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6 10: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瞎说一下/ K! g' c: V! Z% |8 Y- A# V5 _" @
1,理论计算方面,我想不管是接触问题,还是轴承,轴刚度计算问题这些都有现成的理论。但是理论计算一大堆,谁会去细细查看。. m6 A* I! F m& Q
2,仿真方面,楼主提到几个关于仿真的问题,不论是网格种类和尺寸大小,这些都可以调整,都可以根据有限元的误差理论去控制。关键的问题是接触问题的相关参数如何设定,这就是要结合实际测试(先不说)。目前仿真如果只是考虑一对齿轮是否是足够的,因为影响接触的还有其他主要原因,比如轴的变形,轴承刚度,箱体的支撑刚度,温度影响,以及分析是静态还是在旋转考虑离心状态,都是关键因数,当然,还没有考虑安装误差这些影响。所以如果真正去仿真,那么必须将分析域扩大,从结构扩展到流体域。
. B8 z, H( z! h0 O. Q# O' Z& T( Z) s当然箱体的刚度是一个部分,至于加强筋问题,一方面是增加轴承支撑刚度,一方面是减小箱体振动,当然还要利于箱体扇热。" O% M- W# j/ `9 x) w$ ]
3,试验方面,齿轮,减速器这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艺水平的标志(特别是汽车变速器,汽车驱动桥),这些没有足够的测试,试验,很难说理论是否正确,很难与仿真结果相对比。- k& n" Q) Q: {3 U,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