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9-29 05: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yw开门造车 于 2010-9-29 06:45 编辑 6 d) R3 F, M3 |& t/ V% Z
以前曾经参与过大型生产线,不过感觉都是在搭积木,组态软件是买的,PLC不用说,伺服加驱动器都是现成的,根 .../ ^' i% }+ H% m" O& f$ v
CXFLBH 发表于 2010-9-25 20:46  ) F+ f% p, R7 V- X. ^6 r
.; m) y) {9 B5 ?( |/ Z
% R- ~- P8 ?% w: O; i$ ^
CXFLBH 网友好!$ P% R# D9 T S- b& ]0 Q
.% _) Z! ^/ k2 ?, T
你在本帖中技术性的发言内容很多,感到你是一个很专业的网友,我得认真回复,所以回复时间稍有延迟。8 l( i3 \# n* ^ h6 k2 [# a
.
8 t5 ^0 N% J$ F' v 我做的这道题,如果采取搭积木的方式,失败的风险非常大!' b9 M! a8 B+ E
1、是因为,市场上买来的各种板卡很难做到与自己的设计思想相很好的匹配。
g' W5 P( B& X( w d2 i) [.4 C5 g$ Q. }$ A0 g; m
2、是因为,市场上买来的各种板卡CPU处的对外接口留的很少,或根本不留,因此,我如果需要在某处加入一些指令往往无法实现。这一点在我以往操作过的一些项目中有过很深的体会!逼的我在后来的探索性的研发项目中,不得不走自制各种“syw牌控制板”这条路。& r$ u9 \% A$ S- o
.: j. o+ [$ T2 s, n6 t$ j
关于这一点,在本项目中更是有很好的体现:在联机调试时,现场的操作人员和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想在操作中增加一些功能,我几乎能够做到,只要提出,我就能给解决,甚至有一项操作内容,在同类的日本生产线上都没有的功能,他们认为很难的问题,也被我解决了。而如果,采取搭积木的方式,我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3 S5 ?. ~' _/ g
.
; v' ?) {3 j0 e1 w# N% c; J- O3、这道题如果走“市场采购搭积木”这条路的话。我得准备二十至三十万元的资金才敢冒这个险。而采取自制各种控制板这条路,我只准备了5万元的资金,就冒险成功了!
" z! S' h& ]5 k1 f. u( `.
& B7 i2 O. O$ b: C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一个研发、探索类型的科研项目的准备金,至少是该项目预算的三倍以上!- A; m$ u* L* ]( }, Z
3 Z( x6 e0 @+ w1 k& G
# l3 o. v( s4 l: E# @//...................................................................) |+ O) }7 [$ R. o0 A
: \3 h. h5 L9 g
另外,你在72楼处的发言提到:8 B$ y# h, u* q
我查了一下,国内做频率计的一般都能做到1G,估计总工制作的频率计特殊之处主要是在采样时间连续可调,而且调节范围很大。( Y! ~5 i# N) {, n! k" h
如果用虚拟示波器进行采样,再用软件处理,不知是否能达到同样效果。
: ?1 a5 e; q; X.& C6 W' Z' L6 K
你说的对!我制作的频率计特殊之处主要是在采样时间连续可调。* _$ ]! Q P0 L$ A
更主要的是,为客户提供一个便于事后维护该生产线的必备工具。- e7 g7 G6 K7 l& ]
为客户准备的类式的工具,还有几个,只是没有一一上传就是了。
. ?2 |5 f% H m) Q" `$ o! F.
- g; d) Q9 i% M! F, v- A. l4 {8 I' M5 X//........................................................................6 O5 a1 U; O b7 n i u
/ D+ Y0 Y ^' Q0 T) _" v本项目设计时,由于没有走“事先到现场考察然后再设计”的常规的设计之路,在闭门造车的的设计中,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日本生产线的控制模式,从而形成了带有我们中国机械社区特点的控制系统,此控制系统将会在社区以后的科研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L E$ S# }, y8 Y) a, h8 Q
) f9 Y* b, T0 k+ h' {" W, ?* Y.
# Z5 ~- x4 J o+ e1 k- s. Osyw 100929---05: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