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avalier_Ricky

做个认真的软件比较吧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0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pacelife 发表于 2015-3-27 23:02
# P. _. p, Z% \6 g9 c' D都可以关联的,但是这种关联我个人不怎么用,不是说不会,我在学UG时曾经仔细研究过,经过后来的一段实践 ...
* q2 U$ S+ `) g" ^' B
啊????不会吧???* J! ?4 Y+ Q/ d  ]; t
3 }1 h. w, z/ R) D- ~- p
能请教你是做什么细分行业的?, V- `+ A( `' j  U, x5 D" D

& c- G8 b0 P0 ~1 |: D, H能具体说说有哪些好处?我的话,离开参数,都不会设计了。; Q7 ^  l8 Y) d
& f* W; r' o/ G$ G
那,两个零件之间的关系是用什么方式关联的?* l/ {0 u5 O; g: h

1 r9 I: H3 j7 s3 M
发表于 2015-3-28 11: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5-3-28 02:48 # E3 e/ Q4 B+ w: j# w7 ~
啊????不会吧???, Q% P: |5 n) M% J& E. }

' [+ Y( n: `5 R# [能请教你是做什么细分行业的?
/ ~7 }% m" u' S- @; e& y
我做机床行业的,机械零件算是比较多的,零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体现在装配关系上啊,如果搞链接的话,后期修改会复杂的根本无从下手,并且如果后面有人接手你的工作,人家看到这么多的链接,会骂娘的,还有现在一直提倡的自顶向下的设计,尤其是像UG那样通过参考其他零件的面或者其他元素进行的关联设计,即所谓的wave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产生相对大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后期的修改中,最好的做法通过还是传统的装配关系做
/ B, g9 [$ U- Y1 K  U. |最合适,还有就是同步建模技术,我也想说几句,solidedge的同步其实在各大软件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其最新的技术都在solidedgesolidedge中成熟后再转移到UG中的,同步建模的特征是没有历史关系的,对于需要修改的设计运用还不成熟,也没听说哪个公司在大量运用这种技术再做设计,但早在solidedge很早版本的时候存在一些同步建模技术的类似命令,比如移动面,删除面,修改圆角等等,这些命令在实际设计中有很大但的用处,因为它们是基于历史的,后期修改也能进行,对外来的模型修改简直是神器,楼主可以试着用一下看看
; W  E& P: {1 d# o
, r% A+ _! {6 A4 X  v
- [9 \6 G1 o6 m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11: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pacelife 发表于 2015-3-28 11:20
3 o, t: R; A* j) Q我做机床行业的,机械零件算是比较多的,零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体现在装配关系上啊,如果搞链接的话,后期 ...
$ E/ L0 ]! F! q* [( W  O# m
我是做非标设备设计的。别说让别人接手,就算是我自己,一台设备动不动3千多个非标零件。; O- ^" O  n5 P; \! D

- o' R/ O$ w. `* o5 a各零件之间都有具体参数的公式关联,这样,后期修改时,那个参数有问题,就只要往回查这个参数的来历,很容易查出问题的。0 r5 P$ ?, A5 _( p0 p- n" s/ a$ u

) ~! x/ X% V- n7 ^) |6 R% G3 _但如果直接修改某个零件,修改的参数是怎么定的?他的合理性怎么判断?他与他的驱动件之间的关系,他与他的从动件之间的关系,他本身的强度或其他指标。。。$ L/ @; c. p: a4 m
6 F, |1 w0 h8 X$ l  U4 D
Inventor,在装配环境中也有投影其他零件的外形特征来新建和修改其他零件的功能。折腾了一年,问题不是一般的多。这不是软件本身的问题,而是一旦被投影的零件有外形变化或位移,投影出来的草图就容易失去自己的投影源。
$ e  D# m5 x1 M: m. Y" P/ j: ~+ s7 R
机械的零件,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每个零件,一定会与其他一个或很多零件有着多个唯一关联性。" i% {2 U; m% m

" I- T4 p' Z- ?0 e" B6 h而每组相互有关联的零件,也许是紧挨着,也许在两个“貌似”不相干的两个单元里。# }( T5 I* Y6 z) T! B, Y) M9 x

+ \9 ~& h5 \; }3 K1 V3 a7 k9 Y4 I% h1 j如果两个零件相离很远,且只有参数关系,这事怎么办?
# v+ {$ L$ F  T& S: Y* M  o3 B' c6 J# x( ~4 |
比如,从主传动轴经过多组传动方式驱动的末端两个零件,需要1:2的动作周期关系,怎么处理?
发表于 2015-3-28 1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5-3-28 11:59
, U; T  P+ e( J; _3 i5 c3 N& s我是做非标设备设计的。别说让别人接手,就算是我自己,一台设备动不动3千多个非标零件。
0 x6 C5 A& U8 h! `& \
/ Y4 \7 K: K* w. T* }3 t% ]6 ~# T' @各零件之间都 ...

, E; n' ~5 E- M* M7 Y你一个人3千多个非标件?那得画多长时间啊,我们一台整机也就3千种物料啊,还是把标准件都算上去的情况下,就这样我们三到四个人设计一台机床也需要五六个月,当然其中包括存在各种修改的情况下,不过也得疯狂加班才能赶上,只能说你的境界比我们高太远了
4 v* M& E# q7 _) l* D: Y4 m
发表于 2015-3-28 13: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你说的传动问题,这个传动不是事先算好的吗,零件做到装配里不就完了,你还想怎么样,一个零件变一下,其他零件也跟着变?那只是在参数少的情况下,而且你根本做不到一个零件变其他零件跟着变儿不用更改其他的特征的
发表于 2015-3-28 1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proe的功能一环套一环,要学好久才能背住,而且不用就会手生。UG界面感觉没SW看的爽快容易疲劳,操作上快捷键貌似不能改。SW可以改快捷方式,功能基本一目了然,配色舒服,上完手就懒得换了。具体画出来的东西CAM都是有软件一对一的应该差不多。还是学生,生产的事不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13: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pacelife 发表于 2015-3-28 12:38
! w6 Q+ t  J, \5 H" [" V( g8 U你一个人3千多个非标件?那得画多长时间啊,我们一台整机也就3千种物料啊,还是把标准件都算上去的情况下 ...

1 `& j: I3 o% K" O  {) W( W不用参数关联的话,开头也许感觉很快,但,到后期找毛病修改,那事情就多了去了。
% c5 E6 N% ~) A. \/ }2 a2 D$ x0 c6 R. m/ B0 R2 U2 o! r7 f, p! I
另外,参数化关联设计的好处,就是把一个自己喜欢的单元或组件拿到其他项目的类似工序去利用时,只要把条件参数改一下,八成就完事了。
/ Q+ ?7 H7 c. @/ C: g: z  v; |6 y3 Q+ ^# q9 s
几千个零件,要我一个人每次都一个一个地画,那真得手抽筋也画不完。。。

点评

几千个零件中,很多组件是借鉴之前设计的吧  发表于 2015-4-1 16:58
发表于 2015-3-28 13: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5-3-28 13:45 9 Z0 C3 w; l1 U
不用参数关联的话,开头也许感觉很快,但,到后期找毛病修改,那事情就多了去了。
  L3 J1 o7 G. F: m, \. f9 h# Y5 w/ l( Z( ?. C  K: I
另外,参数化关联设 ...
- Z1 V9 a9 {% K' y3 c- T/ K* T
你可以发表个讨论,看看大家是怎么用3d来设计的,我觉得对提高三维的使用或许有很大帮助
7 a$ j3 ^% M! N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14: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pacelife 发表于 2015-3-28 13:02
+ U8 B  k6 C+ h+ J4 r3 L7 N8 p还有你说的传动问题,这个传动不是事先算好的吗,零件做到装配里不就完了,你还想怎么样,一个零件变一下, ...
$ {# X8 M, R# r  T; _" y
比如我现在设计中的设备,共要15台以上,但为提高每台设备的成效比,要分成三种规格范围的系列。* D& Z$ H+ Y6 c7 n6 x2 L  h3 _" Y! ?$ B
( u  m: |4 i6 M2 w
那我只设计中间规格的设备。
* H: Y. m0 }3 P" s% g* E& j* _$ }9 V
然后,复制成三个项目(Inventor是由项目管控机制的),在每个项目的关键参数文件中修改原料规格范围,然后打开总装文件,点击更新,3个系列9成就完事了。7 W1 i8 k- Z/ N1 @! z0 [* J3 P3 x
: A. R2 ]& B4 s
剩下的事情,就是在Bom表里替换规格变化的外购标准件。* a) h6 i9 r. n) J0 \

$ h0 Z* k- [  x* \" H外购件,每次新下载的3D模型,我都是按照自己的命名标准标注好尺寸并用自己的套路命名文件名。这样,参数的重新关联也特别省事。
" A# s0 y, q3 I, P/ c# _! N2 u# D9 E. m! Y8 b: E& U
顺便说一下,虽说是搞非标设备的,我不接5台以下需求量的订单。。。9 S( d, H% B( Z0 r' c

8 Y2 |7 o/ [2 N' {. t刚开始从事这行业时,确实会多耗费点时间去整理自己的规矩。
) {2 T' X* y. S
, q) _. S0 ?. G1 q0 K& l% X0 H但,设计的设备多了,也就从自己电脑里的那个项目中偷来某个单元或组件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发表于 2015-3-28 22: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5-3-28 14:03
& P. T, ^. |/ D3 ~比如我现在设计中的设备,共要15台以上,但为提高每台设备的成效比,要分成三种规格范围的系列。
1 B$ J7 m4 v+ ^, d$ K
+ n5 [* ?4 T9 U' _# X那我 ...

3 j. A! A/ L7 G+ n% y' n8 A+ `3千左右的自制件,要用多少参数来控制零件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是控制机器的主要参数,那一二十个也就够了,问题是这一个十个参数能决定90%的零件修改工作量?我是不太相信。一般的做法都是画机器的总体布置草图,然后将这个草图的各个部分分发给下面的做详细设计,然后通过总布置图上的参数来控制其各部件的位置或形状关系,这种设计方法倒是有,但像你说的我倒是从来没听说过,或许是我理解有误。
0 W' s1 ]3 B  F3 v2 A;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2 08:17 , Processed in 0.08063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