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继续讲2 Z: D8 Z" m7 {3 S1 l, K( X
上次讲的一些都是皮毛,大家一看就知道,一般说满瓶不响,半瓶乱响,呵呵大家凑合听吧.这里就不回顾昨天了.$ I" ?) k( w2 ~: R$ |8 d2 C+ m9 w
四\
! V# G' @0 T l$ \& M6 N1\大变形原理
9 @( D) y6 d0 H+ P其实这个东西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大家知道,在铸坯表面的晶粒都比较细小,到靠中心部都是一些长的粗大的柱状晶粒,到中心后就变成粗大的等轴晶粒,产品的性能一方面跟什么显微组织有关系另一方面还同晶粒之间的结合力有关系,大家都不希望得到长的粗大的柱状晶,也不希望得到粗大的等轴晶,但是这个东西是在连铸产生的,跟轧钢又没有任何关系,作个冤大头,没有办法,只有想办法把他变小,怎么变,呵呵,说变小在工艺上没有任何办法,还是得请机械专业来解释,呵呵,通俗讲用就是把大的碾碎,就变小了,呵呵,可是什么办法加力,现在看只有一种,就是通过增加他的道次压下量,就是说,原来10mm的破碎幅度,现在增加到20mm,这样就有更多的大晶粒破碎,形成小的不规则的小颗粒,成为再结晶的晶核,然后在合适温度的条件下,长大成为新的晶粒,但是长大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白干了!
1 Z% J6 Q# S6 V9 c+ f6 W 但是在工艺设计当中,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实现了大变形,可是精度怎么保证,这就想车削零件,你进刀量下2想得到0.2的精度,不容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啊,有人问,那怎么办,不着急,要不人家的COCKS轧机怎么卖出去啊!
. l% Y: h% C8 y4 x8 l 这就来个组合拳:前面实施大变形原理,后面实施高精度轧制.上3架或5架定径机.4 u0 q& K, t p ? p+ a8 Z- g
说道这里,我们就多想一下,老外怎么可恨,前几年,人家又蹦又跳的来宣传45度悬臂轧机的高精度可以达到0.15,甚至0.1,可这几年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市场上要0.15的建筑用材干什么,而这种悬臂的轧机实现大变形又不幸,轧制82B以上的钢种刚度又小,呵呵,老外聪明,把中国人的心态搞懂了,比中国人还哲学,曲折前进.晕死,轧高牌号的轧件,好办,在后面+上几个COCKS轧机就可以解决了,这么一搞人家一条线上最少卖你30个轧机,乖乖
+ ? W" L+ [4 b 其实在,预精轧就具备了0,2的公差,就可以直接进定径机了,但是我们的高线就是这么发展过来了,谁也没有怀疑4带的摩根轧机还能做手脚,呵,他就是作了,还让你心服口服,让你出去考察,呵呵,从90年到2000年我门产品的换代全部用在弯路上,10年的轧机不能满足当代的产品,我们看看欧洲的装备2流的装备啊,一流的产品啊,怪不得人家SMS老总说我们产品3条线中就有1条在中国,饱和以后怎么办,还有产品质量和自动化啊,这个可是他自己说的,要不大家看看陈其安的先进棒线材生产,那里面还是很理论很有支撑的.
: V( M2 u* v ]. G0 M! A0 V6 { 说远了,回来说大变形原理,所谓大是制单道次量大,只有这样才能将力传递到轧件心部,才能将芯部的晶粒破碎,我们可以作个大棒的低倍看看,芯部和边部的晶粒度是不是一样就有信心了,这个问题实际在生产当中就有所体现,当我们去一个样子,用铣床把断口清理好观察,就会发现,在表层10mm以内有个环行的印子,形状和端面非常吻合,断口上,边部细腻,中心粗糟,仔细观察,整个变形是永远处在表面,并没有延伸到芯部.
* J" f; q( [% a/ X, {$ w 那么从工艺设备上怎么改进,我个人觉得:- a# ~, [ I3 i6 ~# k0 w
实现一次大压下是有困难的,这么高:改平立交替为平-平-立-立交替.
1 }+ Y; R" k4 H4 V3 w0 ~* P5 G看来写不完了,累了,休息,下次接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