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杨善梅

从村妇到大侠,机械从业20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3: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eastking1111 发表于 2016-1-6 13:09 - @1 \, l0 E+ F$ C% U
杨大姐!你好,看了你的帖子上面有说你当年测绘了几个齿轮,好像都还成功了!- V: `! ^& I0 C) a+ \2 e+ `
我想请教下齿轮测绘方面的要 ...
3 k! ?" v8 Q; v. f! B; T" `
斜齿轮测绘是用到齿轮检测中心的,光靠手工画线拓印是极不准确的。
发表于 2016-1-6 13: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善梅 发表于 2016-1-6 13:41
& N; d0 [1 X$ Z. q斜齿轮测绘是用到齿轮检测中心的,光靠手工画线拓印是极不准确的。

/ f2 i9 {1 e& }3 n! P3 Z- n您的意思是所有的直齿,斜齿,弧形齿,圆锥齿之类的都要用到齿轮检测中心来确定相关数据?
! l) V1 E: f) j/ M( X, T人工测量都是不准的?
/ B" F  U. J& _* ^% a我这没有检测中心,每次都是靠测量推算模数,遇到有变位系数的特别难搞定,每次都是先手工测量,然后靠预估的一些数据作图,
) u& E/ |, z, ~5 V" I4 P( e; b3 D2 x然后按1:1出图,与实物进行对比,有时制作出的齿轮好用,有时不好用,怎么调都不行,' A: J$ K4 t3 j# i3 ~# P9 ?
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 T; a* |2 ?' G4 g( _2 U# l* H$ ?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3: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eastking1111 发表于 2016-1-6 13:48
6 L8 a8 M, O7 a) y8 v6 g9 Z您的意思是所有的直齿,斜齿,弧形齿,圆锥齿之类的都要用到齿轮检测中心来确定相关数据?7 |# w# b1 u& {0 w5 m  D
人工测量都是 ...

8 R( h, N- r8 g人工检测只能精确到度或十分左右,那后边的几分几秒就不好定了。. A( I8 x  M! m/ w; ^; F6 q
发表于 2016-1-6 1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善梅 发表于 2016-1-6 13:49
3 B* V( G) ]$ m% p人工检测只能精确到度或十分左右,那后边的几分几秒就不好定了。
+ S7 P$ Q4 Q' G0 e& N$ ^. W) Y
我理解您的意思就是,你说的那个设备也只能测量齿的一些数据,其余的都还是要靠自己算?# L6 c( J: s4 e- A# o; U. A) T
那如果碰到齿轮有磨损,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q( P7 I' b, B( A- Y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4: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eastking1111 发表于 2016-1-6 13:56 , s( \+ n% q- N2 Q; H- h9 _6 T
我理解您的意思就是,你说的那个设备也只能测量齿的一些数据,其余的都还是要靠自己算?  n) n' X: v6 d) O
那如果碰到齿轮 ...
# t- E% k) {8 P3 v' S7 \
磨损的齿轮,那只能凭经验去凑中心距,然后再去计算两齿轮的变位系数。8 U. f+ h$ ^* K$ y& h, {! V7 C
发表于 2016-1-6 14: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善梅 发表于 2016-1-6 14:22
) S1 k7 V6 r6 Y8 F4 _3 s0 G磨损的齿轮,那只能凭经验去凑中心距,然后再去计算两齿轮的变位系数。

$ |6 k. ]2 w( Y0 o$ C) N我对有变位系数的齿轮很不好拿捏,请问您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或别的简易方法推出变位系数?6 \( U: o  Q! n( ~4 h; S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15: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eastking1111 发表于 2016-1-6 14:30
" m4 Z' K5 w* |4 ]& C我对有变位系数的齿轮很不好拿捏,请问您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或别的简易方法推出变位系数?

: {% Q' N6 o! \# s# |测量公法线时,试着用K+1齿和K齿分别测量两次,然后按照网上或相关资料上的计算公式进行推算,但前题是,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中心距一定要是已知的,否则少一个参数都搞不定。4 J% X& x+ a- y8 ^
发表于 2016-1-6 19: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了,学习无价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1-6 20: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citrus80 发表于 2016-1-6 19:56 2 i+ P* K( ]; c( L* A$ ~
终于看完了,学习无价啊!

# b2 s8 H2 m! u& N" k( q$ i$ K谢谢大侠的关注!' I  `+ M; B# h) J5 B* v
发表于 2016-1-7 08: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善梅 发表于 2016-1-6 15:57 ( D: L8 ?" t. z7 W- A' \0 @( {
测量公法线时,试着用K+1齿和K齿分别测量两次,然后按照网上或相关资料上的计算公式进行推算,但前题是, ...
0 l0 g9 ^) `3 n2 W
感谢您的指导,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注意这些的。& b1 s- s  x/ u+ m" p" e5 G
如果碰到难题希望还能从您这得到指教!!/ a& [2 U% c3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1 05:55 , Processed in 0.08241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