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66|回复: 34

35岁,对国内工程师绝对是一道很大的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8 15: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俺经常劝那些20多岁的家伙要拼命努力,也并且招致许多家伙笑话,他们觉得这没什么,这有什么啊,想努力什么时候都可以的,到他40,50了,再努力都不迟,是这样吗?绝对不是的,就像看中国的女人,你过30岁再看看,不用人家说什么,她自己就非常清楚,
$ w) k7 z/ W( C1 Q9 E2 c
( Y% l$ \% h$ I/ t) T 说这个体力问题,在中国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是短周期经济的国家,变化非常快,你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跟上现在的发展趋势,比如俺就是明显的例子,玩煤矿,玩铁矿,玩钢铁的整个流程,玩各种大型设备,你没有资格对人家说不,你说‘不’这个字了,你就从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被人家推下去了,也可能此生就再也没有停在你面前的车了,) Z" I! F8 p4 s6 y

1 e+ Y; k3 N$ a' W8 W7 L" w* k 俺常跟人家说‘岁月无痕’,有一次翻出95年那年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都有,95年初春从温哥华入关,辗转多地,在魁北克还穿那种很厚的米国风衣,4月,从尼亚加拉口岸进的米国,底特律还在下大雪,到LA的时候几乎已经穿短袖了,6月中俺在攀枝花,后到云南,7月底从芝加哥再入米国,那是非常繁忙的年代,那个时代,经常是‘全年无休’的,
8 e6 C4 [5 S4 j) O/ E0 E# h/ U6 Q( u; s) ^' U6 i* i
我们那个时代,很少见到35岁以上做总体的,就是体力已经跟不上了,你肯玩,就要带一大帮人干活儿,做总体设计,协调个设备之间的关系,给人家计算齿轮,计算大轴,协调热处理,写项目报告,出现论证会,解答专家的各种问题,到后来的调试等等,你只要一卡住,全线都停,你一发烧,大家都歇,你就必须要全年无休,也不发烧感冒,天天都到,假如到你40岁,这几乎就不可能的,正因为你走过这一切,你才能以后玩齿轮到‘琅琅上口’的程度,才可能见过各种东西,
0 u8 \( ^$ P$ W. n& q0 Y. v4 D7 @4 W! ^
  有时我们也聊现在干的活儿,俺都认为,假如不是那个时代的积累,现在人家就是拿东西过来给我玩,也不敢,绝对不敢,因为既没有经历,也没有见过,现在从头弄一个东西,无论是体力还是心理都无法承受这些的,
! g3 r* f- ?2 T2 @+ J. R  M6 F: [- i, @+ v
   现在干活儿也如此,那些30多岁的家伙,只要连续一周玩‘早八晚八’的时间,到周四就会有人‘歇菜了’,根本就不可能挺到周五,每次都是如此,) q0 L) k# L: ]3 N
# E# d3 Y/ h, F+ z" i4 V5 t
   我有时也感觉就是如此,人家拿一本图册,展开,你要认得这是139系列的,那是149系列的,哪个是170系列的,哪个是卡特系列的,假如你哪个都不认得,现在去学,肯定就呜呼了,/ k' Y9 z& @& T; T  R" H; A
) v( l- D1 Q/ {
   俺20多岁的时候,人家谈一个东西没听懂,回去翻资料,要看一夜,现在哪有那个体力?就是心里想,也做不到了,就是看一夜了,第二天也没法再开会了,) Z) j* G, W4 L7 F! s+ I4 p

( U% l: @9 j& p8 ~/ [% J8 T4 }   再有就是到一个年纪,你也没法承受那种‘试车压力’,许多家伙,尤其玩设备的,他们一辈子也没有这个体会,不懂这个压力有多大,也不懂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被‘累死’,但假如你20岁,最大被吓晕,而不可能被吓死,哈哈,我不到30岁的时候,看到许多前辈硬挺着要经历这个时候,其结果你是知道的,4 a4 X$ J' S, U+ @6 z8 Z

% ?/ w0 w) O* H, x+ M7 K   当然了,你不想承受这些,就什么年纪都无所谓的事情,我见到过不少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都整天乐呵呵的,因为玩东西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大家过的不是一种生活,
" I2 x. _4 C9 s' z2 i1 g! h9 r  `3 k! T) t3 r& O7 a! `
   为什么现在找人,尤其有压力,有挑战的岗位都要35岁以下的,就是这个道理,35岁以上的,假如你以前就能面对这个挑战,当然无所谓的了,假如你从35岁以后面对挑战,我就常劝他们,还是算了吧,别糟蹋自己了,等来生吧,( R5 X# v( U) V' p3 B

  @5 n" w& I; \6 O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05331xw + 1
沉没二十年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15: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维修 于 2014-8-8 15:45 编辑
1 J/ l- {( O3 K  l* x% m8 D! K1 L6 X9 [; U' p
想起了那个航母的总师,就是累死的
& \! i% Y" {5 r8 J1 N" A从来没有那么累过& ^! k$ D: h( L- _7 P: x8 i9 J4 c) Q
人,还没有累过+ J: Q2 K# {# Y
时光就没了) S; a2 a: N4 T8 w1 @$ m; C4 I
到想累的时候,确实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g. S4 m8 d! x/ Q  S" c8 @6 F) \

点评

是啊,自己对机械的整体概念比较好,基础件,结构  发表于 2014-8-8 16:05
不是无能为力,是当你想承受那个‘累’的时候,你已经累不起了,以前,人家拿他要设计的那个齿轮过来,你一小时要算好退给他,假如你也不会算,那东西就停下了,而那个总体负责人是你,最终的责任人是你  发表于 2014-8-8 15:50
发表于 2014-8-8 15: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一针见血----"因为我国是短周期经济的国家,变化非常快"。

点评

这句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发表于 2014-8-8 19:59
哈哈,大侠法眼如炬,我就是那个说‘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佩服大侠基础宽广、扎实。  发表于 2014-8-8 16:30
生活在中国,必须跟上‘节奏’,这个谁都不用说,跟不上,就淘汰,毫不留情,人家拿一个建筑结构过来,有思路,有效果图,俺就立即要给人家安排做结构设计,完全没有什么说的,说‘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家就走了  发表于 2014-8-8 15:46
发表于 2014-8-8 15: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一切尽量赶早。

点评

我现在玩许多东西,就有许多公司参与,有些公司很大,但来的技术人员很容易被问住,就非常尴尬,假如很年轻就无所谓,但假如40多岁了,对本专业的技术一问三不知,我觉得要是我自己,内心压力肯定非常大,  发表于 2014-8-8 16:12
有一个客户,总经理气场非常强,开会时批评一个站着的小主管,大家都看着他,他的腿在打颤。那总经理说他这是“虚”,内心和实力的虚。到了一个地步没有基础支撑内心的空虚时无法形容的。  发表于 2014-8-8 16:04
你说的不错,我就常教育他们,年轻必须有基础,同时有体力,到35岁以后,就会感觉到有基础的巨大收益,因为花费同样的体力,你可以跟上项目总体进度,一旦跟不上了,无论他有多大的雄心,都只能来世再说了  发表于 2014-8-8 15:58
所以年轻人理论,体力,心里承受力一起抓,相辅相成的,都是基础。  发表于 2014-8-8 15:56
回想早年学生时期,班上男生成绩好的,体格大部分都很不错。正真要挑担子走远路的时候,没耐力还真是不行。俺年轻时候可以5点下班不吃饭开始打球一直打到8点以后。连续几天12小时以上没体真不行。  发表于 2014-8-8 15:50
关键是要能‘跟得上’,这是一个很硬的指标,到一个年纪了,以前没有基础,玩大东西就‘跟不上’,无论人家怎么给机会,但自己跟不上了,就说啥都没有用途,我20岁听前辈说坐米国格子里大哭,就是怎么都‘跟不上’  发表于 2014-8-8 15:44
发表于 2014-8-8 15: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8爷说的很符合现实,也深有体会。工作那么多年了,35岁以上的技术工程师我就没有见过多少。很多走不上管理岗位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去那里了。像徐工这样的国有企业沉积那么多年的,我打听过也没有多少。你说说都去那里了呢?* r( X/ T& _0 g+ c- r
到35岁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点评

大家没有明说,35岁以上的男工程师,大多去哪了?说转行就转行,那么容易?  发表于 2014-8-27 14:18
是啊,我见到过的洋人都比较厉害,他们认真,谦虚,爱钻研,没有架子!不是我诋毁国人!不说了,没劲!  发表于 2014-8-8 18:23
大概5年以后再搞大型工程机械,就都找洋人设计了,一个例子就是南方一个‘大车’,都已经出口了,后来其车架子设计还是委托米国公司设计了,费用大概3、4千万,这样,就从设计到部件,完整由‘洋人操持’了,  发表于 2014-8-8 17:57
偌大的caterpillar在中国有近20家工厂,就无锡有家设计,不知道那群孩子在玩什么,我知道关键问题还是在美国。新建立的徐工研究院都是清一色的刚毕业的研究生。年年都是新面孔,8爷以后会是什么样子?预言下吧。。。  发表于 2014-8-8 17:48
核心问题是当一个国家的高端行业许多是女工程师,你想这个国家还能发展吗,你无论走到哪个国家,当这个国家的涡轮机是女人设计的,你想这个国家以后会什么样子? 假如我雇一堆女士作设计,客户来了会什么感觉?  发表于 2014-8-8 17:24
能上去的就做管理或者做老板了,上不去的就转行了,不可能不上不下在那卡着,就算你想别人也不让  发表于 2014-8-8 17:15
998大侠,几大‘轴流厂’,是轴流风机么?  发表于 2014-8-8 16:32
8爷说的是,上次看一个记录片,陕鼓搞5轴设计加工的确实是个女的!男人都去那里了呢?男人到35岁后没有成就我感觉都有退出的想法了!时代不一样了  发表于 2014-8-8 16:29
我跟几个大型重机厂都很熟悉,35岁以上就没有具体还做设计的,而‘陕鼓’,‘沈股’几大‘轴流厂’,全设计处几乎都是女工程师,你想,中国最需要技术的行业,大厂都是女工程师,可以想象中国技术行业的现状  发表于 2014-8-8 15:55
发表于 2014-8-8 15: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只是工程师,感觉对男人都是一个坎

点评

确实有点这个感觉  发表于 2014-8-8 17:16
发表于 2014-8-8 15: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易失,
发表于 2014-8-8 15:5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身有同感!俺就经常考虑,是不是要转型?每年看到公司新招的毕业生那种奋斗劲头,就有种深深的紧迫感。技术是可以学的,经验也能慢慢积累,等新手熬成了老鸟,那俺们的竞争力在哪?上有老,下有小。前有职业天花板,后有穷追不舍的新人。

点评

讲的现实点,若要有更高的收入,拼技术已经不行了!那就拼见识、拼人脉、拼职位高低。毕竟大多数工作5年以内的是不容易做上管理岗位的。当技术与管理来比较的话,技术也只是高级劳动力而已。  发表于 2014-8-8 20:53
当你到一个年纪的时候,就必须在花费同样体力的条件下,获得多出数倍的收益,否则,一辈子就无法改变,  发表于 2014-8-8 16:01
发表于 2014-8-8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可问题没有那么多的总体大项目,中国的小企业都死光了吗,也许北京的大项目工程公司要找的35岁以下的,因为根本不愁找,那么多985,211,可如果离开北京,其它地方的企业就不可能用什么35岁作限制,因为那样企业就是找死,年轻的都转行了,根本找不到,只有招岁数大的,才有更大的机会找到人,66的老工程师本公司还有呢,虽然瘦弱。如果是那种设备点检巡检管理维护的,确有35岁以下的,因为给的工资就2000-3000,十二小时工作,这种条件,非年轻人能撑的住,但要是找设计工程师,我知道的,45-50才是个坎。

点评

干体力活儿与干设计,是两个概念,干体力活儿,干完了喝酒,第二天继续了,干设计,尤其大设备,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不是那些建筑工人可以比的,假如硬说一样,那技术就真没法发展了,  发表于 2014-8-8 17:59
大侠,不是不能连续一个月工作,是没有被逼到他头,很多建筑工人看看他们的工作条件,那体力消耗,不过没压力是真的。但是很多都是一天十二小时工作制的。或许工作性质不同吧。  发表于 2014-8-8 16:51
大虾,不知道你现在到45岁没有,我估计是没有,到45岁,国人工程师,几乎就不能承受那种连续一个月的工作了,而矛盾的是,在中国只有玩这些有挑战的东西,才有恰当的收入,才有高薪,而体力不能支撑这些,没辙了  发表于 2014-8-8 16:08
发表于 2014-8-8 16: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5岁,已经是一个坎了,还在犹豫徘徊,没有定力,推脱,麻痹

点评

总结的真好,当作警言时刻提醒自己里35年数也不多了  发表于 2014-9-6 23:59
经典  发表于 2014-8-8 16:19
25是换行的坎,过了25不离开机械行业,以后想离开去别的行都没时间了,因为别的行没法当你是个新人来对待,35是独立设计的坎,过了这个时间点,想请教别人,都找不到;45岁是当官的坎,岁数大了,别人没法管  发表于 2014-8-8 16: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6 22:02 , Processed in 0.07335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