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忽悠,呵呵% v% y' K# {$ _1 m: t1 M" f
昨天讲的5点内容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为提高效率,性能要求不高的冷加工原料通常可以用热轧产品来替代锻造.我们注意:第一目的是提高效率,第二目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性能,
5 T" e4 P! u& I! ]0 W$ }& m: U5 D7 M6 p2 o1 k0 k9 J
接昨天:
2 ?+ Y( h) @, \0 g# F二、为什么要分盘卷和直条交货( I+ C5 y$ W8 S
先讲定义:盘卷——是指交货状态是盘卷状,大盘卷就是相对高线产品的大规格产品的盘卷,这里的大并不是指盘卷的重量,一般高线和板带是指卷重,这里并不叫大卷重,而是大盘卷+ ?# h1 t! y% ]7 w! y% G" i+ }6 e
直条交货是指钢材通常取一个定尺长度的集中打包成捆,捆重一般在6吨以下,钢材呈直线状态
( s) {$ v c. j0 u 轧钢生产当中,交货状态不同后步整理工艺也不同,用户没有特别的要求,那么为什么要分直条和盘卷呢?作为高线产品和板带是因为拉丝工艺需要必须加大盘重,拉丝时焊接少,可以减少断丝的频率,提高效率,而板带是因为螺旋焊管在某种程度上需要长的原料(板带),这两条都迎合了轧钢工艺上的发展方向,提高效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但是为什么盘卷交货和直条交货不同,而这几年非要上大盘卷呢?
! A+ f/ M6 a% t 其实,刚才讲过,大盘卷和直条两种产品状态在轧机区域的设备和工艺是一样的,变化就在整理工艺,而有的厂两种工艺都有,而盘卷后步很多厂又配备了高速矫直机,这就番糊涂了?怎么回事?- b/ d7 e3 `" A5 X
我个人意见还是工艺满足不了性能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应该是设备向产品性能屈服的换方向做法
% U7 q6 j. G* m, y 在生产圆钢为主的连轧机,小时产量有可能超过100吨,高的产量和效率带来高的冷却速度,在这个时候,冷却速度高,反而会给产品的性能带来不好的影响,在以高碳和合金钢为主的产品当中,冷却速度过快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相信大家是清楚的。
u# Z, A7 d6 v9 g 什么方式来解决?
8 G* O/ c) {5 q9 r0 a5 E- m4 X0 w 不可能将生产率高的连轧机淘汰使用老式的横列式轧机,唯一一条降低冷去速度,这种方式带来几条思路:& L. x, d0 j, Q3 E
1、加长冷却线,降低冷却速度;2、利用场地堆放缓冲,变散冷为堆冷;! _' v8 H$ b- @& Q# ~, e
说到这里可能各位能猜到我要说什么了,对,我们一条一条分析:1 ^. I' f& z, M4 P) _% H
1、加长冷却线,给冷床做个大的保温罩,我在生产现场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含Ti和高Mn以及高C钢生产时候,圆钢表面在冷床上出现通条裂纹,有时听声音劈啪劈啪响,这个声音应该是特钢生产的现场经常听到的,我们假设给冷床加上保温罩成立,一条120米*9米摆式步进尺条冷床重量大约800吨,假定冷却速度降低一半,那么冷床做18米长,重量不会小于1500吨,另外冷床的上空吊保温材料顶,先不说可行,怎么找到120米*18米的顶部支撑,光说保温罩的结构是刚结构包裹一层保温砖,再加上30mm左右的保温棉,呵呵,这个重量,估计加上支架,吊顶,冷床得有2000吨,但是即使作成,冷床的检修也没有办法开展,冷床的故障没有监控和处理措施,所以个人认为不能实现,或者说实现起来代价太大。2 v/ g8 y. e, K" A6 U! r( A$ R
2、利用场地的堆放,变散冷为堆冷,这一条容易实现,卷取机好做,高线的卷取可以作到120m/s,大棒的速度最多10——20米/秒,有同志问了,大棒的直径大啊,一般卷取机做不到,这个问题我呆会同大家一起分析。这种盘卷有立式有卧式,都好做,10年以前,各大铜丝厂的脱模挤压后面不就是有个盘卷的盘吗,就是那东西,最多就是速度快点,节奏快点,力能参数大点,呵呵,盘完后需要在MS线上开始堆冷,不要形成太多的马氏体,否则性能又变了,堆放,这好办,谁家工厂里面没有1、2万方的平地,这不就解决了?最后人家要的是直条啊,我们不能给卷啊,怎么办,这好办问下社区里面的哥们,很多都有一大把图纸,就30万估计就能解决,300——400的8辊型钢矫直机加上双工位的开卷机,后面跟个飞轮冷飞剪,就可以了3 ~! u; t; B. @
比较上述2点,可能就有答案,当然社会不乏奇人,也许这个工艺几年就有淘汰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