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wf1945qd

在此特设“海水发电”技术的比武“擂台”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2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一点没关系,这个一点是多少?10cm,还是100cm?或是1000cm
1 {: ~  M2 q" U7 r! G8 Z/ N3 p" j

不知道????那是你的事。

你都不知道,如何推广?, a3 o' |2 ?9 W# A" Z( d

谁叫你高的??奇怪的问题!
! p4 K! P& f- |( X; o

是你的理论站不住脚。你都不知道,如何推广?

——现在是探讨,还没推广,即使有人在“试验”那是别人的事,我支持。. k. F% d9 x- W' e4 t3 M

是你的理论站不住脚。

谢谢你的结论!那么到此为止了,好吗?

你不是搞发明吗?还申请了专利吗?不推广,搞啥专利?

玩吗?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嘛!

你的模型,从转动到停止,完全没有风的话,要转多长时间才可以停止?( \# T  V5 z9 K) E3 O! G, [

两三圈吧!没认真算。主要是验证【自调】的原理可否可以,能够【自调】就没问题了。现在在几个论坛上,极少还有你提出的这样低级的“疑问”了。你很怪!!!是不明白?可能“揣着明白”吧!这比不明白还不好!

还有问题吗?如没有,就结束吧。好吗?

正风、反风,都朝一个方向转吗?/ T1 @) y8 j. I( ~

对。

那么从正风到反风,输出端能连续不停吗?! U1 L) A9 `3 W' c2 U4 X

从转动到停止两三圈才停。0 m' p8 i) m1 d! O2 C: P

那就是转速会变动。对于发电机来说,输入转速变动,输出频率也会变动,如何并网?并网是要频率一致才可以并的。

请看博客吧!里面说了“不需并网”。# L5 F8 k2 m( ~6 O4 R' }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9 |8 {1 d; n8 S3 v

你提的问题正确。但是本技术是直流发电,用户是“特定”的,不需要“并网”。夜间多余的电,用于蓄电池充电,再多就淡化海水——珍贵啊!再有多就电解水,产生“氢”或“氧”——真贵啊!

如果沿海形成规模了,就连片建立自己的“直流网”系统。一方面“互通有无”。另一方面设有一个端口和国网对接,少量的不稳定的电就不会对“国家电网”形成“冲击了”。若再解决不了问题,就上大型的电解业,如点解水、冶炼单晶硅等企业。

你可学习风电,风电是风机保持一定转速,无风的时候需要耗电的,有风时就发电。

风电是风机保持一定转速——中小型不一定吧!改变叶片的角度(太复杂了,昂贵)。

但是安装高度问题,你无法给我解答,也许你能解答的一天,这个发明就成功了

这是“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么多人就你搞不懂,没办法!3 j; ?" _& H; f4 x" ^

叶片角度我记得是不变的,但我不敢肯定,但转速肯定是不变的。

风电问题免谈,包括你看好的“太阳能”,不是技术不好,而是牵扯的面太多。

风电问题免谈,啥意思?我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太多了。

我没看好,不是技术问题,内蒙的风电前几个月都停了。本技术也没必要和“国电”扯上。因为发的直流电通过蓄电池后,再输出就是较“稳定”的了,“发电单元”的规模越大发的电越稳,建成直流网就更稳了。而且各自配套的蓄电池、稳压稳流系统、淡化水系统等“设备”,就可以节省了。并直流网的发电造价最少降低1/3-1/2左右。呵呵!

这我赞同。
; b# @4 f2 n8 y5 d

海浪发电可以绕过“国网”,自成体系。不管单台还是多台。: p+ P/ R' \! L4 j

这我相信,不过,我觉得,现成的技术不借鉴,确实是一大损失。

本技术准备套用小型风电的发电机及控制部分。

你不想依靠电力部门?

不对,一个老头哪有那个劲啊!对着干!主要是本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就是如此——其服务的对象就是沿海及岛屿,是缺点的地区,没必要和其联网,何况目前“并网”是一个大问题呢?

发电机防水吗?4 s( D$ v2 m$ E

发电机在双层外壳中,内有几个传感器报警,本身不需防水,主轴轴承双层防护。

这么说不适用于海底?6 k- N& x5 o- l5 p6 g

海中轮船里的发电机要防水吗?哈哈!你可能不是学机械的高工!若是,也是一般般吧!有空再聊吧!

奇怪,要不要给学历证书给你看?要不要给高工证书给你看?你知道不知道防水发电机造价特高?# V1 I9 {, S9 I! D, U: Z% w

已有层外壳保护!!!!还防水吗?况且内设传感器,可以报警,里面没有水。

知道,可你不管造价吗?% H* m. O- L  Q' `

潜水泵贵吗?发电机怎么防水??

算你正确。

......
  \& m$ Z8 p8 K, u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21: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既然已经申请了专利了,就不用担心了,如果你愿意,可以给我原理图或设计图,我看看是否可以为你做一个样机,不愿意就算了。】" o" Q! Q  A' `9 U1 M9 Y; e
oybj18 发表于 2010-8-16 18:34 】——网友的支持赞一个。
: T- Z7 e) S" W* B+ q( w% r. h, u4 {: {& j
祝贺我与oybj18合作开始了,是骡子是马该“遛一遛”了。
4 S7 q2 G% @% E* l  B6 j9 d模型能在空气和水池中“自调”和“旋转”,难道在海浪中就不“自调”和不“旋转”了吗?( Y. q. P" |* h0 H4 G
我想会转的,只不过和风能发电机比较会更慢,但是能量(转矩)会更大。
* K$ m% Y9 _: q" }9 A1 ?) ]# e; a因为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密度8百多倍,推力大,但阻力也大。
& B5 m* Y( z1 k9 X1 N! z/ x那么采取两种措施解决:
* [( H5 v0 a& Q* O; h9 G3 u( k1、 加大发电机内变速器的速比。
$ a1 |* z4 n0 d4 G2、 采用“氟涂料”,利用不粘性,减少阻力。: J+ ^/ V/ V- Q& B* M/ P
大家说可以吗?
发表于 2010-8-20 0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前辈顶一下,祝合作进展顺利!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较大功率——技术突破! @+ |6 h. n  K
【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0 {$ d: F; P& I2 ^; U# |' {
——海浪波能发电技术——
7 C$ P2 J2 s' X% N一、 概述:
6 A7 ], D! d) T$ m1 ~9 I( B1、  海水发电:国内外海水发电的技术很多,也很成功。但是由于普遍高于“火电”发电成本的现状,就造成了无法大规模推向市场的局面,本技术要提高经济效率——功率大型化是必由之路。
, D0 b& |. e6 B  V8 A& w. F2、  项目简介:个人专利【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通过改变叶轮机直径,就可以改变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下面介绍的样例——较大功率波能发电单元单机容量可以实现15KW以上。理论上本技术可以实现“兆瓦级”。
) x( G& b7 n. I: N0 R/ m3 F( W3、  前景:由于本技术是叶轮机和发电机“直连式”紧凑型发电结构,故异常简单、紧凑、可靠、效率高,只有一个接触海水的“密封轴封”,故障率极低。本技术发电成本低于0.38元/KWH。: E! G9 V4 i* b& m% u
4、  发电成本几乎就是供电成本:由于不输入“国网”,是沿海或岛屿的自备电站,直接自产自销,故输电简单效率高,发电成本几乎就是供电成本,所以可以与“国电”竞争。预计本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迅速开发。
: U0 ]6 X! R2 |/ ~9 v: k$ i$ D二、 本技术目前的技术状况
$ j  A: }$ E! M3 a& Q) e: j7 L1、  技术状态:目前,本技术处于专利审批和初步设计阶段。只应用“模型”在空气中和水池中进行了的模拟试验。证明了本技术的技术关键——叶轮导叶的【自调原理】是可行和可靠的。也进一步推论了,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的海浪是可以推动叶轮机转动的。因为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32倍,毫无疑问这个实验说明本技术【自调导叶叶轮式波能发电单元】完全可以利用海浪的波能来发电。) @0 G' F: k% z9 q. ~; b7 t2 Q
但是在水中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旋转的速度不快,但是能量密度大,拟由两个措施加以改善:4 R/ F! i$ {6 W
1.1. 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涂料大幅减少“摩擦力”。. o: Y5 H1 X5 ?7 W
1.2   发电机减速机的速比加大,适应大扭矩低转速的旋转,提高了效率。
' I2 V& {2 u, ~4 ]+ Z% K) i2、  大型化的措施:因为每个海浪的动能和势能时刻在变化,在每个海浪周期里的能量也是变化的,故难以大型化,这是制约海浪发电技术发展的瓶颈。1 c9 D5 [( }1 z* I7 y9 d: r
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使设计的叶轮机半径远远大于海浪的周期,这样就加大发电功率。, y9 Q7 q% h: g3 ^# Y
3、  直观印象:# m2 ~" G/ L) N! Z8 a6 D1 X
本技术外形就像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外形一样,垂直或水平安装或形成一定的夹角安装。只不过动力介质不一样,一个是 “定向的风”,一个是“波动的海水”。
- L, N1 S& ^( C/ E1 G( w本技术可以安装在近海的海底,也可以在深海“寄生”在海中的大型物体上,如:海风电立柱、石油平台、养殖平台等载体周围,利用海浪发电。. F  J; ~0 O3 e! z) T
三、 经济效益分析:下面以“固定式”发电单元为例分析。漂浮式可能要增加20%。" x( Z, Q& h8 H9 O5 Z' m- B% L
1、  选用参数:
  R4 b- k1 F4 E! A0 t( z& A* }1 |1.1  导叶表面积合计32平方米;由于存在“迎水角度”,有效做功面积按25平方米计算。! P* y3 n  i7 v
1.2  上下“导流罩”直径0.5-1米、高约1.5-2米;外径17米。
1 T1 [8 M* T+ l/ e7 ]6 F3 K1.3  不间断发电天数约为355天/年。0 E) ?- K7 C) U9 C& n" R0 }
2、  单台投入:上述实例的投入每台成本小于11.4万元。其中包括:1 i  f, ^. U& w0 N  K
2.1  材料费:固定立柱和整机制作所有原材物料费用,合计3万元。其中包括:& ?, [; b5 J! c2 c: Y
2.1.1  固定立柱水泥和钢材等材料费约0.6万元。如果一个立柱安装4台,材料费还会相应减少。' L5 J' c, i% I. d8 N5 Z9 h/ d6 P
2.1.2  导流罩约3吨钢材等合计材料费1.6万元。5 Y2 a  `$ [( z7 ]1 O, g( Y
2.1.3  叶轮机材料费钢材和塑胶32平方等0.8万元。
% f4 v2 z5 ]7 f; O; X. ?2.1.4  合计:材料费约3万元。
  N- @& j: k; \2.2  综合制作费用:包括制作、运输、安装、合理的利税等费用,按上述材料费1:1.2的比例计算,约为3.6万元。  
2 |6 J' X* Q, D4 |0 U7 O$ L2.3  发电机系统:经改造利用风力发电机15KW的机芯(包括备用零配件),按较高费用估价约4万元以内。) S3 u. ^; i& h: b
2.4  通向中央控制室的15KW容量直流和信号线复合海缆平均60M,暂定:0.8万元。
1 J7 |* L# p4 t( ]4 _5 O2.5  单台合计:11.4万元。
: B% R; t7 s5 L9 Y3、 单台产出:按折旧期10年计算,10年折旧后的残值(较大)暂不计算在内,单台10年发电75万度。分析如下:
; Q  C1 i" U$ |- D1 T  m  _& S3.1  全年不间断发电天数时间:因为是用备品发电机,现场插接式的更换方式,故简单可靠,不影响附近发电机工作,暂定10年发电期内计划大、中、小修和保养更换时间平均每年是5天;年平均事故5天,故不间断发电天数暂定为355天。' y0 @" S; r7 t# G
3.2  平均功率估算:由于迎水角度等因素的存在, 32平方“导叶”的有效做功面积约为25平方米。按平均0.6KW/平方米的海浪蕴藏能量计算,每个发电单元平均功率约为15KW,属中小型发电机。
  H4 P7 G! G+ r3 q, W) g6 M3.3  10年的发电量计算:按理论发电量的60%综合转换效率计算,用户实际使用的发电量为75万KWH。
: N* s7 }0 {3 S; S10年*355天/年*24小时/天*15KW/小时*60%(综合转换效率)
7 a6 ^. [+ d7 G6 v* w& g=10*355*24*15*0.6=76.68=约75万KWH* H2 z: J) j" w- N& O0 \
4、  成本核算:按20台装机容量计算。  
! h8 `" P4 \/ L2 p& W" S( c* }$ L1 N4.1  单台投入:合计约28.54万元。
6 N- J# S% J. }- {4.1.1  投入每台(固定式)购入费用约11.4万元。( G2 \4 I6 q+ ^
4.1.2  分摊陆上输配电系统和附属设备等,按20台规模计算每台均摊约5万元。
- y- S7 v' \; e8 S' J' @' C4.1.3  备用机2台(20台规模),每台分摊费用1.14万元。
1 t5 ?' }- g& i# o3 l1 N/ x( l( c4.1.4  每台分摊配备维修船及运转费60万元/20台=3万元。
; ?, |% P$ c: F% p. J4.1.5  由于自动化较高,用插接式更换方法检修简单易行,故编制4人。10年4人的人工、管理费、税费、备品、配件等费用,每台分摊约8万元。 ( y  c5 O( L, [
4.1.6  合计28.54万元。 % ?* U# w# W$ Z7 w7 v
4.2  单台有效产出:按60%的综合转换效率计算,单台10年发电75万度。1 J2 X; }3 B3 p1 f" t* X  j0 _
4.3  每度电发电成本:单台投入/单台有效产出=28.54万元/75万度=0.38元/度电,每度电约合人民币0.38元。
0 ?" [! C0 ^( V$ x( \" u5、  经济效益分析:本分析的参数选用和数据估算,都尽量采用大数值,给结论留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因此估算结果是经得住“推敲”的。. ^  g3 J( m" b0 s" v6 Q8 y8 y
5.1  此估算结果应该说【同比其他发电技术是最低的,也低于国家电网的收购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前景。) d; @' e- Q3 E: m  d% ?) V
5.2  如果规模加大如100台1500KW装机规模,甚至更大,其电价在此基础上会大大降低。
- s) u- r( K) [: z# U8 z5.3  再如果,自成沿海独立的电网或是按国家“补贴”电价收购,则又节省了庞大的配套设备,其电价会更加降低,且有可观的【盈余】。(见4.1.2  ……每台均摊约5万元)" b7 M& B1 [) [& Z: s! i. x
5.4  由于是自产自销的供电系统,在计算时已经【按理论发电量60%的综合转换效率计算了实际供电量】,所以计算的发电价格接近用电价格,这就大大低于沿海国电供电价1元/度以上的现状。# m' y1 u8 E6 g% ?5 X* P8 {
(完)7 |7 [% r8 Q/ Y% M2 l1 j
swf1945qd@163.com   
0 o1 E6 L( ~0 N电话:0532-5620939
, I. r2 |, p1 x8 p9 b3 J7 [# G博客:http://blog.tech110.net/?14490/ & _# h9 V! J7 T, l0 v# ^) T# {
QQ:477757063(注明波能发电)
发表于 2010-9-11 17: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energy 于 2010-9-11 17:27 编辑 0 ?- v8 S( o4 e

- Y4 Z9 Z0 ?, ?4 _1 w顶一个!!! 建议请有实力的相关企业组织实海况打擂,我参加!!!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0: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建议请有实力的相关企业组织实海况打擂,我参加!!!
" E! O) A7 s/ u! u! _; F  _; Mhdenergy 发表于 2010-9-11 17:18
, j# ?* d( \2 O7 j
- E. M: Y; q- [; F& {- e
谢谢,捧场!真心谢谢你!3 J- J& [- m5 u5 z, ?- G
好啊!打雷的目的是:
- `0 m' x& w7 [1、 共同进步——失败也是进步啊!经验啊!前车之鉴啊!% D2 {, Z0 K3 b+ D
2、 人多,角度广,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各自的技术,尤其对我的技术彻底分析,以免盲目的建站试验。' h2 a2 b. u# d- z! w
3、 最好组建一个长期的“擂台”,说不定就会组成一个联盟了呢?因为任何一个技术都要一批人来开发,何况在与“国外先进技术”赛跑呢!9 T5 A5 o; Z, C- m2 e
我老了,假若我的技术证明真是可行的技术,好的向您一样“业内人士”帮助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建议请有实力的相关企业组织实海况打擂,我参加!!!
$ L$ }; i8 g& F! `hdenergy 发表于 2010-9-11 17:18
' P9 s$ f5 ?7 `. a  x6 ^  A/ R3 ~- N5 e
; B+ C3 S2 B4 F+ j
    支持!' J% C2 B7 f( P4 k
    呼吁“有实力的相关企业”响应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9: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波能发电技术——PK之二

本帖最后由 swf1945qd 于 2010-9-16 09:18 编辑
2 C$ g6 x+ D, @5 D0 r% c; d
0 H2 r) Y4 y1 H, ?, w! }广大海洋科技爱好者们;海浪发电的同仁和广大的支持者们,你们好! : R! N( C" v4 r/ z( h! A) w
海浪发电技术PK已经很长时间了如今终于有人参与“PK”了。真是可喜可贺,那么大家起来共同探讨吧!- G2 P, f" ~) O- K
在这科技日新月异提倡“绿色经济”的大潮中,人类走向“火星”的高科技时代,面对能源的短缺,国内外都看到非海岸线真正的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的巨大的能量,都想提取这个可再生、纯绿色的能源。
7 ?6 ^( h3 A# c% t8 v但是如今,成功的、不要国家补助的、可以和“火电”竞争的海浪发电技术还在“酝酿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高科技”,某一些意义上讲,甚至比“登月”还重要的高科技,对吗?; U& f2 I. o" t" ^6 d
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这个【为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 W: m' h7 \, i) C
在这个课题没有解决之前,再进行“海浪发电”的尝试,都将会走上过去几年试验或正在试验的项目的老路,这也是我对本人的“海浪电技术”不积极的试验和推广的原因之一。
- f& n- V9 J- |6 [5 E$ u0 _& M) I在此,我如今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和研究:7 p% e- C: U; N. b
目前各种海浪发电项目已经花了大量的实践和“金钱”,虽然很有意义,但现状是——
* G6 j$ {  T' m, S6 ~* X*    发出电了吗?——发出了。
, D6 }# o: D- h0 a8 ]) G* T- c*    能算成功吗?——成功,还有待提高。
9 @; y/ v# n  y+ S! B( r8 {! I*    现在计算出的电价是多少——还比较高。
1 A4 e) @5 b1 s: f& i*    给你补贴投入商业运行能有市场和效益吗?市场接受吗?——还达不到,有待提高。+ l$ ?. f6 l" A) H  d, T7 V5 R* _
*    试验电站结果和当初的设计指标差距大吗?为什么呢?——还较大,但是......。
* q2 M9 z- W4 \8 A*    继续试验,还能够在提高吗?——努力……。7 z% e% Q  }8 B2 z8 i1 c! F
*    那下一步准备怎么办?——……,无语。
+ ~, W2 ]' |% Z. r  h这个【和设计要求的指标差距大】的局面本身就是一个尚待解决的大课题,在这个课题没有解决之前,再进行“海浪发电”的尝试,都会走上过去几年试验或正在试验的项目的老路,请大家重视吧!希望大家不要再保持【沉默】了!为了自己也为了“海浪发电”事业!4 f( B# D+ _6 i$ s- {( E- G
大家集思广益,找找原因,共同努力吧!( G: }; h  B3 x1 Q
本人提出一个观点:大家看对吗?
2 q" d2 D( s$ S& i. z1、  海浪的能量密度大,(能量/平米)的海浪能比风能大的多。
) H' {* R' l8 V. {2、  海浪的能量密度但是又不大,因为海浪任何一个点(分子)的能量的方向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说“不大”。和风能相比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y( O4 D6 @8 q3 J
3、  海浪的能量的提取是无法大型化的,这也是各个“案例”失败或是停顿的主要原因之一。0 |9 y5 s( |7 }7 [" s
注:包括海岸线的海浪发电也有类似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PK之三】
& \( ~( F( O3 G" b0 D7 W广大海洋科技爱好者们;海浪发电的同仁和广大的支持者们,你们好!) K# O6 ^2 w, [. [2 {/ n/ u& A. W
海浪发电技术PK已经很长时间了如今终于有人参与“PK”了。真是可喜可贺,那么大家起来共同探讨吧!
; P& i# j. z3 i1 q: a6 S" ~如今,成功的、要或不要国家补助的、可以和“火电”竞争的海浪发电技术还在“继续”酝酿之中——这现象本身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高科技”,不是吗? : r0 X$ L* D1 a, t2 F
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这个【为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4 H' `: ^* C+ F& D3 d% _3 U
我想,在这个课题没有解决之前,再进行“海浪发电”的尝试,都将会走上过去几年试验或正在试验的项目的老路——困境之中。
' {2 l- k1 O$ N4 G( o, N. [0 ?目前现状是为什么近几年国家和民间投资了那么多的资金进行“海浪发电”的试验和研究。但是成功的、产生效益的、被市场接受符合自己设计数据的项目几乎没有。6 U2 E3 H" I! a- n
请大家找找原因:
3 e, j- r2 w2 I+ y9 K+ N, o同僚们!在此,我如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和研究:
4 j, N5 {: z4 x/ F: z这个思考就是——【实际实验结果和设计参数达到的要求差距大】!——为什么呢?
+ w  E& u% [  P1 T我认为这就说明了我们在理论上对海浪性能的了解不够“透彻”!这样设计的结果就不可能正确,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保持【沉默】了!为了自己的项目,也为了“海浪发电”事业!把海浪【研究透澈】吧!* U) l& O) [" v$ l% b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0: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浪发电研究之魔咒【PK之四】& R9 i$ ]7 x7 n8 a- i$ R

9 f  Z- c1 ]+ {1 ^" X4 M, J: e广大海洋科技爱好者们;海浪发电的同仁和广大的支持者们,你们好!; n6 q; L3 a( _2 a' X

9 v! \  L1 s$ D8 p) V9 Q) ~海浪发电技术PK已经很长时间了如今终于有人参与“PK”了。真是可喜可贺,那么大家起来共同探讨吧!
: `; _$ d9 V0 J* Y5 G  l, T8 W
  L, @; v* q4 e8 C* A) s为了活耀气氛我首先“发问”——请正面回答。
: \  ^+ a1 \) |$ m
6 P' v9 `% e4 P( x& m" H! L1、 请正视“PK三”提出的这个【为什么的大课题】!  ?% h* K* M9 M; s) @- F8 N/ D
9 L' r1 h2 a2 x- B) L& J3 j3 u
2、 这个课题的实质就是——海浪发电“陷入”一个“困境”。也就是那么多的资金进行“海浪发电”的试验和研究虽然成功但又“难产”的原因。. v& m+ ]2 @0 Z% t
/ S* s( Q: R4 `/ l* V* C- l
我们暂时把它叫做【海浪发电研究之魔咒】请大家找找原因:
7 s% y6 ~8 i! t2 E0 {; j. u8 ]6 f" y2 }. k: ^( ^
同僚们!在此,我如今提出这样一个【看法】供大家思考和研究:1 s5 {/ k/ I$ G- W2 r& t% T2 z

' p* M$ W+ S( B. h+ H我认为这就说明了我们在理论上对海浪性能的“实质”问题——就是每一质点的瞬间的动能大小和方向都不同的这一独特的特性了解不够“透彻”!这样设计的结果就不可能正确,其结果往往是设计计算和项目实施的结果大相径庭!——魔咒!& l$ x: d: U! {/ ~9 o: w6 j2 z7 l
) b- {; h" `  j
每个“吃过葡萄”的人心里要明白!
& t2 |6 q$ n! b8 h. {  U8 a5 t9 ~, L
可本技术就已经解决了这个【课题】,大家说对吧!
+ y5 {8 |: e' M8 W- F- G8 K& \' U" D1 {' ]0 \, W
有疑问请在下面“评论”中提出,我会一一解答。当然反之——我就“投降了”,同时还万分的感谢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9 20:13 , Processed in 0.07520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