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727万。河南省教育厅数据显示,今年河南高校毕业生也达48.3万人,再加上求职的往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不小。年复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年”中,一届又一届的大学毕业生投身求职浪潮。
& s/ {+ o! A, ]+ t8 V北上广,曾令无数大学生倾心,他们宁愿背井离乡,在汗水与泪水中苦苦打拼,也要坚守。如今,尽管这些一线城市仍让不少毕业生难以抗拒,但越来越多的人在求职时更加务实,选择回归。有调查显示,2013年,超六成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工作。在河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3 r* d4 N* ~7 K( m: E I3 i
% j' c9 Q+ Q! [9 g K+ \: D- e$ ?2月8日,在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年后首场招聘会上,大河报记者遇到了正投递简历的王臣。今年7月,22岁的他将从老家新乡一所专科学校毕业。虽然学的是机电维修,但他想留在郑州干销售。
: r H- T, `: Y# ^1 V3 ?( I
$ }" K. B6 m" f- i$ a5 f; l“在新乡呆了20多年,不出去的话,眼界一辈子都打不开。”王臣说,郑州是省会城市,生活节奏快,配套设施也好,“如果我成功干上了销售,就能结识到更多人,成长得更快!”( ^3 r, j3 W3 t! A% D
* f: B: i, q+ O9 I春节放假前,王臣就来到郑州,在陈寨租了个单间,图年后在市区找工作方便。为节省开支,在郑州的这些天,王臣每顿饭都算着吃:早饭要低于2元,午饭、晚饭均不超过8元。“现在还没来得及添置做饭工具,等买了,就自己做饭吃,这样更省!”- m, L$ }7 ]. G. N- x4 E3 V
, G, q# e6 @% Z6 U" @; ]7 K王臣的姐姐早他2年毕业,目前在北京工作。为什么没有选择像姐姐一样去一线城市?王臣解释说,爸妈年龄越来越大,两个子女总得有一个离家近些,这样方便照顾家。
3 C% N# B3 s q6 I
- U( n- Y- w' l
/ ^1 {3 j& n g2 L$ j! h: ]北上广曾是无数大学生逐梦的地方。然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安放青春。
3 q. s. F. G) C- y) j& Q- P7 Q9 u9 R4 F0 H
2014年初,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公布网络招聘大数据信息。其中,去年,90后高校毕业生里有61%主动逃离一线城市,前往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而这个数据,在2011年时还是46%。9 T: U% L2 m/ |4 }2 C/ b, ]
' e/ i6 M0 ]8 K& f- Z5 z' m& m无独有偶,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对于期望的工作地点,46.9%的学生希望在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作,二线城市明显受热捧。
5 Q. ?3 L8 Z i. `1 w6 x! _/ T( d& A9 s$ z: l
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
0 I. f3 a: g$ B7 i& M0 B1 y& f2 S/ E+ Y w1 l! K3 O' m
《新周刊》整理的放弃北上广的理由,被刚从北京逃回的大学生冯瑞奉为经典。和冯瑞一样,不少大学生表示,不选择在北上广就业的理由在于“压力太大”。主要有三大方面:
3 ^( k" x! K6 u" B' U, j, p
% o* X" ?7 L" r5 k7 J1.房子。“北京北三环房价至少5万一平米,连北六环也要二三万,我一个月才8000块工资,连一平米也买不到。”冯瑞说。2 I# Q8 s k/ d1 K' `! d
$ r/ T. u* O6 \! d% v' {
2.户口。“没有当地的户口,感觉永远像外地人。”在上海打拼过三年的王海潮坦言,没有户口,就像“二等公民”,不仅享受不到一些政策,更不能带来被认同感和归属感。( _, Q( e9 T" l. { b1 p# E# n
, ^9 m; s! \8 {
3.幸福感太低。这也是不少大学生选择逃离的主要原因。: x6 Z& H6 u2 ?) d
6 W: G( e2 N# i. Y' I& f* X" i
“在一线城市打拼后,我还是决定回来。”昨天,郑州市紫荆山路上某广告公司内,27岁的李凡陷入回忆。
( f! d5 f; _; s! G ` R8 p" f+ v5 m |" [5 H& i6 q8 b
2010年7月,带着美好的憧憬,刚大学毕业的李凡和男友小韩怀揣2000元钱携手闯荡杭州。李凡的专业是平面设计,小韩学的是市场营销。第一个星期里,两人不停地投递简历、面试。终于,他们分别被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保险公司录用。
' I$ D" v/ D1 b; J& s' F' b$ m
+ l( Z, b- G7 \2 }4 Z$ v3 w k辛苦打拼一年后,他们的职位和薪水逐渐提升,可李凡却第一次萌生退意。同样是闷热的夏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她在公司里接待一名客户,这名客户不满意她的设计方案,竟问她“是不是弱智”,而经理却让她向客户道歉。
0 ?3 I. b$ d) W q v8 `9 \5 y% v( A/ o F
冒雨回到出租屋,委屈的泪水在李凡眼里打转。小韩回来了,李凡发现,他浑身上下淋透了,连鞋子里都是水,眼泪夺眶而出。“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李凡不停地问自己。这一年来,他们几乎没休过一个双休日,睡上一个安稳觉,生活中除了奔忙,还是奔忙。" s% X! C5 M5 y w/ X
* z+ H( N& {$ N
又过了半年,李凡和小韩两人的月薪已超过万元,可杭州房价的飙升却让他们触目惊心。思虑再三,他们决定回归。
; y/ H) u5 ?' _9 V0 n8 V1 _. o3 ?" Y0 o* i& N( B2 o$ e
听着熟悉的乡音,李凡感到自己回到人间。如今,她和男友一起在郑州创办的小广告公司渐有起色。他们决心,扎根家乡,奋斗不止。+ L- f5 I3 f/ C# ]% `1 K
3 I* G$ j5 k! R+ k2 k4 q逃离一线城市,回到二三线城市工作。对此,郑州市人才市场主任高伟在受访时也感慨:“这几年,河南大学生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也呈上升趋势。”
* f' D! h/ c {1 n: ^- _
* P4 x( S) m- ^/ v' E高伟说,郑州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城市框架在拉大,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好。“郑州以前是有名的经贸城,如今制造业也成长起来。这一点,从我们全年招聘会中各行业岗位数的排名就能看出来。其中,制造业岗位数排第二名。”5 E# d/ A2 r6 i1 Y% S# k
+ X; W2 n( I6 B' s: o# x
城市容纳的行业越来越多,就说明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加,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既然家门口就有合适的工作,就不需要非得往一线城市挤了。大家都知道,背井离乡‘北漂’、‘南漂’的感觉不好受。”高伟分析说。! t) H0 d# x# \) B# B1 p, H1 y+ i
1 _0 B$ d7 J) F/ n综合年后的这几场招聘会,高伟发现,郑州工作的起薪有所提高,基本上都不低于2000元。“虽然不如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但郑州的消费水平不高,生活压力也没北京大。这也是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重要原因。”# z7 G' x5 m q u1 b6 S0 X6 ]. a
/ L; B8 [+ {0 K0 u& D+ l# \
点评:5 T6 W8 ?+ x+ C" a' B5 ]
官媒又在引导舆论,所谓的六成大学生,都是扩招来的吧,本就不适合去竞争激烈的大城市。
( h) s2 }9 x;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