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243|回复: 8

关于粗糙度的Ra和Rz的定义,请师傅赐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8 22: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司以前是台企,粗糙度符号都是倒三角(有3个,4个,2个三角来表示粗糙度)好像是参照日本的JIS标准来着。) m4 c; e- {: W8 ?4 E8 d
因公司被德国收购,最近有要整合图纸,上司拿了几张德国的图纸上面粗糙度标的是Rz,BOSS就要求以后图纸全都统一用Rz表示./ _8 U  H, m( K
特请教大神如下:4 M" q' U6 @) U% y/ X2 d: e( Q
1.德国企业粗糙度都用Rz来表示?
& [- F; }5 w1 w' B9 i2.我查机械设计手册普遍建议使用Ra,所以想了解下标Rz发国内供应商是否合理?7 s1 r7 `3 J* ^  `, \! z! V) m
3.是Ra方便检验呢还是Rz?. c( r- T& K0 ?- l' Q
* Q) Q. C4 l: K; C
先谢过啦。
1 ~1 z6 _0 o, J3 _, O' E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22: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的德国3W的粗糙度仪都可以测$ |% @, ~+ I: L$ S1 q
发表于 2014-5-8 2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真不知道呢,坐等大神
发表于 2014-5-9 07: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真相
发表于 2014-5-9 08: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是吧,粗糙度有Ra    Ry  Rz  定义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4-5-9 08: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计算和测量方法不一样:7 W0 I5 c3 ?( Y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d$ l6 ]' e  m! ~  x3 P
在取样长度内,沿测量方向(Y方向)的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6 Z% A& _. b$ a  K/ s+ S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Z5 T) k; r8 P. U1 t6 [
指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 v7 d7 K$ s' f. Y3 L4 p3.轮廓最大高度Ry
) G5 s0 c) S! V# _5 I) O' c在取样长度内,轮廓最高峰顶线和最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7 y4 V7 ?8 j3 N0 Q
一般机械制造工业中主要选用Ra。Ra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Ra=1/l ∫t0|Y(x)|dx或近似为Ra= 1/n ∑|Yi|。式中,Y为轮廓线上的点到基准线(中线)之间的距离;ι为取样长度。

点评

谢谢热心回复  发表于 2014-5-11 15:05
发表于 2014-5-9 08: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测Ra的一般也能测Rz,Ry。
发表于 2014-5-9 10: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光洁度仪是可以设定Ra,Ry,Rz的。看都可以测出来,再说也有换算关系可以算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8: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倾城 发表于 2014-5-9 08:52
, f% w6 [( W$ k/ N. h主要是计算和测量方法不一样:- O; B/ z+ r+ i  U% L( k$ s* g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 q, h) B1 F0 v8 s在取样长度内,沿测量方向(Y方向)的轮廓线上的点与 ...
1 F% ~, A1 G# o1 q- D
谢谢您的回复
; x( f3 b% V8 L+ h. u( m)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5 23:51 , Processed in 0.06600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