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wf1945qd

在此特设“海水发电”技术的比武“擂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10: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swf1945qd 发表于 2011-9-25 10:01
& N0 g- D/ m6 `0 {4 _" z- m% F其实这个所谓的浪费只是因为工作原理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并不是真正的浪费。我的这个发电平台与沉锚之间的自 ...

/ F2 P2 W$ [1 |6 O也许是思路不同的事,我想了好久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其实这个所谓的浪费只是因为工作原理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并不是真正的浪费,我的这个发电平台与沉锚之间的自动位移也是用来调节适应高低潮位的。】——非常对!+ K3 d5 |* x& f2 T8 F
发电平台正是与小船一样随波起伏,才能与固定的沉锚产生相对位移】——但你只考虑了上下的位移(做功发电),但是水平的位移试试不发电的,正是这个位移大大减少了发电量。举例假若你慢慢的拉绳子,这时你就会发现发电机不转,小船慢慢靠过来。但是你很快来拉绳子,就会不但发电而且小船也过来了一点。这还其次,小船没有动力回位,来绷紧绳子。那么下一个海浪来临,就会减弱上一个动作。所以发电就会减少,甚至发不出电来。
; t7 B. q& C5 X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10: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1-9-25 10:20 编辑
  [( [3 E# w+ D
swf1945qd 发表于 2011-9-25 10:01
; Z! s8 I1 u! _) O9 D$ V' _* V9 R其实这个所谓的浪费只是因为工作原理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并不是真正的浪费。我的这个发电平台与沉锚之间的自 ...

1 x: C' h2 {% x" K( A6 }7 {* l  e: n7 i6 \
我操作错误,给删了。
* X& Y) O% _1 t3 P# {5 S
发表于 2011-9-25 1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设想很好,但海水带有一定的腐蚀性,考虑好水下部分的材质了吗?成本是多少?我在做海水泵配件,与海水接触的都是铝青铜或者不锈钢件,2者成本相差不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1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1-9-25 10:58 编辑 - P! T* i0 L$ L1 A+ c3 F+ x
杭州学徒 发表于 2011-9-25 10:35
5 k' D& v! P) i8 J/ |  R5 }& k这个设想很好,但海水带有一定的腐蚀性,考虑好水下部分的材质了吗?成本是多少?我在做海水泵配件,与海水 ...
% g' s, ^! d! ^* s3 G7 `

# k5 L: x0 u# j9 s首先谢谢您的关注,谢谢!
& ^* d+ q: V% b【这个设想很好,但海水带有一定的腐蚀性,考虑好水下部分的材质了吗?】-——所有水下部件90%的碳钢型材,表面按舰船规格涂覆涂料,两年的质保绰绰有余。因为两年大修时要清理表面的“贝类”,那清理后就要补漆。其余是“塑料”。10年报废。# s5 J6 t" ]3 y5 ]
【成本是多少?】——按10年折旧,叶轮直径(58—90)米的机组,发电成本“估算”在(0.254—0.48)元(人民币)之间。
1 z! F- {6 b2 _: _) {: f【我在做海水泵配件,与海水接触的都是铝青铜或者不锈钢件,2者成本相差不大。】——铝青铜可以较耐海水,但不锈钢是不耐海水的,氯乙烯塑料、陶瓷、氟塑料耐海水,这也是难题啊!
, m0 a5 e) C  @% i
发表于 2011-9-25 11: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58-90米的叶轮刚性情况成问题,维护是一大笔钱,是否在进水口得位置参考浙江钱塘江的形状做喇叭口,这样可以减小叶轮直径。不锈钢耐海水,是有依据的,20世纪末期以前,大部分海运船的螺旋桨材质是不锈钢的,用铝青铜是因为,贝类及其他海水生物不容易附着。
发表于 2011-9-25 1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天使 于 2011-9-25 14:37 编辑
1 X' k" n9 Z$ y- z# R
0 {% B3 _3 g$ {* |! O但你只考虑了上下的位移(做功发电),但是水平的位移试试不发电的,正是这个位移大大减少了发电量。举例假若你慢慢的拉绳子,这时你就会发现发电机不转,小船慢慢靠过来。但是你很快来拉绳子,就会不但发电而且小船也过来了一点。这还其次,小船没有动力回位,来绷紧绳子。那么下一个海浪来临,就会减弱上一个动作。所以发电就会减少,甚至发不出电来。
. t1 N) z+ u0 {8 P8 O- a0 E0 k# _* D( e
老爷子,您仔细看过我的设计了吗?回位是靠重砣来完成的,原本考虑的是用弹簧回位,但是由于海水的腐蚀性,弹簧的故障和使用成本太高了,最后还是采用了这个最直接最省钱的法子。最后老爷子您考虑过潮汐和波浪的频率之比了吗?一天能有几次涨潮落潮,潮汐之间的落差有多少米?涨落潮各自的时间是多少?一天有多少波的海浪?我认为发电平台与沉锚之间的位移一天两次,一次才几米的距离不会严重影响到发电平台的发电量的,我的这个设计不仅仅考虑到了上下的位移,也考虑到了吸收浪涌的前后位移,也就是说发电平台前半部分迎浪面先期抬起,这时压缩皮囊受力开始压缩做功。当海浪到达平台的后面抬起后半部时,前半部开始下落,这时在重砣的作用下压缩皮囊开始回位。我的这个设计本身走的就是小型化的路线,纵向体积不能大于两个浪之间的间距,只有通过增大横向的体积来达到增加功率的要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1-9-25 1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天使 于 2011-9-25 13:09 编辑 % r2 ]( V7 @  M
大天使 发表于 2011-9-25 12:39 * n1 p3 D! L" m! }6 T( A% n
但你只考虑了上下的位移(做功发电),但是水平的位移试试不发电的,正是这个位移大大减少了发电量。举例假 ...

. N7 _, Y1 G, z3 W* a& }6 k6 S$ a$ c# l% l: Y

) I6 T2 `6 _2 P+ r
! I1 d& A, x$ h+ u$ T
上图中:沉锚1、缆绳2、牵引环3、杠杆4、限位架5、支架6、重砣7、托盘架8、限位栓孔9、限位栓10、压缩连杆11、压缩缸放空阀12、压缩板13、压缩皮囊14、扶正套管15、压缩缸法兰16、压缩缸17、进水单流阀18、出水单流阀19、浮筒底部平台20、储压罐进水管21、储压罐放空阀22、安全阀23、泄压管24、储压罐25、储压罐出水管26、水轮发电机27、水轮发电机出水管28、浮筒29
本发明的发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j) v& n6 s8 V- T
(1)将固定有海浪发电机及附件的浮筒安放在海面上,浮筒通过连接绳与海底的沉锚连接;(2)在浮筒、沉锚和连接绳的相互作用下,带动浮筒上的杠杆联动机构动作;(3)杠杆联动机构驱动压缩皮囊,将压缩缸内的海水压到储压罐内;(4)储压罐的进口宽、出口窄,通过压缩罐内的空气来实现向出口平稳输送提高压力的海水;(5)海水在驱动水轮发电机的水轮旋转发电后,排入大海。
) [/ W, i6 e& o# c; R5 ~上述的杠杆联动机构主要由杠杆、重砣、支架、限位架、压缩连杆,杠杆的一端与压缩连杆一端活动相接,杠杆穿过限位架,限位架固定在浮筒上,限位架上设有限位栓,杠杆中部通过铰链与支架相接,支架底部与浮筒固定,杠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托盘架相接,托盘架上设置重砣。
# s1 f! M5 x- f# s上述的压缩皮囊与压缩缸通过法兰连接,法兰上部设有扶正套管,压缩缸固定在浮筒底部平台上,压缩缸的底部设有进出水管并分别与海面和储压罐进水管一端的相连,压缩缸的顶部通过压缩板与压缩连杆连接。
; }& S2 g3 }% E, ]4 `0 _上述的储压罐固定在浮筒上,储压罐设有安全阀、泄压管、储压罐放空阀和储压罐出水管,泄压管设在储压罐的内部,一端与安全阀相连,另一端位于储压罐内的下部空间,储压罐放空阀设于储压罐的上部空间,储压罐出水管一端与储压罐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水轮发电机相连。
- X( x" b+ L; d5 d' D. D一种利用海浪起伏波动和涌动的能量发电的海浪发电机,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沉锚、缆绳、浮筒、杠杆联动机构、压缩缸、储压罐、水轮发电机组成,杠杆联动机构、压缩缸、储压罐、水轮发电机固定在浮筒上,沉锚沉于海底,通过缆绳与杠杆联动机构连接;压缩缸的底部设有进出水管并分别与海面和储压罐进水管相连,储压罐进水管另一端与储压罐相连,压缩缸的顶部通过压缩板与压缩连杆连接,压缩板与压缩皮囊的内缘以法兰形式连接,压缩皮囊的外缘与压缩缸以法兰形式连接,压缩缸法兰上部设有扶正套管;所述的储压罐设有安全阀、泄压管、储压罐放空阀和储压罐出水管,泄压管设在储压罐的内部,一端与安全阀相连,另一端位于储压罐内的下部空间,储压罐放空阀设于储压罐的上部空间,储压罐出水管的一端与储压罐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水轮发电机相连。
* M  Z2 l0 p: }6 w  W0 C' k/ m) X上述的杠杆的一端设有牵引环,杠杆与牵引环之间呈45°角连接。4 k3 c7 _- V; @8 i. \, ]
其中,沉锚可因地制宜的采用金属块、岩石块、混凝土浇筑或建筑垃圾沉箱等大于海水密度的固体物质构成,其重量大于海水作用于浮筒29时所产生的浮力。
7 w- y, z! U$ K7 ]! G0 z) v缆绳的绳体为非金属材质,其可承受的耐拉伸强度大于沉锚的本体重量,根据不同海域的深度和涨跌潮时的水位差再加上一定量的余量而选用缆绳的相应长度,可以使本发明专利适应于绝大多数深度的海域。7 O( O* j7 q  M9 {0 `
杠杆为金属材质,其抗弯曲强度大于沉锚的本体重量。杠杆与牵引环之间呈45°角连接,可达到同时吸收海浪起伏能量和海浪涌动能量的目的。  O2 Y% o6 b* i
限位栓为金属材质,其抗弯曲强度大于沉锚的本体重量。配合着限位架上面的多个限位栓孔,可实现控制杠杆在设定的范围内上下位移,使压缩皮囊安全的在可靠的极限范围以内工作。或是固定杠杆,使其不产生位移而停机,以便于进行各部件日常的维护保养和更换。# Q$ t- o; Y- ^3 b
其中,重砣可采用金属块、岩石块、混凝土等固体物质构成,其重量略大于杠杆、压缩连杆、压缩皮囊和缆绳正常工作回位时所需克服的阻力;当然,也可以采用弹簧来代替重砣。压缩连杆和压缩板及紧固螺栓采用不锈钢材质构成;压缩皮囊由橡胶材质构成。
- Z, ]/ |- q4 Y4 I, g/ w2 f其中,压缩缸由玻璃钢或PVC材料构成。压缩缸与压缩板、压缩皮囊、扶正套管整体位于水平面以下。利用水平面与压缩缸进水管之间的水位差,来克服一部分压缩板和压缩皮囊正常工作回位时的阻力。
4 y3 [  d" H' H' y压缩缸放空阀连接压缩缸内的顶部空间,压缩缸放空阀的顶端高于水平面,可以放净压缩缸内部的所有空气;扶正套管采用玻璃钢或PVC材质构成;进水单流阀和出水单流阀的内部流道方向相同;储压罐进水管由玻璃钢或PVC材料构成,连接储压罐的内部空间。储压罐由玻璃钢或PVC材质构成。储压管放空阀位于储压罐的上半部,横向连接在储压罐内的上部空间,用来控制储压罐内部的液面高度和气体空间。其中,储压罐出水管由玻璃钢或PVC材料构成,管径小于储压罐进水管的管径。水轮发电机为标准发电设备。
5 o9 j7 @- ?" ^8 ?3 a) l; Q1 c  {其中,浮筒浸入水平面以下的部分占其总体积的1∕2—2/3,用以有效吸收海浪涌动的能量。  l5 ?7 _5 ~  n: L" W# z7 {2 v! X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量转换效率高,运行阻力小,发电机工作状态平稳,各管件、阀件、缸体、罐体均可采用非金属材质部件组建,耐盐碱腐蚀,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易于安装,便于实施,有利于开发绿色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保护环境。- l2 W' O; o& J5 l$ c/ W
! _/ x  H: J4 C/ W* B9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1-9-25 14: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子,我把我的设计发上来了,您看看哪里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天使 发表于 2011-9-25 14:13
# B" ], G1 P" ]3 D( c老爷子,我把我的设计发上来了,您看看哪里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 L) O3 o& z) W+ k  Y# d海浪波能尽管能量小,但是转换发电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发电多少而已,你的设计意见如下:
# E- d) y' O1 h1、 要想船随浪上下,那就必须小,越大同时受到上下推动而抵消的机会就越多。但船小了又难设置这么多的设备,何况在大海中恶劣天气中就容易翻船。这是一对根本的“矛盾”。
6 ^9 \7 o. w3 ^7 d2、 用海浪压缩空气,在用压缩空气发电,这台系统环节多多,且复杂。不适宜在大海中安全运行。- m/ d7 e8 N/ Q
3、 造价太贵了,每度电的成本难以接受。
- I- e% Z8 l( B- `0 }* B' h: }仅供参考!$ K% F2 Q  J% l7 p# n5 D' G1 G. A
发表于 2011-9-26 13: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老爷子,感谢您给出了意见,但是我的设计您并没有认真的分析过,您再仔细的看看我的设计,细节很重要。, s; z$ O/ S! s) V) h. X. a
第一条不对; T2 i3 U& w- t0 h1 x- A
第二条也不对: Q: g- ]) I# y3 z% O
第三条还是不对。& f1 ?5 X* B) |( O3 I, p
老爷子您偷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1 03:28 , Processed in 0.0700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