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景亚 及各位方家
+ h8 e8 _# |& Q, N# U
; z# r* O. p; h$ c本人有些问题一直没搞明白,希望能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6 r6 \" l0 C1 D: w j3 S4 ~
2 v6 f/ ]% w; y* k* n8 E1 x' X* N+ }. i, e
1、美标和iso的齿面接触部分的应力是不同的算法,得到的结果差别不大,以前算过一对斜齿,差别不到5%。! f% ^7 U1 y; g# R& _. a( s4 }
算刀具轨迹,切除多余材料,最后得到齿轮模型,用这个进行分析。齿根可以基本呈现出接近于现实中的齿轮。接触区域很理想,但是调整网格大小或者接触的阻尼系数,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大的。
7 f: k9 G, o" G0 |5 \- J& r+ D6 ~& ~+ @% n& F$ }( \3 z' ?
我想问的是这个接触应力是如何确定分析结果是正确的?7 i2 d- H# s$ M. J& T# T' p
这个接触应力是啮合过程中的,个人实在想不出该如何在现实当中检测?6 y& W2 Q* k4 J) M
7 S) B7 L0 e. d. y) c% }2、单对齿啮合,考虑轴、轴承的变形,这时该如何来确定修形量呢?( I( Q& O& ` M! t: q+ ~
个人查以前查资料时发现的论文感觉都有点虚,不敢信。想听听各位方家的看法?8 D( y: N/ F- ^$ c" ?( N
6 ^1 m7 ]1 _; d W5 d4 o2 `& O
3、进行齿面接触分析时您是否用六面体网格?个人感觉四面题和六面体的结果无太大差异的。 f7 P( P. v" \" q+ J2 n# E. B L
考虑轴系时是否用romax或者其他软件& \& p+ x* `5 `. a6 h4 O5 }
/ P/ }" A4 }! U, | r
4、有人说齿根过度圆弧 对齿根应力和润滑有好处。, D0 G$ I' h7 ?' A* G$ a
齿根应力肯定是有影响的,对润滑有好处我可以想想的出。但具体的资料没查到到底是如何去影响润滑的?
5 {' @) ?) `* r; e' f d1 |/ k各位是否可以给些这方面的参考文献? r, C9 q# T' B* `, F3 C3 D5 Y
+ g% K& m9 ? a7 p2 u5、以前变速箱的分析,也就是草草给个结果,至于是否真确不清楚。
. G2 X, u$ Q( ~' x当时看那个壳体的模型,筋板布置很没规律,在我这个菜鸟看来就是杂乱无章。2 y R" Z0 @6 Y5 {' D0 z
当时一直到现在起,经常查壳体的一些资料,但都没有感觉比较透彻的文章。8 e/ g3 t- v% J* x& W0 T
N) i( d0 o P! g$ B9 J/ I# N
很想知道老外是依据什么把壳体设计成这种结构的。我的猜测是依据震动受力噪音轻量化等原则的,但分析结果是很多地方载荷很小,完全没必要加筋。热分析也做过,感觉有很多没必要的结构。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困惑。3 b& t/ Q/ L; n4 ^# Z
希望各位能给我一些方向去,我好知道该看什么书。! ~- S8 C G3 v! @3 C0 ]
' P3 k9 R$ X2 {本人学生时看过一些齿轮的东西,但都是虚的,真的东西没做过,纯属自己闹着玩,有些概念可能理解的很不到位,提的问题有不少幼稚的地方,请各位包涵。. x, @5 V+ ?+ W2 d$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