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说的好象都有一些道理。# I8 z! {* K- o- C! k# ^0 y
但是,未免太冲动。( g+ s0 i1 i( Q: h- O
其实,我们有很多的信息根本就不了解,我们怎么就可以下这样的或者是那样的结论呢?
: e2 C8 f. Y1 _
& g$ m6 x/ t0 w4 A对于中国的制造业(本人一直在制造业做,做过技术、质量、生产、管理。主要以技术为主。
- e% A U$ j c所以只敢说制造业),我也有怒其不争的时候,并且很多。也经常思考我们国内的企业为什么就做不好?
1 M( N/ F0 O( Z9 f5 V9 O+ H6 N/ g0 G. e( S- L7 ?
8 q3 m, `: ]8 F4 b# d
" i, S% f- w# N3 s7 }- Q- a但是,我们是不是也不要太激进。这种事情,发生有其必然性的。% N% g( \, F7 j b0 O$ l% C
或者,至少是有很多可以理解的地方。; O1 i0 }. V* F2 K; S
我们现在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完成资本的积累(尽管可能是老板的期望过高)。以现在的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在自由市场中找到传统的欧美企业发展的道路或是模式是很艰难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精益求精的做,可以有10%的利润,而我们的通货膨胀的水平是12%,那你可以看到这个企业发展的前途吗?以我国现在的投资增长速度,拿10%的利润,意味着你在5年以内必须死亡!是活着重要还是信誉重要?. c% W( Z8 z6 u% z* {
7 O. d- m% D2 P& \- R( H
我不是在鼓励以次充好。我们没有办法。经济的积累不是20几年就可以完成的。- N m! R! C# B% y
说我们用20年走了欧美200年的路,这话太过于虚伪和不负责任。
8 c( J& r7 j4 ^, b8 w我个人的感觉,我们离想象中的康桥大道还很遥远。或者是太遥远,我想,等我的儿子能看到我们可以和欧美日平起平坐的日子,我就很欣慰了。
6 G/ i+ [# _5 u3 c
) |6 ~1 ~! Q. b+ A6 e- o就品质、信誉、发展这些观点我曾经在很多的场合讨论过。其实,我们的企业管理曾是非常认可的,有很多的人比我的认识要深刻的多。他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这些做法是他们目前可以选择的最好的方式。他们说,让企业活着太不容易了。 B) C8 }5 ]) y. R0 d' X- s
, `) e3 j4 E! L7 a( O }* @1 s
2 z( F2 b: b0 W2 ~6 J& o现在,唯一可以欣慰的是,有很多的人认识到了我们的不足。
* v/ V. D" j4 }/ Y期望总归还是有的!
) m& p$ v# R3 R7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