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论坛总是看到大家在谈论收入、前途的问题。看了评论大体有两类人:一类人是站在一个高度,从过来人的角度去回答问题,当然自己肯定也小有成就。另一类就是很迷茫的一群人,要么是马上要毕业的大学生,要么是在一线摸爬滚打,几乎看不到希望的人。 而我却是属于中间的一种情况,说成就,没有。说迷茫,也没有。工资不高,但能交个税。 6 B5 f7 U7 u/ {$ ^! b9 T3 z
p9 K4 E4 v) H* s/ R 在前辈们面前,我始终觉得自己是没有发言权的人,一直以来都是以灌水的形式赚积分。毕业快三年了,心里好
6 G9 Q) x1 Y' @6 X& d1 b7 R! b多话要说,堵的慌,就当是一种发泄吧……. V2 A- {- I0 f7 v- Z. p
% F/ }8 \4 _% k' T, z6 r 我高考语文没及格,所以只考了二本,湖北卷很变态的,大家懂的。文笔很烂,所以一般不发表自己的文字。+ ^+ g+ C9 S: a3 L) |; i
F' C ?/ q* r$ v# ~
2009年三月份,刚过完年就从学校出来,那年学校几乎没有招聘会,有也都是储备干部什么的。和同学一起去华
8 u( X1 n6 i8 x$ h R' @科参加招聘会,等排到门口的时候人家收摊了。所以很勇敢的和一个朋友来到了南京。$ C6 N3 f: `& [6 l6 f y$ ]' b0 b
, V$ ]: S( q7 H
南京真的很美,看惯了武汉看南京,那就是天堂。南京也是我的伤心地,在南京没有我没去过的招聘会。国展那次6万多人竞争,记者想去拍盛况的,结果没挤进去。想投份简历难啊,到哪机械招聘摊人都是最多的,大多明确注明应届生不要。985、211的大学生遍地都是。南京本地的大学就不说,有北大的学生和我们竞争,亲眼目睹。曾经的斗志昂扬最终消磨殆尽,找到即是满足。
5 O8 z2 e% L9 x; m2 ]) t$ [
( |$ W5 v( d6 }' u" j; y( Y/ S" o我始终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的,在几百份简历中我胜出了,测绘速度快,电控没问题(现场测试),数控能实际操作。或许还有一个原因,我起价只要了1500。工作岗位,设备部绘图员,专门测绘改装解决疑难杂症。
. E. Q: i( J6 |7 E+ Y! [& K
/ G8 ^$ I" |' i 我深知一个道理,那是我三叔教我的,学机械必须下一线,多和老工人交流,做设计必须懂工艺。绘图速度三个月就快得惊人了,可是我陷入了迷惑,公差与配合的合理给定,加工工艺的问题,热处理要求,甚至用什么材质我都要请教别人。
- C& T R% e9 J7 \% Z3 r% V2 L) {. D6 }
越是深入,越觉得见识浅薄。! O; `/ g) q9 p) p& N& N' \; h
, @* y- p7 k5 x7 y' v
半年后我毅然跳槽。这时的我已经不再是刚毕业的那么无知,我只求能进大的重型机械公司,学习加工工艺。我很幸运,一切都按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行,面试我的工程师说(福建金泉重型机械设备公司,林工),你是我两年来,图纸出的最完整的大学生。对我那样的肯定,至今都很欣慰……从此他——85届武大本科生,就成了我师傅。从此,我知道机械领域没有最厉害,只有更厉害。 6 @# r7 \5 E$ r$ P, f4 a) n3 Z
1 n# V5 r* o) i8 L; p 那一年,我见识了传统机械加工行业很多的设备,立车、滚齿机,落地镗,插齿机车铣刨,内外圆磨,高频淬火机,等等。林工的每张图纸我都要细细纠错。遗憾的是,一套设备500多张只有两三张漏标尺寸,如今谁能做到这样?所有的工艺全部由图纸体现,加工面非加工面恰到好处,甚至有些本来无需加工的面,考虑到工装定位的准确性而去标注的。有多少人能做到边设计结构,边设计加工工艺,机电液全全负责。一百多个液压阀的集成块,作为复合图纸的我,就觉得小有成就。如今的我,很少多说一句话。没有深刻的思考,说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苍白的,没有实践没有发言权。机械行业只能低调。
# f2 l l, q4 Q5 x! ?: C" n
0 D" s( L) J4 U+ }* j, O) ~ 时间不多了,要下班了,我要表达的就是,年轻的时候还是多见识见识吧,少说自己很牛逼,真正牛逼的人最喜欢说:这个我不懂。毕竟我们选择了机械行业。大家一起努力,国家需要我们的……
+ T3 ?; g4 v- A1 R6 \! u
7 t, k3 Q8 f) r4 B' J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