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鹰

国产大飞机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4 0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飞机关键部件要搞。整体飞机也要搞。这样才学习快点。我曾经装配过飞机蒙皮。要想装配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上面的东西没有一个零件是国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最简单的话,你自己都不支持你自己国家的东西,还指望别人来支持你?活该去到国外被人笑话,民族劣根性太差了!在国外装孙子,在国内装逼的人是最可恶的!支持国产!现在国家的制造体质是有很大问题,但是也不能破罐子破摔吧,真的有一天成为了亡国奴,有你哭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1: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学院的院士和老师是参与这个项目中的一部分的,主要是大型铝合金锻件方面。造这么大的锻件,需要很大的水压机,好像是要造8万吨的水压机,目前大型水压机,全球也没有几个国家有。举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大飞机是一个超级大型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太多,对于一个工业上并不发达的国家来说,要进步只能一步一步来,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再一点点进步。飞机上那么多零部件,那么多套系统,有时候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带动相关很多技术的发展。此外,对于大家眼睛盯着的发动机等高科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国产化的。工业的进步不会一蹴而就,真正的进步来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这个项目的启动,对于未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但继续往前走,需要更多的精力提升基础工业的水平,包括各层次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的保护,对长久科研投入型基础产业公司的政策倾斜,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的改革等等。
总之,事情不会一蹴而就,妄想通过一个项目的启动就立刻变得高大上只会是缘木求鱼,但张口就是批判也不可取,毕竟这个项目还是会带动一些技术的发展。这事应该理性看待。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4 收起 理由
zhzh1001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一朵娇粉嫩的花 + 2 今天最后2分,全给你啦
Pascal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比汽车行业要好吧,总不会叫中航波音717客机,或者中航空客717客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鄙视的不是成果,而是成果的可信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everfree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靠谱肯定又是贴标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说个外行话,为什么总有负面,键盘侠整天吃饱撑的?其实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定价权的问题,凡是高大上的东西,一上国际市场,首先就是便宜。不管什么,反正便宜。这大飞机和手机是一个路子,反正便宜。
我说点大话,如果大飞机什么全是集成的,但是价格是波音的两倍,订单还是这么猛,我看还有键盘侠吵吵。不要找这个原因,那个原因,虽然我外行,但是一开始路子就不对。当然没人信你。
@2266998 @老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4: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坐三个字表明了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6: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万事开头难。既然起好头了,以后应该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16: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究起来,碳纤复合材虽然的确性能优异,但同样存在短板,并不是能完全替代原有材料。


糟糕的抗冲击性能


碳纤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很好,比之钢铁、钛合金、铝合金都要高出一截。但它的层间剪切性能非常糟糕,因为碳纤复合材料的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非常弱。下图是碳纤复合材料层剪强度与合金的剪切性能对比(使用的常见品种的中位值)







层间性能差带来的后果是遭受冲击载荷之后,层间容易出现破坏,进而向层内扩散,让碳纤复合材料的性能大打折扣。所以,碳纤复合材料耐拉性能优于合金,耐冲击性就差些意思了。而且危害碳纤复合材料并不需要高速冲击,而是遍布制造、搬运、使用、维修过程中的低速冲击。


低速冲击破坏的隐藏性也对检测技术是一个挑战,因为它往往是肉眼难以观测到的。即使是碳纤复合材料表面没有痕迹,内部也很有可能产生了大量的裂痕并在层间扩散。


即使内部微小的裂痕,也会导致碳纤复合材的承载能力大幅削减,对于构件的失效造成威胁。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我们拿出一张普通的A4纸,拿着它的两端使劲拉。如果要把它拉断的话,还是要费点劲的。不过,如果你在纸上撕一个非常小的口子,再拉的话就非常轻松了。


因此,提高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检测技术是复合材料中的热门课题,并已经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耐高温性能


碳纤维本身耐高温性能较好,可耐数千度,不过架不住它有一个“猪队友”——树脂。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通常使用在130度以下,而更耐高温的双马来酰胺树脂复合材料通常使用温度在150-230度之间。所以,飞机上的耐高温结构件这块地盘,树脂基复合材短期内是夺不走了。


对了,即使是耐高温的碳纤维在大气环境下也只能耐300-400度,之后就会氧化。


耐湿热性能差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非常优异,替代钢材可以减少很多防腐蚀工作。不过,树脂基复合材料却容易受湿热环境影响而导致力学性能下降,这种情况称之为湿热老化。


这又是为什么呢?问题还是出在树脂基体上。树脂具有一定的极性,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吸入水分。一来水分对基体有塑化和溶胀作用;二来不同水分的树脂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容易与纤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如此产生内应力,导致内部出现裂;第三,湿热环境同样会通过水解反应和化学反应等方式使界面产生渗透压,造成界面性能的弱化;而化学降解也会造成基体和纤维性能的下降。


所以,对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湿热老化,同样也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相比于汽车,航空业对轻量化更积极一些。因为轻量化带给后者的经济效益更直观。因为两者的油耗不在一个级别上。乘用车的百公里油耗在个位数升,即使降低20%也省不了几块钱(轻量化投入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一架747的油耗是百公里每乘客3.1L,按满员的416个座位,747每跑100公里油耗1300L。如果采用轻量化降低油耗20%,就又可以多坐80多位乘客。而且,油耗也对发动机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那更是一个宝贝疙瘩。正因如此,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了飞机制造商的“宠儿”。


但正如前面所讲述的那样,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钛合金、铝锂合金、铝合金、高强钢其他轻量化材料有自己的优势,但同样有劣势或者不足,反之亦然。采用更多的复合材料,的确可以达到更好的轻量化效果,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成本和为此带来的风险控制。为了经济效益,飞机制造商也会在材料选择上谨慎对待。所以,大可不必将材料的应用比例将飞机的技术水平对等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6-18 15:36 , Processed in 0.05955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