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alier_Ricky 发表于 2013-11-2 01:36 
( s2 i4 R9 o, i* t9 l- ~/ J3 _更务实的,还是想想怎么说服老板多掏钱把自家的制造水平提高起来。
, Q/ M; l- T c+ h这是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老板不知道要提高技工的待遇呢?+ q" U5 G: F/ s* u( `' \* Q
这个问题需要讨论一下,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6 N, ?. y/ P5 V |; C9 V一是中国制造业的老板素质整体不行。好多国企厂长大多具有官僚气息,对生产加工本身不在行,而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权谋上面了;而私企的老板大多是创业打出来的天下,从作坊开始的,企业主本身知识水平不高,对生产也不了解,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环节。管理者对生产加工的忽视或者不了解是他们在管理当中不注重生产,他们想到提高企业效益往往想不到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工待遇。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改善,国家大力扶持创新,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慢慢就会是他们明白,或许很多企业主都在寻找如何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只是长期以来工人的素质低下使他们很失望,他们不了解工人之所以干活不卖力不好好干只是因为工资太低,双方都需要理解与支持,但至少有一方得先打开愿意了解对方的大门。
9 x. Y- P* a* F! t. e" u第二是中国产品长期处于中低端水平,质量不高,利润也不高,企业不赚钱,自然也不会像赚钱的行业那样慷慨。这一点需要企业主明白,如若想生存发展,必须壮士扼腕,重视投资高技术人才,加强研发和质量管理,提高工资待遇,不惜亏本来投资技术和人才,制造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提供低成本产品的行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通过技术,尤其是激烈的竞争当中,要提供产品必须靠研发。如果企业主明白了前一点,那么制造业的工资就有希望提高了,由市场驱动使然,因为工资低就会有人嫌弃,有人离开这个行业,于是就会出现企业招工难,然后就会提高工资。
0 D# s3 V# p8 ^5 _, D第三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这一点国家已经开始做了,支持高端制造业,支持企业的研发投资并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同时大力提倡创新和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8 m, r: k t' ?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整个中国社会经历工业化才短短几十年,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工业文化,国人没有工业生产素质,企业主没有工业管理意识,这是中国现如今工业企业出现这么多问题的总根源,文化问题不是一两代人就能解决的,需要时间,大家应该理解并且积极行动,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就是在改变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