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24

闲聊一下车床、龙门这块绘图是靠经验,还是软件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位的老工程师,生产图纸基本上都是他出的外形图还大概内部构造,其余的是助理工程师优化,不存在分析啥的,但是客户口碑还不错,前几天来了一个台湾的让做受力分析啥的,把现在的模式批的一无是处,但是老板采纳了,之前都没接触过这块,找的人培训啥的,但是效果不太明显,还是按原来的路子在进行。

个人不排斥做有限元啥的,但是把以前那种工作方式完全推翻感觉有点武断,别在这个外来的干两天跑了,产品在做成四不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既是褒义也是贬义。要建立一个新秩序,不要先忙于打破一个旧秩序,而应该拿一个不关痛痒的做个试验,效果确认了再逐步推广。否则就如你担心的那样,鸡飞蛋打,满盘皆输。
这是管理智慧,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

点评

当然,不在管事的位置,说话就要看说到什么程度,看老板的格局再决定你说话说到什么份上  发表于 昨天 09:20
各级管理存在很大的管理逻辑漏洞。但往往被表扬为勇敢,失败了当事人灰溜溜滚蛋,全体人承受长期疼痛。这是管事人的失败  发表于 昨天 09:19
所以我反对先砸烂旧秩序,然后建立新秩序的说法。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建立更好秩序的能力,就去砸烂旧秩序,如果建立更烂的秩序怎么办?  发表于 昨天 09:16
发表于 昨天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成熟理论的传统、通用行业,真的没很大必要。
发表于 昨天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这种还有不做受力分析的啊?

点评

可以用老产品的设计进行fea练手,看自己分析的效果怎么样  发表于 昨天 16:52
以前的设计是没有有限元分析手段的,别说fea了,就是cad绘图,我们老公司也是从97年左右开始逐渐逐步上的  发表于 昨天 16:51
产品运行一直没问题,后续的客户反馈也不错,为啥要进行受力分析啊?闲的没事干吗  发表于 昨天 16:44
发表于 昨天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床类设备强度肯定没问题,有限元有些许优化效果,但不是很明显
发表于 昨天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板哪有傻的,不就是借鸡生蛋,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含沙射影,借刀杀人,小题大做,借机生事,拐弯抹角,旁敲侧击,打鸡骂狗,敲山震虎,打草惊蛇,敲打你们。

点评

你成语多,赞一个,,,,  发表于 昨天 13:02
发表于 昨天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在于变换后的生产管理逻辑效率高,产出明显,留痕完整,有成功案例,且上限高,所以你们老板心动了,

矛盾点在于你们现有的生产管理逻辑满足当下需求,但是如果想再进一步,比如接某些正规高利润的外国单,就要有一套更高上限的管理模式,随遇而安就是员工的想法,不变就代表稳定,而更高的利润追求是老板的想法,所以矛盾点在这里,改变的风险是老板承担,你们只是变革中的一部分,中间会出现学习不强的但在原有模式下做的比较好的人被淘汰,在员工立场来说上限就是这样的人自然不喜欢变革,同样的,老板的钱也没有给到位,学一门技术是另一笔费用。
发表于 昨天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做生产不需要研发,那就不需要分析,因为分析这种东西是研发要具备的素质,而生产位于生产工艺之下,生产只是执行者,不是决定者

同样生产工艺决定如何生产,研发决定数据参数的大概范围和所谓的受力分析,有限元分析,或者热力学分析,这些都是用来预见结果的。

一般有工艺工程师,生产和研发的协调就在其中
发表于 昨天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熟的产品由于前期的积累,可能不需要有限元等先进设计工具,但要开发新产品或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应用新技术可以提高开发速度和降低失败风险,老工程师要时刻学习新技术,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发表于 昨天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靠抄图比较现实,大厂的买回来抄抄再转手就差不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5 07:26 , Processed in 0.0717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