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的维护保养
) D3 B+ r/ [6 m4 ~* B. E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四项:
* ^( N' w+ }4 V2 U) u, V(1) 清洁 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3 @0 L6 F/ p. W& H) ?" b& a
(2) 整齐 工具、附件、工件(产品) 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 z* h% U6 R, n
(3) 润滑良好 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 $ ~0 ?& V7 J" T9 g( Y/ a
(4) 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 g$ H. r# z/ f6 Z6 m& } k) U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 @0 f# s, d. R7 @# K! k# j$ g;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并按定额进行考核,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设备定期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检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检查工具和仪器,按定期检查卡执行,定期检查有人又称为定期点检。对机械设备还应进行精度检查,以确定设备实际精度的优劣程度。 ! I2 i0 l$ @" e1 d2 n: y
设备维护应按维护规程进行。设备维护规程是对设备日常维护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坚持执行设备维护规程,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6 j' a# k+ a* ]/ m5 I0 ?$ T
(1) 设备要达到整齐、清洁、坚固、润滑、防腐、安全等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达到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 c/ ?) p0 k/ d$ I6 r* d
(2) 日常检查维护及定期检查的部位、方法和标准; - o3 E( q1 e' _. ^4 v
(3) 检查和评定操作工人维护设备程度的内容和方法等。
# F6 ~1 d8 M; U1 ]. I' p) m1 o, Y' S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1 S9 g' l; u% I" e* x三级保养制度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在总结前苏联计划预修制在我国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养修理制,它体现了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重心由修理向保养的转变,反映了我国设备维修管理的进步和以预防为主的维修管理方针的更加明确。三级保养制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三级保养制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 ]" M7 L3 v/ o6 M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 s2 C* A5 h8 y( L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有日保养和周保养,又称日例保和周例保。
* @' g8 A% w; f) q" ?9 }1.日例保 / h) T5 ]/ d/ Y0 m3 ~5 O& i
日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 n+ E+ t/ s' t(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 v+ W7 ]4 y6 J7 r) R, T6 {2 g& X(2) 班中五注意 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 S! k, L! p, l1 k( ~! {
(3) 班后四件事 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1 B5 s I8 |! q* m4 g: q: Z
2.周例保
1 n" L: Y, e7 L/ t4 K周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在每周末进行,保养时间为:一般设备2h,精、大、稀设备4h。 6 o( G, L( o) `3 K0 n' _, z
(1) 外观 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周围环境整洁。
, V3 i# D% X! i- u0 h(2) 操纵传动 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保险装置。达到传动声音正常、安全可靠。
9 Q" ]3 B9 b6 e" w/ R$ j2 \(3) 液压润滑 清洗油线、防尘毡、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检查液压系统,达到油质清洁,油路畅通,无渗漏,无研伤。 - y+ {/ z8 I- x" @; B a4 U
(4) 电气系统 擦拭电动机、蛇皮管表面,检查绝缘、接地,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 N# l; p* C( b6 K* a(二)一级保养
: b! z3 ~, z) n& D0 C3 R* o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协助,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一级保养所用时间为4-8h,一保完成后应做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车间机械员组织验收。一保的范围应是企业全部在用设备,对重点设备应严格执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完成到下次一保期间的生产任务在设备方面提供保障。 - x: t% r2 x# x% y: c
(三) 二级保养 * m9 f. E3 |7 j2 i: N
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来完成。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级保养所用时间为7天左右。
- o2 x) W) b9 D二保完成后,维修工人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由车间机械员和操作者验收,验收单交设备动力科存档。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 {$ m' K+ X* C/ p( l
实行“三级保养制”,必须使操作工人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四项要求” 并遵守“五项纪律”。三级保养制突出了维护保养在设备管理与计划检修工作中的地位,把对操作工人“三好”、“四会”的要求更加具体化,提高了操作工人维护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三级保养制突破了原苏联计划预修制的有关规定,改进了计划预修制中的一些缺点、更切合实际。在三级保养制的推行中还学习吸收了军队管理武器的一些做法,并强调了群管群修。三级保养制在我国企业取得了好的效果和经验,由于三级保养制的贯彻实施,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设备的完好率,降低了设备事故率,延长了设备大修理周期、降低了设备大修理费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7 K3 v7 c) I8 B9 o
三、精、大、稀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 , g7 t4 @ i* E
(一) 四定工作
8 O$ B9 z( m6 [+ ](1) 定使用人员。按定人定机制度,精、大、稀设备操作工人应选择本工种中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者,并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 N& H0 L4 x2 u2 f9 ^" H7 E
(2) 定检修人员。精、大、稀设备较多的企业,根据本企业条件,可组织精、大、稀设备专业维修或修理组,专门负责对精、大、稀设备的检查、精度调整、维护、修理; F+ k7 e5 C- g- a5 Q# E9 Q- a7 s
(3) 定操作规程。精、大、稀设备应分机型逐台编制操作规程,加以显示并严格执行; 6 o9 J' \' D" `# A1 v
(4) 定备品配件。根据各种精、大、稀设备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备件来源情况,确定储备定额,并优先解决。
' P% }2 Z4 m0 L/ a4 {; Z# {/ w(二) 精密设备使用维护要求
0 @+ u1 P: M$ _$ [& q(1) 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安装设备;
2 i) G9 o _! n: d' {) g(2)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恒温、恒湿、防震、防尘)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精度性能:
. h# I* i% w& j9 ~& E; \(3) 设备在日常维护保养中,不许拆卸零部件,发现异常立即停车,不允许带病运转;
4 L; P4 S3 b9 z(4) 严格执行设备说明书规定的切削规范,只允许按直接用途进行零件精加工。加工余量应尽可能小。加工铸件时,毛坯面应预先喷砂或涂漆; 6 d1 e, u. y0 S
(5) 非工作时间应加护罩,长时间停歇,应定期进行擦拭,润滑、空运转;
( p$ V- a* ^& G& ?. {(6) 附件和专用工具应有专用柜架搁置,保持清洁,防止研伤,不得外借。
" x0 O |; y$ q5 r四、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
# Z& P, A7 _- K, ^动力设备是企业的关键设备,在运行中有高温、高压、易燃、有毒等危险因素,是保证安全生产的要害部位,为做到安全连续稳定供应生产上所需要的动能,对动力设备的使用维护应有特殊要求: 2 i. q. H& Q h5 W. y
(1) 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事先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 " u! M& M' U$ Z$ v) y3 M
(2) 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安全运行技术规程和运行记录;
o# K1 k& G' g9 T(3) 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应随时进行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7 A& |6 E. {' b0 s
(4) 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操作规程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
8 A3 r& T7 c5 S9 h$ I# O(5) 保证各种指示仪表和安全装置灵敏准确,定期校验。备用设备完整可靠; " W' t7 n/ C2 \, v# Y) V
(6) 动力设备不得带病运转,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消除; 0 y% X3 q0 f5 f9 ~' \3 |
(7) 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和季节性检查; H+ O* ~0 b9 X: e! @2 O
(8) 经常对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保卫制度。
4 t8 F* r6 u4 W% W五、设备的区域维护
+ F: I9 `, G% {# l/ ]& l: a" r设备的区域维护又称维修工包机制。维修工人承担一定生产区域内的设备维修工作,与生产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维护、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并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区域维修责任制是加强设备维修为生产服务、调动维修工人积极性和使生产工人主动关心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的一种好形式。
+ O4 y7 F# S# `, J2 ~! t7 g设备专业维护主要组织形式是区域维护组。区域维护组全面负责生产区域的设备维护保养和应急修理工作,它的工作任务是: 4 m4 Y: v1 p6 B1 _( k
(1) 负责本区域内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确保完成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指标;
, {7 T( C& }* a3 u7 y; r- |(2) 认真执行设备定期点检和区域巡回检查制,指导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
" `- U4 C- ]3 Z3 m, e R' _(3) 在车间机械员指导下参加设备状况普查、精度检查、调整、治漏,开展故障分析和状态监测等工作。
' J7 q4 {9 p: j0 V5 W% z% r# Q区域维护组这种设备维护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在完成应急修理时有高度机动性,从而可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最短,而且值班钳工在无人召请时,可以完成各项预防作业和参与计划修理。
7 V, y U- n( V$ K* K' X' q, G' r) {6 H设备维护区域划分应考虑生产设备分布、设备状况、技术复杂程度、生产需要和修理钳工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可以根据上述因素将车间设备划分成若干区域,也可以按设备类型划分区域维护组。流水生产线的设备应按线划分维护区域。 5 Q% x' i9 |" Y5 p
区域维护组要编制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计划,并规定出每班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时间。为了使这些工作不影响生产,设备的计划检查要安排在工厂的非工作日进行,而每班的常规检查要安排在生产工人的午休时间进行。 5 r" v1 Q- Y$ y+ O, ^- B
六、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 & H# M6 s, {9 _; J+ E
为提高设备维护水平应使维护工作基本做到三化,即规范化、工艺化、制度化。
# E1 }# V1 J3 Y% G8 `4 _规范化就是使维护内容统一,哪些部位该清洗、哪些零件该调整、哪些装置该检查,要根据各企业情况按客观规律加以统一考虑和规定。
- x! |$ K) d7 v( a" T7 L工艺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制订各项维护工艺规程,按规程进行维护。 ( Y' W2 m0 b. F8 m; h+ a7 C V# U
制度化就是根据不同设备不同工作条件,规定不同维护周期和维护时间,并严格执行。
8 q6 S: B; p# O7 N) t对定期维护工作,要制定工时定额和物质消耗定额并要按定额进行考核。 . _7 n% h* u) @( d1 {
设备维护工作应结合企业生产经济承包责任制进行考核。同时,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