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天使 于 2011-9-21 01:04 编辑
4 W7 D# [$ E! \, }4 e* j/ C. A q; f; w
1)将固定有海浪发电机及附件的浮筒安放在海面上,浮筒通过连接绳与海底的沉锚连接;】——理论上成立。
. |' i2 Z. n2 H8 m% ?实际上也成立,想想港口里的固定锚桩吧., X5 D+ t" }" }; u, p# ~0 g
2)在浮筒、沉锚和连接绳的相互作用下,带动浮筒上的杠杆联动机构动作——举例:海浪一般1-2米,对于水深20米的海区设设置技术,那么首先作用绳——也就是锚链不可能垂直且有一个重力产生的下垂弧度,那么浮筒随海浪1-2米的上升或下降的距离,会有一部分用来拉直绳子和使绳子向固定锚的方向位移,这样做工大打折扣了。) a y4 m) ~+ C/ P& b5 t8 m! f
呵呵,谁说必须要拉直锚链才能做功的?不要忘记锚链本身的重量。明显的一个例子:想想高压线路上的高压电线吧!您能说高压线支架没有受到弯曲的高压电线的作用力吗?/ v- \; u2 P! k# K
3)杠杆联动机构驱动压缩皮囊,将压缩缸内的海水压到储压罐内——可行。但是量小,故功率不大。
; B: X2 r' G+ }现有的橡胶加工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较高压力的输出,但是因为要控制成本,所以材料的材质上肯定会有限制,单机的体积和功率不会追求最大化,而是重点考虑性价比与耐久性。可以通过多个机组相连实现功率需求。
( j3 a& i% n. R( H0 \7 P4)储压罐的进口粗、出口细,通过压缩罐内的空气来实现向出口输送平稳压力的海水】——值得怀疑!!
$ Y% r2 ]7 I$ H P根据气体可被压缩的原理,通过压缩罐内气体来储存瞬间产生的多余的压力能量,进口压力下降后,罐内被压缩气体膨胀释放自身压力来补充出口所需的相对恒定压力,由于进口粗、出口细,且进口处设有单流阀,前浪与后浪间隔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能实现短时间内维持储压罐内的相对恒定压力。( q# D0 N/ X; X. m/ |
能量转换效率高】——非也!- ?4 e5 } _, C4 _; y) ]
将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反过来使用,就是我的这个设想的基本思路。根据液压原理中的的大小缸距离不同,但是压强相同的特点,改成压强相同,但是进出口的流速不同的工作原理。这个能量转换效率高是指的将所受到的海浪的波动、涌动能量作用在发电机上的效率,并不是指的发电机自身能将多少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 s1 e4 H" Q0 Z8 Y运行阻力小,发电机工作状态平稳,】——但是,由于浮筒不能大,故功率就不大,成本就大,在风浪存在的大海中,维修和维护都难啊!
/ M2 R9 o: b7 N z/ b( [( i R这个浮筒也可以称之为浮箱、发电平台等,半浮于海面上,体积可大可小,其本身大小并不受限制的。体积大的相应的功率就大,体积小的肯定功率也会小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是就我本人而言,不赞成过于大的体积,因为有时体积成本与功率产出并不是成正比的,小体积的考虑恰恰是为了降低成本的因素。原本就可以通过多个串联来灵活的实现功率的配置需求,没必要单纯的通过增大个体的体积来保证功率的输出,这样只是浪费后期的维修保养的费用支出。可以想象一下,1--2个人就可以完成一个小平台的所有更换、调整、保养的工作,最多三个人就可以驾着小艇完成一片海域的设备检查,这种程度的成本消耗和维修效率,任何的单位和个人都相对的更加能承担得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