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报道,近年来,在国内部分城市的人才招聘市场上,硕士生的签约率低于本科生、大专生的签约率。高学历贬值现象值得关注。
- q0 |* H% _5 ?3 i# u0 [在当今中国,“科教兴国”、“建立创新型社会”的旗帜日益高扬,官方口口声声讲要重视人才。这一背景下出现就业市场上高学历不如低学历的情况就不能不格外引人关注。难道说“读书无用”论又变相时兴起来了? 当下中国国内人才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情况是怎么引起的?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家夏明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把这些年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比成“大规模生产”: “本科生基本上是大规模生产…… 研究生阶段也是一种大规模的生产状态。 ” 中山大学教授梁必骐表示,一些大学研究生招生过滥,降低了质量: “这个导师稍微有些名气,或者是当官的,他就拚命去招。” 梁教授说,工资制度的改革也是不少单位倾向于招薪酬较低的本科生的原因: “(硕士生或博士生与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形成差别以后)用人部门的考虑比较实际。” 梁教授还说,今年一些地区考公务员的人数明显少于往年: “国内对公务员(廉政方面)抓得比较紧,所以今年一些地区考公务员的人比往年少了好多。” 梁教授还提到另外一个趋势:女生找工作比男生难: “今后突出的问题可能是女生找工作会更难一点。” 纽约城市大学的夏教授表示,一些事业单位编制滞满,而自主创业空间又有限—这些是研究生就业难的另外两个原因: “现在创业越来越难,这点和80年代又不一样。” 《新民晚报》说,在中国,不少本科生由于就业难而选择考研,把考研作为“避风港”。梁必骐教授表示,与这一现象并存的另一个现象是:许多本科生首先想到的是找工作,只要找到工作,他就再不想读研究生了。' b4 `' i+ e1 a+ k
- S* ^5 w1 i9 m! e3 v# x4 E
点评:
4 ]* }, E Z% P b: ^9 @5 X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位置决定了对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会太多,连中国制造都做不好,还妄谈什么中国创造。' V1 z0 o7 T"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