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uangyu123

DD马达事宜,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0 1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yu123 发表于 2016-3-9 19:19
; X* S. [+ o- N: W2 Q6 U0 d0 K: B为什么用DD马达加谐波减速机呢?何不用伺服电机加谐波减速机就可以解决了???我很好奇!
4 }7 Q8 X) ?% u; j
同样扭力的伺服电机要比DD马达高度高很多,而且我们都是用的安川的,他们直接组装好发给我们的
发表于 2016-3-10 1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惯量匹配是要考虑的
发表于 2016-3-10 16: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打铁的 于 2016-3-10 16:36 编辑
  {; s. h- u" W1 F5 `: P9 t' M( P4 s, d1 E. _
如果用计算出来的扭矩按1:1去选电机,你的系统带宽就会收窄,根本没有富余。
: {# _0 `5 C+ s# @- K5 Z你不知道什么地方会出现突变加速度,某个地方有可能有弹性或者某个地方有背隙,一旦产生脉冲震荡,如果某个瞬间,负载的震荡跟电机加速重合,电机承受的扭矩会比你计算的大很多,所以就根本停不住,你在DD马达上面装的是机械手,机械手其实跟一根悬臂梁一样,是有弹性的,停得急了,它是在颤振的,机械手越长振动越厉害。) T4 J2 C( G; p$ p* w  ~+ i( ?- Z
所以计算出来的扭矩只是一个参考,要尽量往大的选,系统带宽能把所有可能的状况包含进去,机器保证没有问题。这个其实中外都没有很好的算法,老外的设备会尽量往大的选,甚至惯性比100:1。反观国内的非标设备,基本就是按1:1,所以有时候出了问题也搞不清问题在哪里。
0 k: F- r4 W' A7 z" J

点评

1:1也是很少有人用的,机械手一本是1:1,别的机器,基本都是1:3,1:10的都有,哎机械手要求就高很多。  发表于 2016-3-12 09:57
就楼主这个应用而言,是可以调到比较良好的状态的。看了看一个设备的B轴,惯量比楼主这个还要大不少。  发表于 2016-3-11 08:26
发表于 2016-3-11 14: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涨知识来了
发表于 2016-3-14 11: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yu123 发表于 2016-3-8 19:42
4 j; c3 \+ t- V: n- }' B横河,科尔摩根,日机电装,雅科贝思,我都问过他们技术支持,只有横河的说需要,其余都说不需要!关键是 ...

  w$ _: x. Q2 c9 u/ G我们日机电装可没有说过不用惯量匹配的话,不知道你问的是哪里的技术支持。我们理论上可以匹配1000倍的转动惯量,但实际我们一般不会匹配超过800倍的,太大了不好调试。你这种情况肯定是马达选型出错了,选DD马达不要光看那些,最好选高刚性,高承载、高响应的系列,你选标准型的DD马达做这个肯定有问题啊。
  D' }# j+ G  W9 v5 n+ E8 ]' D+ F4 E9 ^

点评

他这个才600多的惯量比,按道理是没问题的。当然,这样配,动态性能不可能多么强悍。但用是没问题的。  发表于 2016-3-14 15:20
发表于 2016-3-14 11: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提高刚性有异响,如果是高频的可以通过陷波来解决,然后在继续提高刚性,可以设置惯量前馈比来提高速度和位置的跟随性,说白了就是力小,动作滞后于你的指令。

点评

从贴的图看,看不出电机出力。只看见波动。不清楚电机出力究竟是什么状态。  发表于 2016-3-14 11:59
发表于 2016-3-14 12: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房的水泥匠 发表于 2016-3-14 11:57 & K1 R( J: n1 ?
还有提高刚性有异响,如果是高频的可以通过陷波来解决,然后在继续提高刚性,可以设置惯量前馈比来提高速度 ...
& H% ]) q+ h0 x8 G1 L8 a0 y
红色部分是定位的时候使用的力矩,不知道超过他的峰值力矩没有。/ [: z* ]5 s- L4 V

点评

就是看不出单位是多少,出力曲线是加减速过程。就图形看,减速过程阻力成主力军,所以认为电机并没发挥极限。首先要让电机发挥极限,再谈其他问题。  发表于 2016-3-14 13:03
发表于 2016-3-14 12: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还没有回复的权限。
发表于 2016-3-14 14: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房的水泥匠 发表于 2016-3-14 12:53 : J* X4 ?- [% e
红色部分是定位的时候使用的力矩,不知道超过他的峰值力矩没有。

5 x. V& M. B+ w, p目前来看的话应该改是还没有使用到他的峰值力矩,把电机的加减速时间减小,让力矩上去就能缩短定位时间了。因为如果达到峰值力矩了那力矩的曲线应该是类似Z字型的,但它的现在是先加力然后有一段时间的恒力输出,然后在减力。这明显没有达到峰值扭矩。
; F; Q; Y& Q9 o3 Q; C$ s0 y
发表于 2017-1-5 14: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以加我QQ3001155872聊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30 08:07 , Processed in 0.06695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