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现在才回复此主题!6 V* Q: i6 E. ^9 V# _$ l, `
9 R/ P; W1 S4 C, l这种结构是用在印刷机械上三种基本结构中的一种。第一种叫相位调整,第二种叫微动调整,第三种也就是楼主列出来的这种叫连续差动调整。
* u8 y5 o N5 E8 R5 Z3 G" _9 \4 r8 B4 l
1. 阴影部分是谐波减速机,Cs和Cd是两个外形尺寸基本一致的刚轮,区别有两点(1)Cs外圆倒角比Cd要小(2)Cs比Cd要多两个齿。也就是Cs比柔轮多两个齿,也就是说如果波发生器转动,柔轮与Cd是反方向同速转动,但此时柔轮与Cd也是反方向转动但是有减速,减速比是1/(R+1)。R是代表减速机的标准减速比,是指当把Cs固定的时候波发生器与柔轮的减速比,计算公式为1/R=(Cs-Z柔轮)/Z柔轮。) f% |! d7 Z8 Z; l$ o
. z: u' _- U; J7 V2.至于可变速滑轮,这里就是一个无级变速加刹车,当你刹车的时候就是滑轮的转速为零,也就是说把波发生器刹住了带轮空转。当你用无级变速的时候就是N1-N2的效果了!如果要反向就挂倒档。图上只是一个示意图而已,实际结构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带轮。! {( l8 G! X4 S8 m" X
7 o. O7 B, o T8 n+ Q" D3. 这种结构的工作原理是这样,当你把滑轮刹住,也就是把波发生器刹住,这个时候整个机构由左下方的主马达来带动,注意两组圆柱齿轮的速比是完全参照谐波减速机的齿数而配出来的(熟悉谐波减速机的朋友应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齿数都能加工),所以最终的效果是主马达的转速和输出滚轮(ROLLER,又叫罗拉)的速度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整个机构的速比是1:1,这是机器正常跑的时候的状况.但是ROLLER跑了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某些缘故(因素很多,不同应用情况下因素不一样),会出现工件运输不到位,有可能超前了也有可能滞后了,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正反调节的原因.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启动滑轮来调整滚轮的速度,等到工件运输不到位现象排除.再把滑轮刹住,这样又是主马达带动输出滚轮同步工作.) z+ |6 o' d/ Y. F% |0 ?& ^
/ u! E8 I0 l8 @& H% ]' k
4. 再回过头来说这三种结构,第二种和第三种唯一区别是,第二种的滑轮是用一个电机来代替,也就是说波发生器并没有直接和主马达有关系.而第二种和第一种的区别是第一种相位调整结构中的Cs和Cd的位置和第二种的调换的,就是说主马达驱动的首先是Cs而不是Cd.1 ?. N1 f6 w, }8 y* t' H+ g
% p* ?+ p Z- o+ _- d/ r
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清楚.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继续讨论!
. L# ~, E: v" Y; H
! @* @4 }, c&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