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机械神话 于 2010-7-24 21:11 编辑 6 B" C3 {9 f$ {% C
0 S7 i% e) v8 R4 }% a, U- }2 R5 W一些参考资料,要不是58年,多少资料都写错了啊?6 c: ]% t- e2 [. t" J
% h+ ~8 u& |2 i一、5 d- N: t$ T! k* q$ G! U. \6 t" R
5 _+ |% |& i: X5 ^- Z0 y7 J. W( v! o4 {+ x
( T& L5 q `3 A5 `$ B- g
二、- V9 q' f5 O' v9 _' _8 c. w
炉外精炼 ( q0 \" c+ U* ?
作 者: 高泽平 ISBN : 9787502438152 {, t6 h: t e- o
出版日期: 2005-10-01 页 数: 0
6 g( O1 n8 x* W1 Y( y5 W3 D4 W7 G$ V) ~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就在炼钢生产中采用高碱度合成渣在出钢过程中脱硫冶炼轴承钢、钢包静态脱气等初步精炼技术,但没有精炼的装备。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有些特钢企业(大冶、武钢等)引进一批真空精炼设备。“$ H. U$ @! O7 }% D9 n
" p9 i Y% ]0 g# w$ D
三、
7 ]5 ~7 ?' T8 Q( ?# X, ^. G* W! u* y, e+ b
2 ?0 ^6 C4 p9 _% Z% x
( o) J5 w4 u- j* d7 I7 i1 \! }* r% \- g# b! M2 C( Y0 T
四、
1 x, Q* x5 |- }大冶特钢可提供jundui先进武器用钢,Mao。ze。d曾两次视察。
8 h: l/ t3 R! t( V2 \8 ?& Q6 f& t( k7 l8 H4 K, Y8 J
* k n4 T4 t G% |5 |# @
大冶钢厂前身为张之洞创建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1953年和1958年,Mao。ze。d视察大冶钢厂。1949年,企业改名为“中原临时人府华中钢铁公司”。 1953年,企业改称为“中央人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华中钢铁公司大冶钢厂”。 1995年,“冶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大冶钢厂一期工程(1954.6—1958.12)竣工投产。1965年实现“转普为优”即由普通钢厂转为特殊钢厂。1967年建成RH真空脱气装置,增设2.5吨电渣炉,开始生产特殊不锈钢管。1975年钢产量比1965年增长71.87%,平均每年增长5.6%。1973—1975年,连续3年钢产量超过50万吨,合金钢材比达到40.37%,轴承钢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能生产飞机大梁、大口径薄壁不锈钢管等产品。1975年钢产量达到51.4万吨,创历史纪录。大冶钢厂的技术改造,不仅增加了钢铁产量,更主要的是特种钢品种的增加直接支援了军工产业的发展,为钢厂利税的稳步增加创造了条件。1970年建成铜录山铜铁矿,1971年正式投产,全年生产矿山铜8513吨,铁精矿13万吨。1965年至1975年先后对冶炼厂主体设备反射炉、转炉和备料设备进行了三次革新改造。第一次改造1964年至1965年进行,通过这次改造,1966年粗铜产量达到3.05万吨,突破设计能力。第二次改造于1972年到1973年进行,经过这次改造,粗铜年生产能力达到3.4万吨。第三次改造于1974年到1983年进行。经过三次革新改造,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粗铜生产能力大大超过设计的水平。1984年达到5万吨,实现产量翻番。从1968年起,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有计划地开展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陆续建成了利用炼铜转炉烟气制酸的2个硫酸系列、化肥生产系列、转炉电收尘烟灰综合回收系列和反射炉余热发电系列等大型综合利用设施。
" `3 _, L4 |- i& _ V8 [$ F) b% c% j- p; q, Z* ] R1 S
五、" x: ?$ t, n3 b' M9 `, u) W
北*戴*河*会议 1958.8.17~8.30(17)大冶铁矿地处湖北黄石,是我国近代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一部分。1951年新中国建立不久,就派出地质专家到铁山了解矿床情况,抽调力量成立大治资源勘探队,进行全面勘探工作,以充分开发利用其资源。1955年中共黄石市市委专门成立了铁山工作委员会。1956年1月矿山基建工程全面铺开,1957年底矿区即实现通电、通水、通车。1958年6月,矿山剥离工程进展神速,完成582万立方米,超过技术设计数字。7月1日,东露天采矿厂正式投产,与武钢冶炼投产同步,从而成为我国现代化开采的大型矿山。% ?, s1 y5 Z5 ^* B f: d
/ i( ` c* V! U
六、
: O6 e+ N7 W% `4 M" f7 z孙德和
z0 g6 t0 g" E) X+ \4 a- T! J
% U7 q5 u+ ~4 s8 d, t' h% d" x, N7 ~: p! A/ z! s5 s
七、 C" R) ?2 H" C7 Z9 h: a
李正邦教授的论文,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教授,亲自参与过RH设备的引进。论文题目是:真空冶金新进展,发表于1998年8月的《特殊钢》杂志上。/ d# d, D$ s0 W8 W3 B. ]
1 Q4 H% Z% w9 n0 W5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