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徐 于 2010-12-28 00:50 编辑 0 f& g7 n( f R0 A' m: P3 Q: e! s
2010dengkai 发表于 2010-12-27 22:16 
0 R! t, n( |! p" @/ B2 w前面的贴子我都看了,感觉大家都在追飞,这是中国人的一个通病,看到什么好就追什么,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巴非 ...
6 V/ Q1 {6 j; n4 u2 }; Z- {" Q( a8 { i0 s- p) q
你说做技术,这个我同意,术业有专攻,但我们的国家是否有这样的土壤?有次和个台湾做了几十年机电设计的哥们儿聊天,问到了研究院所的功能,坛子里的好多兄弟都是从台资厂里磨练过的,应该知道台湾工研院对台湾经济的巨大贡献,做为一家非赢利性科研院所,官办民营,强大的组织功能与高度的服务意识,使其成为推动台湾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但面对大型企业,尤其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有更好的针对性,我们看看人家有什么能力:1.实验工厂及整厂技术转移;2.研发产业联盟;3.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这些都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技术研发机构有想法和有能力作到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欠缺契约的土壤,企业可以拿了技术转头不认帐,科研单位的技术可以卖了东家卖西家,科研单位的技术理论上能实现,实际上一生产就出诸多问题,企业花了大半身价买来的东西,可能还比不上土法搞出来的东西好卖,你说,在这样的环境下,纯粹的技术转化,如何活下去,如何活的滋润,我想那些拿着年年拿着国家拨款的科研院所都还没有成熟的办法吧。
9 O, H9 @( y& W; s* c0 u, P, v( ]+ B所以我说,首先要能活,能把资源串联起来,然后再谈如何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比较稳妥,就算是技术转化,你得知道,什么人有蛋糕,而什么人又想要蛋糕。+ @& z) U5 a4 G; C8 v& b# C1 A+ Y
; [: e" O1 r+ E7 t4 S
我来举个例子,把事情串一串,你看是不是这么个流程:$ \( h. \# K" T m9 u, ^8 p
社区核选一批优质供应商,先是标准按合理利润率,指定内部价格,那么面对众多客户,一定会出现质量和产量方面的要求,质量方面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社区出面寻找相关技术,或者收取技术费,或者在一定时期内收取固定利润分成,OK,事情圆满解决,企业壮大了,社区也有了新的动力;产量方面,主要是设备改造和购买新设备,那么,社区里另一批设备提供商就有活干了,社区出面招标或者直接组织相关人员改造,或者直接收钱,或者增加利息,同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返还,只要站在双方的角度上都考虑一些,总能找到中间值的;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而这个事情循环滚动之后,当搞机械的人都知道在这里可以找到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东西,试问,有什么理由担心它会发展不起来哪?社区以后能做到的事情远比这个东西庞大的多,所以我说这是个伟大的事情,但伟大的事情往往是从最平凡的地方萌发的,比尔盖茨当年也不过是靠挖BUG积累的经验和眼界,一步步做成了他想做的事情。& I6 L; b6 H2 E* Q% w$ X0 E(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