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下道生产线已具备了月产十万产品的能力,生产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C- {, h+ t. K7 t) G1 z# W
“那怎么老是跟不上进度要求?”
, t9 g# C1 B; U+ C' |( ]2 w& | “原因在六轴自动车,机床不缺,你也看到了,还有十几台国产的摆在那没用呢。现在的关键是人员,主要是调整工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需要开两班的工序,只有一班的人员。如果七月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八月一过,一切就都完了。这是第一道工序,月产量一直在四万件左右徘徊。看来这是个难过的坎。”8 D3 M+ l( v% _0 g6 X; v! W) @5 X
“你再好好想想,厂内还有干过六轴车的调整工吗,如有,我马上把他调过来。, a' P) o0 q* o! H; b3 O
“厂内干过六轴自动车的有上百人。但六轴车这个工种,要想熟练地掌握,是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现在的调整工中连一个大专生都没有。我统计过,咱们厂的六轴自动车调整工的成材率不到十分之一。人员一直处在不停的淘汰补充的轮回状态,要是给我几名大专生,我能让他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可以超过现在这些干了十几年的老调整工。算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真的逼急了,我不当这个工长,去调一台国产自动车,也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1 l1 a% t6 X, L( R6 M! H8 g 看F科长直皱眉头,J停顿了一下说:“扯远了,我最近亲自上机床试了几回,发现工艺仍存在严重问题。但我目前领导的这个工段太大,实在分不开身来。我想你是否和厂长商量一下,我还是别当这个全权指挥了。让原来的车间领导管不是更好吗。
* U- y; e, k) J+ R8 k6 ] “难道Z副厂长连个车间主任都当不好?”
" Y9 h4 R; v+ L! }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总觉得他心中好像有什么顾虑似的,当然也可能是当局者迷。”
$ ], I$ C: q9 M$ Q: S+ m6 d+ p “我告诉你一句实话,对这个产品,厂领导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连Z副厂长也不敢再拍胸脯充硬汉。你如果有办法保证在年底完成这四十万产品,那可是为国家,为咱们厂立了大功。事关重大,你最好再仔细考虑一下。措施必须万无一失,给你一天时间考虑。考虑好了就来找我,厂长等着订决策呢。”% p& J( B4 L* ]4 m' q5 M" L* [' a
“如果厂领导信得过我,我可以谈谈心中的打算,认为能行,我就干,完不成任务我负责。如果不同意,我按厂领导的指示干,尽人力而听天命。如果一天之内我不再改变,你就直接向厂领导汇报好了。”! L. v% K V. D. ]
对于心急如焚的F科长来说,能有一个人勇挑重担,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