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down设计方法
8 @: S( E7 O }3 P; c2 p中文名称就是至顶向下设计方法
4 {8 Q( a& S* [4 R/ L一般在电子行业用的较多。4 x$ I+ v. G7 Z5 @$ K, h4 H# k
主要思路如下:3 q, S0 E& J2 u9 C! s: ^1 _
首先:建立一个新的asm文件
& ?0 v+ K/ E1 p: b- E; q然后在asm里面第一需要建立的是整个asm的基准,后续不断的插入空的prt文件,
5 m0 r2 j( j5 ?把需要的prt空文件建完以后,根据顶层的基准创建第一个prt的feature,完善第一个prt以后& q: h* g( k {
后面的零件可以根据第一个prt,也可以根据顶层的基准来完成feature的创建。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整个asm的建立。
# }6 `+ K& n& f$ @6 D+ a; z现在我们来看看整个过程:2 [2 E. Q; n/ q' Y V" d
第一,创建过程中没有装配行为,完全在asm的建立环境下完成;
- B& I# A9 R' N M4 d/ L f9 a第二,创建过程遵循以下路线,asm---prt---feature;) U4 e! V4 ]% m5 L, m- O
第三,创建过程中各prt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比方轴的直径需要更改,那轴套的尺寸会随之变更;
0 V5 Q( X( B& \' }' N* E/ F/ o第四,创建完成以后如需重新修改,则需考虑零件之间的父子关系,否则很容易重定义失败甚至报错,这个时候需要重新定义子零件或者子特征的参考;, b$ E% F$ r4 n- c3 \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小小总结,欢迎拍砖 谢绝自带口水
) m) N$ T+ c" ] T( t不过貌似proe大有被solidwork取代之势啊:lol 饭碗越来越难保了
: P: n! N, y# X0 z: V2 q) x' R0 `4 l. T7 u5 Y- l1 ~
[ 本帖最后由 深南大道 于 2008-7-30 22:3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