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24 16: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oot6335 于 2014-11-24 16:44 编辑 3 Y8 Z, d; A7 {& ?6 u5 R+ K/ v) N, d
腊月的黄牛 发表于 2014-11-24 15:39 , ~2 N. o2 [, s: x( X* |5 |- g
是这样的,不通纸张厚度,共速面层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凸轮设计中考虑进去。我有完整的凸轮设计曲线模型 ...
: K+ A4 l( S$ D) m- {/ q1 d版主说的是,国内有点技术的印刷企业都是日本流派。欧美的人家根本不在国内研发。
6 y; F3 d# ?6 ?; U* `% K; M) A小鼻子当时有个专门的凸轮研究部门。俺有幸进去学习,也做了针对不同纸厚的大量实验。
5 s/ `" T. @* Y* ` a但由于胶印主要面向包装,属于厚纸,而印刷企业往往是要换不同纸张的,所以设计时需要妥协。4 b% t. H; \7 Z4 _* N3 K! l6 ^6 \
妥协的最终反应就在凸轮上,所以有的能开20000,有的还在13000.(当然,开高速,不仅仅是凸轮的问题,需要各个机构、电、气协调)
0 x( ] t, {7 I& j* \* {8 O8 @3 }不过后来,小鼻子把所有技术、专利等几十年的积累都买给我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