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918|回复: 51

在瑞士职业学校学机械之一年级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4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几句话:字都是楼主辛苦码的,分享给社区的朋友们。自己平常也从这里得到了不少免费资源,希望能回馈社区。但是请大家勿要转载。以下文字全都是主观的,片面的,请大家用批判的眼光来阅读。

1 R6 q* J9 e+ R8 y& d' o( k
       注:1. 楼主不是小朋友,楼主已经在国内读完了大学,念完了硕士。3年前来到这个鸟到处拉屎的瑞士法语区。本地区有良好的机械传统。有Schaublin, Willemin,Tornos等知名企业,还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机加工、钟表公司,原Wenger的总部也在本地(已被维氏收购)。2. 很多技术词汇楼主只会法语,不知道汉语。大家心领神会吧,不能领会就当看梦话吧。3. 瑞士这边的机加工前2年不允许使用数控机床,第3年才开始学习数控。4. 楼主是全日制在校学徒,不是那种企业-学校联合培养的学徒工(上学之前对此没有了解,没能及时联系愿意接收自己的企业)。5. 错误难免。楼主很忙,写帖子也是抽时间来写的,文字组织混乱,基本想起啥就写啥,请大家见谅。
' G# u: {4 E* G# ^9 @. O
学制情况
    ! w9 k5 r( D; ]- k2 Y+ }6 B
       楼主学的是micromecanique(重音符号省去,下同,因为据经验,重音符号会变成乱码),官方翻译为微型机械。4年制职业学校(相当于国内的高职、技校),学业完成可获得CFC证书(联邦能力证书)。学校另外还有2年制AFP,大概就是操作工。
( b! e) T! C) s$ J# o
       读完之后,大概有3条路可走:1. 就业。工作满一定期限可通过考试获取brevet federal或更高级别的diplome federal能力认证。2. 读一年文化、科学课,获取职业高中毕业证,凭此证可免试申请高等专业学院,读完获取学士学位。3. 读完CFC可继续读高等技工学校ecole superieure(本校即有,不过好像多为在职人员半工半读)。

# Q6 v' V9 b6 p' |1 t
入学前

# ?+ w+ \/ D3 j+ t- P
       入学要提前一年申请(其实楼主2015年动了重入学校的念头,但是因为这条被迫推迟一年入学)。超简单,去学校的秘书处要一登记表,当场或者回家填写都可。登记表上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选择专业。每个学生可按照自己意愿选择1到若干个专业实习,亲自感受一下喜不喜欢(真的可以随便尝试,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实习了本校及其他学校的7个专业)。最后的专业根据实习表现及学生意愿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会被接收。但是自动化、计算机专业,会筛选学生。我们班里就有学生通过了所有其他专业的实习,但是被自动化部门拒了。
& v" X5 `' l4 \+ |! o* H7 d* o
       此外会收到学校信件,通知参加一个入学测试。楼主当初还担心法语测试会成绩不佳,但是,根本就没有考法语。只考了数学一门,难易程度参考国内初中1/2年级水平(国外孩子的数学真的是,一言难尽)。

5 f' [3 H" {3 y
       再就是签订合同了。未成年人必须有监护人签字。内容较多,略举一例。比如规定试用期3个月,期间表现不佳学校有权强退(很少真的退)。不过也并非不退。楼主的一位同学因成绩太差且考勤糟糕被迫改到二年制AFP班了,但是作为惩罚,与下一学年新同学一起入学。所以等于他上完了一个学期,第2个学期被迫回家了。

9 y" V9 [% Z; F: ?8 W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01 收起 理由
合理扯淡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老鹰 + 20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管理团队 + 300 楼主有心,多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6: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构成(各部分比例不详,楼主也不想以偏盖全)
' T5 M" e  S7 o- O# P! P7 Z
$ o+ u* b& b, s! Y; k: Y. Y        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生,年龄15、16岁。另有高中毕业生,可在学校学习1年的基础课程,成绩合格可申请高等专业学院haute ecole specialisee。还有一部分高中留级生(瑞士的高中不像我们国内,一年一年往上升,必须要成绩合格,不然就要被迫留级,貌似留级两次就要另谋他处了,真实与否待查证)。考虑到难以完成高中学业,不如趁早谋一份职业。另外还有已经完成了一项专业学习且获取了CFC的学生,不想立刻工作,希望完善自己的技能或者转行,可酌情跳入另一专业的2年级学习;或者在另一专业学习1年基础知识,申请高等专业学院。另有个别十几岁没有好好学习过早走上社会但又没有技能的年轻人,也可进入学校。再就是成人,因对原有职业不满意或者期待开始新生活或者纯属玩票(楼主身边就有一个,40几了,觉得人生不能只工作赚钱,其实学校乐趣很多,就高高兴兴来上学了),重入学校的。据观察(楼主是看脸猜年龄,因为没法开口问),如果算上2年制学习的操作工,我们专业有7例这种情况(2例瑞士人,5个像楼主这样的外国人)。
% g$ w& a* C3 R+ c4 g  }* c! P' o' {- T! u+ p2 C
& T5 K# F& W: M5 w; e2 U/ P
教学内容: d3 Q; _3 y" d: B

7 i& j- P2 U5 u, n- j1.理论部分 (说明:1年级每周2天,2-4年级每周1天)
) x. ^" K6 ], m# q. f/ M+ R' i; _+ A- j- ^
       入学第一天,学生即可收到两张关于上课的表格。一张时间及教室、教师配置表,一张教学内容及课时表。第二张表列出了4年中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以及每门课每学期的周课时数以及4年的总课时数。所学课程划分3大类:工艺及科学;文化课(含法语及社会学——政经法);其他(我们只有体育课)。工艺及科学类含以下内容:1. 工作组织及准备organisation, preparation du travail,含计算机,材料工艺,数学,物理,绘图基础;2. 工件实现realisation des pieces,含加工工艺,生产方法,专业计算,机械原理,生产实际角度看材料;3. 质量控制 control qualite,含计量学;4. 机器周边及维护 entretien du parc machines,含电学,数控技术(technique de commande楼主在另一贴子里理解错误写错了);5. 生产安全,健康及环保。
% ~2 u. [& v: \) ^  _7 X
       其中计量和生产安全都只有一学期20学时的课。计算机课一年,40学时。教学生认识电脑组成,学习word文字排版,excel制表,基本运算,查找信息。其实楼主还挺喜欢这部分,因为我很衰地发现,有些功能自己都没留意过,也没使用过!!

7 i& x7 {  c2 i4 J  Y3 l5 e7 @* g3 H9 I, Q' ^9 I3 N2 t
       因为每门课的开课学年、学期各异,楼主不一一列举。只能任性地想说什么说什么。说说绘图吧。4年共计200学时,第1学期每周2节,第2学期每周3节,第3学期0节,第4、6学期每周各2节,第5学期每周1节。唯有文化课雷打不动,每周固定3节课。另外,体育课年年都有,1、2学期每周2节,以后每学期1节课。体育活动相当丰富。楼主这一年以来,踢过足球,打过篮球,曲棍球,排球,乒乓球,游过泳,爬过杆,跑过步,做过各种屈伸运动,甚至还有前滚翻后滚翻贴墙倒立。每年的学年末都以运动日结束,提供大概以下选择:潜水,攀岩,夜间徒步,高强度徒步,常规徒步,骑马,射箭,50米气枪,降落伞,高尔夫,划艇,柔道等20多种活动。楼主参加了射箭,挺爽的。
" ]9 V. D1 h; R& H0 H1 c
' t" |7 N0 d& H1 ?9 v$ X2.实践部分(1年级每周3天,2-4年级每周4天)
* V# o& q( A$ v; E$ N
& l& X. Y- L. C0 V& B3 Y1 y      这部分是我最想多说的,可写起来又不知如何开始。乱写吧。
4 c( z& w* m. T. I
1 {  V2 i4 M0 W' M1 m
      楼主其实以为开学第一周可以溜达着轻松度过,顺便熟悉环境的。大错特错。

8 }6 I; q6 H! o  @; d
' w5 M' C2 D" e      开学第一天就是进车间,主任、老师作完简短的自我介绍,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主任讲解打卡制,为大家录入指纹。然后各年级负责的老师带学生去选取大小合适的工作服,每人两件,方便换洗。还有就是开通学生电子邮箱,到照相处拍学生证照片。

0 Z% F( ^1 |% ?) H0 ]$ b. S. t: i' m: L& O) h) {0 o( m. k- c
      顺便啰嗦几句学校的打卡制度。按照要求,平均每天必须工作满8小时。车间开放时间为早7:30到晚17:30,上午有15分钟强制休息时间不必打卡扣除,下午想休息则需打卡扣除。其中早上9:05-11:30,下午13:30-15:30为强制在岗时间,方便老师集中为大家操作演示或讲解问题。其他时间可自由安排,比如考驾照、理发、去医院啊等生活琐事。但是,因为有8小时工作制存在,每次迟到早退都是有后果的。学期末时间为负数的会被罚假期到学校做工(楼主的某些同学被罚了一周)。事实上,作为新生,前两个月什么自由都没有。每天都是8:05到车间,中午12:00解散,下午13:00又要上班,一直到17:00。最关键,在车间必须站一整天。因为没有地方可以坐,而且也禁止坐。
: E: a) A% E7 R7 l6 S2 ~. f" A: P
       回到第一天继续。每个学生一个工位,按照挂好的名字标牌,各就各位。老师分发工具,学生按要求清点自己如数收到工具并整理入自己的抽屉。工具有各种规格的刀、钻、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尺子等。另外每人发了10个号码牌,借用公用工具的时候留给老师对应的枚数即可。4年后返还老师,丢失一枚罚款10瑞郎。
6 j# B! G6 A, p( e4 L5 [

# n- Y- Z. \+ d8 p- h       整理完工具,老师来了一句:实习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操作过了吧。现在把转速调到最高,车外圆。一人一张图,一个铝块。就开始干活了!!有点被吓蒙了的感觉。早都忘光了好吗?只好硬着头皮上。现在回想起来,楼主的前两个月真的是硬着头皮过完的。阶梯车外圆做了两个件以后,开始学习读图纸,列操作步骤,调整车床倾斜度,车内圆,钻孔,做内外螺纹,打孔,定深打孔。最搞笑的是,大概第4个星期学习使用铣床,老师讲解并演示了一遍,大家实际操作了一次。某一天,突然宣布:考试!考阶梯车外圆,手动打磨;另有一个工件要铣床完成。楼主彼时铣床用的各种工具都还没认全,正逆铣都还要在脑子里好好琢磨一下。当天考试的时候就把手划伤了。因为铣刀被调成了反转,钢件上起了好多毛刺,楼主手贱地摸了一下,立刻鲜血横流。还有同学因为卡盘没拧紧转飞了的。总之各种状况,一言难尽。但也有同学顺利完成任务的。
  }9 U7 C7 q4 o, n

7 P3 A6 ]. ^0 E- W9 J9 a        只记得当时过得混天黑地,早上一醒来,想到要进车间心里就发怵。操作起来也是战战兢兢,生怕出错。好像不止是我,孩子们每天也都紧绷着脸,一副惨兮兮的样子。其实过完前两个月,能明显感觉后面的节奏越来越缓和。这两个月更像是甄别期,楼主班里有两个孩子就是在这两个月期间感觉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去找老师谈话,要求退学的。到今年学期末,除了另一个同学因成绩太差被退学外,没走的都顺利完成了一年级学业。+ h! u. i2 _& i3 H. Z+ B1 |

1 Z8 U# Y& r" z$ C: d. F       期间,大约第一个月末是学校的公众开放日。所有校外人员都可沿学校设置的参观路线参观学校。家长们可以到学校观看孩子的学习情况,正在就读的中学生也可以借助参观发现自己对哪个专业更感兴趣,为将来的专业选择做准备。我们这些在读的要坚守岗位,以备参观人员“观赏”或者提问。
" ~/ Q5 x, P* R0 @+ I9 y( z: j( z, F: v" ^8 t
       总体而言,前两个月最累。其实整个第一学期都累。总共4个月的时间,考了至少8次实践!光是铣件就考了4次。其中不乏精确值要求。楼主记得最变态的一次只有7微米的公差,多数时候都在10-20微米之间。不过老师比较慈悲,铣件检查的时候会上下各放松10微米。考试限时完成,每人一台机器,大家各顾自己,严禁交流。
2 s9 O& z0 D5 \  s, A7 M

$ |8 ^* @( V3 U. Y! L. Z0 h  L" S
5 j; y6 z# s& \+ t  S5 P( A& ?7 U       第二学期就感觉轻松了好多,考试也少了(大概考了4次吧)。新东西学得少一些,好像主要就学习了热处理,使用砂轮矫正;其他小技巧、细节难以尽述。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按照图纸做工件(楼主做了削笔器,磁性限位块,笔筒,小狗插笔管,verin,serre-joint夹子)。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东西。这学期有几个同学做了指尖陀螺,楼主最后两个星期做了两个偏轴陀螺仪(不过没能做完,因为工具不全,楼主只能用改良方案,费工时比较多。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成功。)

: T, ^# p- h7 ~( z# e9 x8 Y* H+ [( q
* n4 m0 f" M% A: w( U" {- J( q( [
9 ]% }5 _/ K/ S; U! I  f& Q
1 ^" ~& [- `. l9 X$ F" P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6: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内容没能贴出来。 总是提示含有不良内容。 什么情况?

点评

请咨询左侧在线客服  发表于 2017-7-4 16:26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6: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硬件配置 (没记全牌子名)
4 j1 O0 c1 V# C2 ~$ B车床Schaublin 102,铣床是Mikron的。另外车间里还有Fehlmann,Tornos等牌子。各种钻、刀等基本都是瑞士产的,少数来自德国。
$ y1 h8 g; ~* S/ f3 z% g2 `0 j7 q  o( q  c8 Z( U
师资
老师超级好,平常每天早上,老师经过学生工位,都会先向学生问好。对学生一视同仁,从不关心你的家庭、经济背景,只管专心教学。同时也非常有耐心。再简单的问题,你只要问,他都会耐心地讲解。曾经班里有个学生,死活搞不懂螺旋测微器的读法,老师给他讲了足足半小时,丝毫不见半点嫌弃之意。( a* E* P0 z& w
; G  S8 i( \, }: ^' E" @% t1 g
涉及到楼主本人的,可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2 v3 \; V4 s: m: X, k
6 ~: g; S% K) ^6 {4 b$ \最初倍受打击的那两个月,楼主错误频出,事故不断,总是需要老师出手帮忙。有一次楼主就非常沮丧地嘀咕:我又犯错了。老师怎么接的话呢?为了学习所犯的错误都不能成为愚蠢的错误,只要能搞明白为什么犯错就有收获,犯错总比遮掩过去要好。因为楼主是30多岁的成人了,总是在心里觉得自己应该比孩子们做得好,害怕会被老师鄙视。听到老师这样宽慰鼓励,一瞬间很感动。
; x# `/ [* S% d5 J- e0 B% Y3 _" v4 U0 {. V2 q/ ?: I* r. P4 }
例2:曾经因为看老师忙得团团转,觉得自己的问题微小,不忍打扰老师,转问同学。大概也就那么几次吧。楼主也并未觉得引起了老师的觉察。恰好当时老师要给学生做期中评价,就顺便告诉我:有时候我感觉你在犹豫要不要问我问题。如果不懂的话,一定要记得问。没有不好的问题,只有不好的答案。我在这儿,就是负责帮助你们的。
8 S% W! h2 `! ?  x4 t
9 \* Q$ |, n+ r/ s3 H, T; J* Q最让楼主佩服的是,老师不会偏爱成绩好的同学,也不会鄙视成绩差的同学。班里的确有动手能力出色的学生,老师会为你高兴,但绝对不会单独提名表扬,要求其他同学向你看齐。同样,动手能力差的同学,老师也从不批评,只是指出并纠正你的错误。文化课老师也同样如此。因为楼主上学的同时也在社区学校教汉语,楼主就喜欢那些学得快问问题能问到点子上的学生,真的很难喜欢那些拖后腿怎么讲都不明白的学生,觉得心累。像我这样的,就不是好老师。真正的好老师,能让你爱上这个专业。D老师就当之无愧。楼主最初一进车间就紧张发怵,一个学期过后,不进车间就手痒。到现在放假了,每天还要回味一下碰触机器的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用自己的宽容和鼓励打消了楼主心里的窘迫感。
: x* Y; E1 @5 o0 P  q) R  ]* w6 D* U
. q) r* m) I# `' e* R% E当然了,老师的专业技能也是不容置疑的。每次示范课,我们都是一脸服了你的样子。老师硕士文凭,曾在Tornos工作过十几年,做过装配部门经理,质量控制部门经理。楼主还在网上搜到过他的采访记录。插话:其他理论课老师好多也是行业内出身。数学老师曾经是Bien Air的员工;绘图老师貌似业内很有名气。机械加工老师好像是学校里唯一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其他背景不详;机械基础老师硕士毕业,其他背景不详。
7 \* M  {. e3 L% f( N5 ^" \1 C/ B, O& y2 J& y: A* @4 @$ @
其他补充

" z& ^. _( x# P6 Y6 M7 j1. 老师们在车间里有独立办公室,不过是透明玻璃隔开的,在办公室也可随时看到学生的工作情况。& B. ^4 u- e" Z9 e, X
一般情况下,每个年级有一个专门负责的老师。但是,只要你有问题,可以问任何一位老师。其他老师经过你身边,看到你在犯错误,也会及时纠正你。
" a1 y) e, Z7 J- z! I

2 y1 ~. o) u3 ~$ K* p2. 实践课成绩计算方法为:考试成绩*70%+日常表现*30%。日常表现包括:环保意识(金属垃圾分类倾倒),打扫卫生(每周轮流打扫卫生,每天清理个人工作台,使用完一台机器要及时清洁,保证下一位使用者无需清理即可工作,最后一个使用某台机器的负责清理),与同学和睦相处,及时记录笔记及工作记录(每周都要填写工作记录表,详细记录自己所做的事情),工作进程安排,方法到位等等。一句话:你的一言一行都是要被打分的。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需要谨言慎行,一开始老师宣布这些标准的时候大家还很紧张,刻意为之。慢慢进入工作状态,就忘了这些标准,自然而然地做事了。
* B. a( n: Z! l6 A/ M

, [7 A; M- G: b/ G  T3. 除去前两个月时间被卡死外。其他时候都是自由安排时间。自己的工作进度自己调整。老师从来不催促。但是为了下一步能顺利进行,会提前告诉最后期限。不过超出期限未能完成也没关系。期间有疑问或困难的话,可以单独要求老师重新讲解。
% O" s- Y8 l! Q1 J

$ G& V5 N8 K( N4. 进入职业学校,就意味着开始职业生涯。老师们都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他们都是大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学生都是以某某先生、小姐称呼,平常说话也都用敬称“您”而从不用“你”。即使到现在很熟悉了,也从不以名相称。
6 s/ i; D4 u# x, O# c) g3 n
7 ?, B& b- B# ], w2 O1 A% c- ]  F
5. 学校有严格的请假制度。你的每次迟到、请假、旷课都有一个点名系统记录。举例说明。比如你本月知道下个月5号需住院做手术,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前下载请假表,填写原因,由部门主任签字并在点名系统中备注。手术回学校后须在规定天数内将住院证明连同请假表再次交给主任核对,确认非虚假请假。 或者某年月日你因病因事未能到学校上课,如果是实践课,操作同上。如果是理论课,老师点名时会在系统中注明你缺课。秘书处会生成一个缺课表,你需要将表格打印,填写事由,先交给主任签字认可,然后交给任课老师签字,在点名系统中修改状态为“认可缺课原因”。学年末,成绩表最下方会标出你本年缺课次数及未被认可次数。每有1个小时未被认可时间,会被罚车间工作2小时。时间超出课时1/3,留级。! v  Z! l' {1 T# {7 R" i
& O9 E8 c0 p0 n9 C) T' @
再其他
, M6 B( W' S, h, v. j8 V4 E3 R

1 x# ~, n' T1 `0 K  l8 H/ I1.瑞士人的工匠精神
2 x8 j  ^; Y+ q! O
5 y( I0 T: O: \+ _+ m
这一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老师提起过工匠精神这个词。
. j+ B9 o( e. V
/ t! |' M0 J) A1 a5 e8 R8 }2.瑞士孩子真的比国内孩子轻松快乐吗?! P+ K; i* }# n$ t4 T: f# W
" Q% w" M; b; Q8 I1 G" T; H
快乐是真的。因为没有人用统一的尺子来量你,所以就没有国内那种peer pressure同侪压力。考试从来不排名次,就更感觉不到压力了。, o' R7 K. p4 m" F- D
4 I0 z  p) l3 X. B3 D
但是一点都不比国内孩子轻松。说到这里,顺便说说我们的成绩计算方法。每学期综合平均分=文化课*35%+技术课*25%+实践课*40%。每门课规定每学期至少考3次试(大概相当于每学完一章考一次),期末算3次均分。总之楼主的感觉是除了入学第一个月,每个月都在考试。实践课没有具体的考试次数规定。老师很任性,想考就考,说考就考。甚至连我们平时用来练手的工件都突击验收,打分。第1学期考了至少8次;第2学期因为各种神的节日较多,好像只考了4次。根据联邦政府要求,6月2号老师们要提交成绩单。所以5月就是学生的灾难月。某个星期,1天考了6场。

" X2 |& n8 c' {9 v( E7 ~3 O$ S- m: x9 k3 w
平均分达到4.3正常升级,3.8至4.2保留条件升级,下学期均分必须达到4.5,否则仍然退回去留级。保留条件升级两次就要被迫留级一次,留级两次就会被退学。

6 c: u4 C% e  T0 t0 D6 @3 R% L+ J$ h1 p
老师、学校都不管优秀率、升学率、就业率,只负责帮助学生成为达标的技术工。因为最终能否达标也不是老师们说了算,都是按照统一的联邦技工培养标准来的。2年级下学期,会有一场学中考试。所有文化课大考,外加12小时的实践操作(占学位成绩的15%)。4年级学期末会有一次学位考试,40-80小时的实践操作(35%),专业知识(20%),文化课(20%),平时成绩(10%)。

, E  F- J# I9 K9 c% X' U
' Y$ `! g9 Q7 U不难看出,虽然这里没有国内的竞争气氛,但是实际上你平时的一举一动、每次考试都决定了你能不能顺利升级,毕业,拿到能力证书。

; w, {0 O2 Y/ R+ G; U* v2 }# B( W' c+ q: d* C
此外,这里没有住校这一说。大家放学后都各回各家。国内的孩子都起早贪黑,这边的孩子都要早起。认识一个孩子,住得离学校很远(瑞士到处都是山),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要乘坐6:12的火车先到火车站,再步行约12分钟到学校。考虑到瑞士的降雪降雨率,孩子的辛苦也就可知。
2 {* T& r& j8 H+ N
. c- I" T) W: m7 Y: I6 T3 g0 u
曾经楼主以为自己既要读书,又要做饭买菜,够辛苦了;很羡慕孩子们回家只管做作业、复习功课的生活。但后来才知道,其实孩子们也不都是只读书的,他们下课照样有自己的生活。大部分孩子这时候都开始考汽车或摩托车驾照了;有个男生,是射击精英队的,每周都有训练;班里那个貌似文静,一到体育课就秒杀男生的女孩子,每周1、3、5都有排球训练。而且正是谈恋爱的年龄,约会也比较多。貌似楼主班里至少有3个孩子在恋爱状态。8 o$ Z! O8 v+ J

5 ]4 {  U( v* [0 L" d8 P& H3.学费贵吗?
貌似没有学费。每年的大概费用支出都可学生手册上查到。楼主第一年下来,总共交了不到2000瑞郎的私人工具费。以后逐年递减,4年花费不超出5000瑞郎。
5 f( o% z6 J4 i0 ]4 `( y. |9 _4 o* I0 h: R( h+ \3 I- r% P4 I4 X4 U
发表于 2017-7-4 16: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厉害!码住慢慢看
发表于 2017-7-4 17: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到几个细节:- l- Z$ A/ f; ~4 {
“ 瑞士这边的机加工前2年不允许使用数控机床,第3年才开始学习数控。”
, g  c& X6 @  l$ N6 Z5 K4 S
“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选择专业。每个学生可按照自己意愿选择1到若干个专业实习,亲自感受一下喜不喜欢(真的可以随便尝试,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实习了本校及其他学校的7个专业)。最后的专业根据实习表现及学生意愿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会被接收。”$ ~$ @9 R* ]3 ?/ L2 N

$ T6 z; y3 i5 J1 s% \* h& W" ~' l  F6 i% A小小的细节,给人的感觉:瑞士的职业教育,就如同他们钟表一样,工艺严谨,制造精密。
8 _$ s9 l5 }9 E& n# k9 f6 S看了楼主的介绍,感觉中国的职业教育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比制造领域的差距更大。
8 x1 a9 |. ?1 i" q谢谢楼主分享!- s0 D$ Q! V5 F

% {  o, Y/ l: V9 b! k* T3 n, ?

5 z2 d6 R2 ?% [5 z+ ]' C. q, `
发表于 2017-7-4 17: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了,老师的专业技能也是不容置疑的。每次示范课,我们都是一脸服了你的样子。老师硕士文凭,曾在Tornos工作过十几年,做过装配部门经理,质量控制部门经理。楼主还在网上搜到过他的采访记录。插话:其他理论课老师好多也是行业内出身。数学老师曾经是Bien Air的员工;绘图老师貌似业内很有名气。机械加工老师好像是学校里唯一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其他背景不详;机械基础老师硕士毕业,其他背景不详。
# T. w/ c9 K7 T/ u% w8 k再看看国内教育。大专院校很多老师都是本科而已。

点评

这边也是。博士全校只有一个,硕士好像不少,多是硕士同等学历。工作满一定年限,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考试,即可获得相应的文凭。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技工(至于对等国内的中级还是高级,楼主也不知道。不是每个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02:20
发表于 2017-7-4 18: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要火,先占个位
发表于 2017-7-4 18: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的机械相当发达,瑞士的钟表不是吹出来的, 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均衡的教育内容,很科学也很羡慕。
发表于 2017-7-4 2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真的是很全面,如果能咱们国家能有这种全面的职业教育体制,那么未来制造业的腾飞,指日可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0 11:10 , Processed in 0.0860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