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9 01: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贴。' Z, U6 p( ~. Z m
但楼主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楼主的问题不够祥细,过盈配合是用在什么场合,要传递多少扭矩,这个是前提条件。
! _/ F: }) h4 Y/ k" {9 K* b个人看法说一下,
$ @% M% @) l, I" u9 N1,机械手册是机械工程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精髓,是需要工程师认真学习的一本书3 L" q6 |: M" T: ~ E- q
2,很多年青工程师答不上来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是要时间去记忆的
4 k/ P% E( r3 e6 \* @3,我与日本工程师接触的比较多,感觉他们的理论都比较好,计算的很细,细化到每一个细节,在我们眼中差不多的东西,他们却是用计算出来的,所以他们的东西比我们做的好。但这个是要时间与习惯的,说重一点的话这是国情决定的。
8 Z6 s, J# ]3 A8 i0 ~+ g7 m4,中国正在发展当中,企业最看重是利润,要快,慢了就会被别人超越,企业到达一定程度自然会将产品做精,做出品牌。
3 C! k, f1 Z7 d4 m/ Q. q2 v5,中国国内,如果你的上司或老板不是做技术出身的。你的很多想法会被否定。因为他们眼中看到的与工程师眼中看到的东西不同。所以如果你还想在这个公司做的话。那只能顺从他们的想法。但在日本这种情况很少。他们在技术上不分上下级,他们讨论的目的只有一个,是如何将产品做到最理想最适合当前使用条件。打个比方,他们的工程师加班基本有加班费,在中国有加班费的能有几加公司。特别是小公司。但你又能怎么样。
# {8 [7 e6 z; y& r& ^6 a2 D6,机械行业中,也分类型,像一般自动化,基本用不到过盈配合。因为加工要求及组装都比较麻烦,像铸件,现在一般的公司那里等的了那么长时间呢。还不是能用就用着吧,5 O; R& C4 m1 ^1 a4 Y* J
7,目前中国的一些自动化公司里的工程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能快速的出图纸,做不到100分,能做到80分也是可以的。再慢慢改进,因为如果要等到你一次性做到100分,黄花菜都凉了,
/ ? p$ C; N6 Z7 {8 t8,光深圳自动化公司就有差不多200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如果每个公司的工程师都有那么历害的话,你再去想想机械工程师的高级人才与市场需求比。; e' `% C( b; h* V4 h( f+ |
9,以上是我个人眼中看到的现实情况,说的不对的请大家多多包涵。理论是设计的基础,还是希望工程师们能够好好的学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