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6-27 15: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益达 发表于 2012-6-27 15:09 , L( y; E# t2 Z5 ]
我们已经检查了裂纹附近的组织,石墨分布形状A型,石墨长度4级,珠光体数量95%,磷共晶数1%,碳化物0,硬 ... , S2 W$ x" f1 w0 F
缸盖裂纹,尤其是低周疲劳热裂,大致几个原因,
1 h B! [7 k1 a/ o( A+ q1 P2 a& g9 \1 o2 u4 p4 S4 R( ?
1 设计原因,假如4个厂子做,都裂,基本是设计原因,比如厚薄有问题,局部热点,热流密度没有处理好,导致局部热点裂纹,6 m" k5 L( C5 g( {7 }; s
; l' z) L' ~9 Z- O/ F% `4 w2,假如有一半的厂子的产品有问题,就可能是工艺原因,比如厚度浇铸不足,造成过薄而导致的热点,几百小时就裂,这非常正常,看到那个断面,一下就知道了,
! N6 U+ A2 L& v& U" k9 f' f7 K" z* I, {. r: {/ B
3,假如只有一个厂子的产品裂,就说明不是设计原因,也不是工艺问题,就是那个厂子自己的问题,100%是它自己的问题,9 J4 h O( ~& {7 }6 Y* s* N% ?
5 X' x2 F+ h7 K' f$ i
我就给人家处理过类似问题,都不复杂,比如以前干这个就不裂,后来就成批的裂,一定是以前那个操作师傅走了,新人不懂,比如铁水的孕育他就不懂,没有基本工艺常识,做孕育的硅铁质量下降了,随便凑合一下,或者含碳量控制有问题了,或某些微量元素超了,比如硫,比如原料混进来的砷,都导致裂纹,你让厂子自己找原因,他根本就不懂阿拉上面说的是什么,完全是对牛弹琴,他觉得该加的都加了,就找不出什么毛病,阿拉一条一条给他找,马上就处理了,不超过几个小时,
* N2 }+ {- s* M" j4 Q1 |5 @
, n- c: X9 C* \' D; w还有比如你换了新厂子了,耐热件不能用电弧炉,他不懂这个工艺,电弧炉导致合金烧损大了,金属氧化物多了,氧化物形态没有控制,也裂,阿拉看了他金相就知道,
0 k. r" ]( G( ]1 L* q, w- \2 Y$ z& B: D
你这个本不是复杂问题,大柴油机的缸盖裂才是技术,那是世界难题,因为那要很高的强度,是强度与超过的变形,导致的热裂,那个不好解决,我以前是玩那个的,2 I# G& r$ ?. U$ t
4 o5 w7 x8 C. y你这个,只要把工艺控制住了,就不可能裂,我要给你解决,必须有特别详细的数据,现在都是在瞎侃,到底金相哪里有问题,你自己都没有详细数据,都说不清楚,别人就更没有办法,
# t7 q. y: q! @- g0 k
# M: I9 M3 ~/ T网络就是有这个问题,大家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谁都胡说几句,你自己又没有什么数据,最终就不了了之了,都如此,/ n; D: r/ z& Q' n) u9 \ T, ], {
4 i* ?: M; G% @1 c你厂子总有铸造工程师吧,不会没有搞技术的?阿拉不懂你那个厂子,这种问题是工程师一看就知道了问题,不可能不能解决,
: a1 [6 n- H! r4 O" t$ M. h(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