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是初中同桌,他现在跟他爸混,现在想自己能够有一片事业。我产品小批量生产了一些,他看到之后言谈举止中表示要入伙。 - T, I: y$ p W/ C3 R! x
他是销售出身,大专毕业后做过两三年的添加剂销售工作。但是我在他的聊天过程中总觉得不太踏实,时不时的强调暴利,比如说他们添加剂成本500一吨,最后销售5000一吨。当谈到手上产品售价的时候他会好不思考的说什么499、599之类的价格。我的心里价格是200元。我不知道这个是他做销售专业的原因还是说他在开玩笑。
( I& K9 t4 l* G0 M5 w6 x我的意思是先试一试,试销售一下。看看市场的反应。你说定1000得有人买才行啊。我说要试销售一下,他说还试什么啊,赶紧招几个业务员下去跑业务吧。我不是太同意他的观点。) s- e# p1 H, r- N8 S
+ |1 N- }4 E( B
我现在需要个合作伙伴,他也想干点事业,既然我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那好,我把我的想法详细的说一下,怎么来的,怎么做,深刻的沟通一下,说不清楚就写一写。求同存异,有争论才有共鸣嘛。8 R: @; {: m: ?8 X) B
/ M/ |* _! C% ` o0 F D- @2 y 今天写了封邮件给他。说了一下我的前期行动方针,大家来看看。基本情况是我们的产品市场上有,但是很少,对消费者来说也行该是算是新产品吧。
, S$ a. V! j0 O A5 d$ k 下面是我给他写的邮件,大家说说看法。! N/ O6 D* k& g% J: ~0 Y8 c6 t3 W9 z
-----------------------------------------------------------------4 ^. ~* ?6 U, M5 x5 F" d+ R
+ q" Z7 U9 f& E r$ J# v
前期策略的制定标准( G; o. p5 O& D
2 f1 j5 U3 ^# ` 我的前期策略主要目的是两个,首先是寻找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营销方式,其次是更好的了解自己产品,为下一代新产品或者该款产品的改进型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 A9 l# K$ ?( g! s" _( G& `
/ s8 O& V" Z( ^7 a; L& m
首先,为什么要找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营销方式。在2010年同类产品已经研发上市,但是至今没能大规模推广,在市场上很难寻找到这类产品的踪迹。为什么?我觉得营销方式不当是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产品自身的原因,但营销方式是主因。所以我们要而且是必须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厂家对自己的产品没有进行高质量的推广。没有销售团队?该产品不是公司主要产品,没精力? 产品有致命缺陷?还是根本这种东西就是没人买?。。。。。
: a; ]# z8 j6 l( Y. g我们只有搞清楚了才能避免重走他们的道路,否则我觉得很可能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交钱学经验。这些厂家告诉我们一般的营销方式要想挣到钱不太可能。就像孙中山的领导的辛亥革命,历史已经证明他们的那条路走不通。我们也是一样,他们已经给我们证明他们的路走不通,咱们再走同样也是很难走通。咱们得尽可能分析出其中的症结出在哪里,并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找出一个我们现阶段的营销策略。就像八路军当时一样得根据敌我态势确定是打游击还是攻城略地。如果现在一开始就全线铺上我觉得对于一个咱们这样初创企业来说就像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很小。总结一下就是根据我们自身的物力,财力,实际经验,综合市场各个因素做出一个适合我们的最优的营销方式。 , w" u8 @5 y" P, H- R
一旦我们找到合适的方式,其他城市就可以原样复制,水到渠成。
* l. ]$ L" D' T0 d1 W# V 其次,我们新一代产品的开发不能等到产品卖得最好或者卖不动的时候再去考虑。我们必须在第一代产品完成之后,马上着手下一代产品的设计研发。就像参加考试,考试之前要确定是否需要上厕所。万万不能等到考试进行一半,尿急想拉屎想尿尿,当然有决心有毅力也可以拉到裤子里。现在马上开始进行第二代产品的完善以及第三代产品的设计研发。这样做有以下好处。第一如果我们的产品卖得很好,必然有更多的专业竞争者进入,我们恰当时候推出第二代产品会更好的占领市场。如果我们产品卖得不好,如果是产品原因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目前产品迅速淘汰。 1 a; i0 I7 P1 ^0 n& Z$ h: D! [4 V
p# w1 _: \4 U, k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