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298|回复: 168

房价一旦崩盘,谁最受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3 09: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十年来,没有什么比房价更加显著地改变了社会心态。

在短短十年间,房价涨了3到5倍,制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神话。十年前一套房的增值收益,足以抵上工薪族连续十年不分白天黑夜的打拼。

“财富自由靠房子实现了”,这大概是最大的黑色幽默。于是,整个社会沉浸于“一夜暴富”的想象中,炒房、投机之风弥漫于大江南北,撕裂着整个社会情绪。

1、楼市投机的成功与努力无关

每一次放水,楼市都会成为最大的蓄水池,房价无一例外都会迎来暴涨。

资本充盈的坐收暴利,上了车可以赚的盆满钵满,有六个钱包的勉强不被抛下,而连六个钱包都不凑不齐的人,最终成了资产泡沫的牺牲品——不但无法享受大水漫灌的福利,而且还要为通货膨胀承担代价。如果楼市崩盘,引发全局性危机,所有人更是难以置身事外。

其实,楼市投机的成功,与个人努力无关,而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惠赠。

这种发展模式,以房地产拉动投资和制造土地财政为标志,以土地垄断和政策托底为实现手段,以资产荒和全民狂热为药引,将所有人都席卷其中。从一二线到三四线,无一例外。

当然,即便是惠赠,初始资本的多少,六个钱包的有无,工作时间的早晚,乃至年龄代际的不同,都会产生巨大的悬殊。

2、房价暴涨放大财富差距

有初始资本的人,自然不在乎房价波动带来的影响。

在他们眼里,买房无非是资产配置的变动,在不动产上多倾斜一些,暴涨的话,自然能赚的盆满钵满,即使楼市出现大幅下跌,自己还有其他资产保底,又不会满盘皆输,怕什么?

所以,他们敢于在楼市上投注,更敢于在狂热时期加大赌注。楼市背后的刚性担保机制,为他们提供了最大的回报。

对于耗尽祖辈积蓄才能凑齐几十万上百万首付的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投注,不仅父母数十年的积蓄被一次清空,自己也要付出未来二十年的青春。这一努力值不值得,全赖房价还能不能继续维持暴涨。

至于从一开始就被抛下的人,经过十年的打拼之后,他们恍然发现,离房子的距离不是更近,而是越来越远。如果一开始还只是望房兴叹,如今则是望尘莫及。

所以,在一轮又一轮的房价暴涨中,财富差距被一步步放大。

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70后、80后与90后的代际之间,财富差距的扩大,已非个体的努力奋斗所能消除。

3、房价一旦崩盘,谁最受伤?

当然,楼市一旦崩盘,其影响就不局限于房地产,也不仅仅是有房一族。然而,财富结构不同,所受的影响就完全不同。

无房一族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失去,顶多承受经济下滑带来的影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楼市泡沫破裂即便引发更大层面的危机,也不是他们有资格担忧的。

富裕一族同样不会太过担心,因为他们的资产配置更加多元化,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手上有几个亿资产的人,拿出个几千万去炒房,不过是街头的猜大小游戏,赢了继续放大自己的财富,输了也不会伤及根本。

刚需一族,或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刚需一族买房都是需要加杠杆的,房价一旦下跌,房屋资产价值就大幅缩水,而贷款这一债务却不会缩减,债务率就随之攀升,负担反而变得更重。所以,每次房价暴跌时,弃房断供就随处可见。

所以,房价崩盘伤害最大的不是那20%的富裕群体,也不是那最后20%的底层群体,而是夹在中间不断放大杠杆的中产阶层。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中产本来具有稳定器的突出作用。然而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下,“中产下流化”却成为显而易见的威胁。一场大病,一次行业危机,一场房价大调整,乃至简简单单的企业裁员潮,都足以将中产打回原形。

4、炒房时代的社会心态

在刘鹤主编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书中,描绘了炒房时代的典型心态:

大众心理都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不断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两次危机前的产业神话和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往往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心理状态出现变异。

改变其社会地位的急切心态,使大众开始追求一夜暴富,人们宁愿相信各种投机奇迹,人类本性中的贪婪和健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没有多少人可以经受泡沫产业的诱惑,社会心态浮躁具有普遍性。在宽松货币环境和以提高杠杆率为实质的金融创新助推下,大量举债进行高风险投机,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这次两次世界大危机爆发之前共通的社会心态,也足以概括任何社会炒房投机泛滥之际的社会情绪。

当所有人都开始追求一夜暴富,这意味着大多数人都希望靠投机获得成功,而不再寄望于依靠个人奋斗努力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这种社会心态,比之房价暴涨本身的影响,更加深层次,也更为严重。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一场大调整,来重置社会情绪。【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09: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一个老朋友告知,她把父母在北京三里河的房子卖掉了。70多平方,老的两居室,无电梯,5楼,拿到手一共770万,差不多就是10万元一平米。而她的工资拿到手现在也只有五六千(事业单位)。

大家算算,你多少年能挣到手770万

不过事已至此,还是希望不要崩盘。如果楼市崩了,金融危机第二天就到了,再放水能不能救也难说。恶性通胀,大量失业,没有5年10年都别想恢复。

点评

想知道,房价泡沫的元凶是谁,谁敢说出来  发表于 2018-6-15 17:57
那地段才10万一平?被动拆迁的吧?北京那边拿个五六千也就是最底层工资了  发表于 2018-6-14 08:40
回家种地被。  发表于 2018-6-13 10:34
失业了 咋办 饿死吗  发表于 2018-6-13 10:03
就是那个,部委比较集中的地方。  发表于 2018-6-13 09:24
北京有好几个三里河,钓鱼台附近的那个价格高  发表于 2018-6-13 09:21
现在卖掉是明智的,过几年就难说了  发表于 2018-6-13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3 09: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天再借50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3 09: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CAD这种地段只升不降,经济的供需规律决定的;学区房这种硬性指标之后让未来房价有保值空军,我这边学校老师开始不定期调动后学区房就立马从5000飙升20000后降到16000,不动了;至于其他的,那就是市场客观规律决定价值,短期内可能会高,长期来看,会呈现一个缓慢的下降曲线,这个时间20年都算是短的。

点评

哈哈哈哈 不愧是机械人  发表于 2018-7-26 14:29
CAD你暴露了  发表于 2018-6-13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09: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耗尽祖辈积蓄才能凑齐几十万上百万首付的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投注,不仅父母数十年的积蓄被一次清空,自己也要付出未来二十年的青春。这一努力值不值得,全赖房价还能不能继续维持暴涨。】

如果崩盘大跌,这些人轻则断供,重则革命~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3 0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崩吧 日本崩了失业率好像也只降了2%

点评

都是泡沫日本就是活该 中国就是实属无奈?看问题就看问题带情绪进来不好了  发表于 2018-6-13 14:22
日本是活该,被美队割了羊毛,让他心态爆炸,嘲笑美国撒,忘记自己是人家养的狗了。瞬间被美国制裁,靠女人出去卖9国了  发表于 2018-6-13 10:07
呵呵,千万别拿中国的泡沫和日美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人家那个房间多少年涨个60%,或者最多翻倍。咱们是5倍,10倍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13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0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装配工 发表于 2018-6-13 09:50
崩吧 日本崩了失业率好像也只降了2%

呵呵,千万别拿中国的泡沫和日美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人家那个房价多少年涨个60%,或者最多翻倍。咱们是5年5倍,10年10倍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3 09: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一旦崩盘,对谁都是一场大灾难,因为受害的人太多了,就如到时遍地都是饥饿的狼,你出门都随时没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3 1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粤研钟彦华 发表于 2018-6-13 09:58
房价一旦崩盘,对谁都是一场大灾难,因为受害的人太多了,就如到时遍地都是饥饿的狼,你出门都随时没命

一点都不危言耸听!房价崩盘不是你、我等普通老百姓怕的事儿了,不敢想象的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3 10: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要是出现 崩盘  估计大家都要饿死   那个时候就会 说 还是不改革开放好 ,至少大家都有地 完全能抗住  农民离了地 等着被饿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4-25 08:56 , Processed in 0.05502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