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2-27 11: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s* g: C ~& z: I+ u* P* d需要把现有播蒜机的结构方案都丢掉,从头开始:1 s( N2 x3 J, [1 l2 w
1.明确设计需求,如果仅仅是做台样机去评个职称或者什么展会上露个脸,就随意,如果要落地推广就要考虑客户需求, U Z2 Y& e/ E3 T. V* C# `" ?# i% G
(亩产、成活率,操作性、经济性、可靠性,等)4 t3 产量问题,种植设备影响会有,但是如果能达到和手工种植的要求,基本上产量是差不多的,除非影响了播种量以及种植密度。种植设备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种子的损伤,种植方向等,这个会影响产量和成活率,经济性方面,前期肯定性价比不高,因为研发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个自然转移到设备的售价上,不过可以通过设备的产量分摊,前期可以采用租赁或者代种植的方式操作,降低种植户的成本压力。可靠性,那就和成本挂钩了,看你采用哪种质量的零部件。 l" G w$ E
% x( V8 ^/ s! i1 A3 U" z$ m 2.先去观察现有人工种蒜的方式,注意事项。(排内间距,排间间距,底肥(农村喜欢用草木灰),蒜瓣方向等状况以及原因)% x9 n# r; X7 K
" Q ? k2 v6 U* s 以及后期管理手段(除草,追肥,采摘等)
9 I% J) d, u& h& w. ^/ c/ j% [ @- p 你说的间距问题,一般是行距和株距,这个非常好操作,调节种植机构的运行速度与行走速度的比值,可以调节株距,行距就是每行种植机构之间的间距,这个可以做成可调式的,也无非是个滑轨再加上一个定位机构的事情,参见叉车的货叉调节机构(本人无叉车证,但是开叉车也很溜,包括5米堆高车)。至于施肥方式,只要不施加带草的牛栏粪,估计没啥问题,关于蒜瓣的方向,这里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蒜尖和蒜尾的方向,朝上和朝下的区分,还有就是蒜瓣的球边和尖边的方向,这个会影响蒜苗的叶子展开方向,从而影响蒜苗的光照问题,因为大蒜的植株从整体上看是扁平状的,如果扁平面与正南方向垂直,则采光最好。% a+ @# t3 d9 x9 x- Y
3.再是做些方案,实现或满足上述要求。方案难点在于蒜瓣的方向问题。机器视觉用于农地环境目前还不太实际,机械手段为主吧。) W" s0 q8 s% \0 s4 Y
) t. R8 D' p- V) |8 Q 蒜瓣两端特征其实不明显,建议第一代还是要靠手工摆放方向后播种,边回本边考虑全自动播种方式吧;4
# l; D } @! V- U. Y4 n. ]% b/ f. ?2 Y j1 ?1 u# O
关于视觉问题,实际上还尚未大批量扩展到农业上来,但是视觉在农业方面绝对有前景。参加过农机会展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触,农机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任何一种农作物,基本上都可以对应一种或者几种农机- d0 k7 s, o( f& l) e5 r
3 W2 u; h$ F6 C
& H: H4 J5 Q1 P4 z; C5 h
搞透了,就好说了。
; a$ E5 S8 C3 b& {( 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