也不是对于别人的指责跑出来说道说道,只是在这个事情上,想起了一个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情况,那就是我们被自己的感性的认知蒙蔽了双眼。


  G1 R) k% h9 M9 P. M5 J- B# Q1 `
: y& L5 S! P4 m; t8 r* ?, k

怎么说这个感性的认知呢?总得来说,就是一种毫无科学依据,纯凭感觉和模糊概念形成的一种认知。就比如这个链接里的情况。

! X. I& |' h" b" r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540&extra=page%3D1) l0 R# c. R9 v  Q

在我们感性的认知里面,外面的小齿轮的节圆就应该走了中间大齿轮的节圆周长的距离阿,那么大除小不就得到圈数了吗?哈哈。这就是感性认知错误,准确地说,是一种概念模糊形成的认知错误。这也是我那帖子中,质疑我的大侠犯得错误。


6 {- z$ }8 Q5 j5 n

  ~/ H( P/ M% h- i* C! g( G

; v8 i) Z0 L: I9 M6 c* {$ y" s8 l5 ~

我们自然而然想象的AB弧等于BD弧,其概念模糊的基础理论是在纯滚动下,小圆上的A点与大圆上的点不打滑,不位移,那么最后在大圆上就走了AB弧长啊,那么很显然,小圆自转的弧长就是AB嘛。哈哈。这里就是概念的模糊之处。没错,你认为的A点不打滑理论没有问题,一系列假设也看似都合情合理,但是有一点,你把参照系搞错了。走AB弧长的参照系是O点,而自转的BD弧长的参照系是O1点。当O1点相对O点运动后,那么很自然的你的BD弧长就不可能等于AB弧长了。
9 G# I9 @: w+ ^8 L& j; I还是回到前面那个链接里,在那道题当中,后面的恢复里有很多解法,包括自转角+公转角解题,包括机械应用的减速比计算等等。但所有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前提,分清了参照系。根据参照系的相对运动,对计算理论进行修正。于是才得到了正确的结果。还记得初中高中学的坐标系平移公式吗?那就是参照系相对运动的基础。你明白这些,再回头看之前那个想当然的概念模糊认知,就明白所谓感性,很多时候都在蒙蔽自己的眼睛。

/ ]$ g, g8 A. Z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例子,同样重的一根实心棒子和空心棒子,如果长度相同,哪个更不容易被弯曲?或者那个经典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再或者那道问一根竹竿插入河泥中,竹竿顶端露出水面1米,问竹竿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哈哈,所有这些都是这一系列的经典案例。而解决这些问题,你需要的是理性的去分析,不能想当然,不能差不多。否则就是谬之千里了。

分享这些,希望新秀们再接再厉。


; e, v8 K6 o8 G( e/ H
9 h% f6 ]# ^5 I7 J) s& H- m% @* x2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23 收起 理由
一点一点来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LIAOYAO + 1 思想深刻
憨老马 + 20
去缸活塞泵 + 1 ab=bd,难道大侠算出了其他结果?
老鹰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6 11: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6-26 11: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any 于 2015-6-26 11:39 编辑
- x7 _5 @, B$ r$ u3 @( V  P0 k
  o3 Q5 T% d) ]# m) L请教大侠,
1 a! B9 a& o' ]2 H5 f* P4 L: T8 [只要纯滚动,AB弧和BD弧的长度就应该是相等的。要不,就不是纯滚动。3 E# R! c7 a$ g! A& {( V- C3 ?/ w
这和旋转中心没有关系。
/ e* A5 u! E  o$ \. p: B5 r# a大侠觉得呢?
& H+ m: G5 p4 w1 V

点评

大侠,AB弧和BD弧在纯滚动下长度一定相等,与旋转中心没关系没错。 zerowing大侠说明的是圆O1转动的角度与弧长BD没有绝对的关系。  发表于 2015-7-17 15:13
讨论滚圆自转问题时,你的这个说法就有问题----两个弧长是否相等会和准备讨论什么问题有关?  发表于 2015-7-4 10:03
ab=db,没问题  发表于 2015-6-27 13:02
注意参考系和你在研究什么。问题不作绝对处理。讨论滚圆自转问题时,你的这个说法就有问题。  发表于 2015-6-26 11:51
发表于 2015-6-26 1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2.5圈吧
发表于 2015-6-26 1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前我们某自负的听不得别人意见的工程师设计一套凸轮结构,就遇到了类似问题。 他发现实际的执行机构动作总是不对,想不明白也不听别人的意见。后来我们另一旁观的某工实在看不下去了把我们一干年轻人拉到没人的地方,给解释了一下问题所在,说,怕你们几个被他给带坏了,可是我说他他又不听,只能私下告诉你们。

点评

旁观者清  发表于 2019-10-12 13:43
哈哈,前辈遇到了负责人的一个前辈  发表于 2015-7-20 11:03
大侠有时间讲讲老故事吧。很有启发意义的。  发表于 2015-6-26 11:52
发表于 2015-6-26 11: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记一下晚点再仔细看
发表于 2015-6-26 12: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几个例子有埋地雷吗?
  J! K- I  Z. x1 M' ?* J同样重量的棒子,得看做成什么截面形状吧。% b4 X) w( P. K# V. W5 ?$ g3 V8 Z4 X
1米的竹竿不受浮力。

点评

这个重物的,实际上空气阻力几乎被忽略了。阻力太小,跟宝马撞马自达时候马自达那车速似的,卵用没有。  发表于 2015-6-26 19:34
你查一下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自己就会想明白的  发表于 2015-6-26 12:47
发表于 2015-6-26 12: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问题还用的着争论吗,有相成的经典运动学的结论,质点的合成运动,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引速度,公式推导就OK了。
- E9 p+ s  H* A+ l机械工程师的职责就是接受经典运动学的理论,并将之运用到工作中去。

点评

大侠教育的是  发表于 2015-7-17 15:15
大侠说的是牵连速度吧  发表于 2015-6-29 19:26
不是每个人都如大侠这般明白啊。有些人就陷入在自己的感性误区里一辈子出不来。哈  发表于 2015-6-26 20:50
发表于 2015-6-26 13: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桂花暗香 于 2015-6-26 13:46 编辑
5 p# D1 P2 c/ y* ~( u6 z* t
8 U( W9 E4 F/ W: t请问楼主在原帖几楼?本楼说的不详细,老帖太繁杂。
& P8 t1 L% T4 Y6 l/ j' v动用了 百度 AND  找到了。
发表于 2015-6-26 14: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大侠的见解比较独到,见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3 23:06 , Processed in 0.08608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