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y0221120

为何别人评价我:能独当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 0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6666啊,但是文中无关的工作不少,时间和人的成本有点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 19: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密封圈的失效测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同时,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以排除一些偶然因素,因此我向公司申请两台完整的机器给我用,还申请了两台全新的核心部件。这个测试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因此我在公司的实验室申请了专用的测试场地。
长时间测试必然消耗不少的耗材,为此我专门委托代理商帮我从客户那里买了大量的测试材料。
  别的不说,就看看这一段话里面,需要动用多少的人力物力,楼主是站在领导的层面解决技术的问题,一般的技术人士,上述任何一步都难走得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3 18: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自己能想到说明楼主的层次已经不是的普通的员工了,朝着把问题尽善尽美的解决方向,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家纠结的密封圈真的没有必要,我们公司为了要不要节俭一颗小螺丝都要做很多实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22: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universal 发表于 2018-1-29 15:37
有件事情我很奇怪,有密封的部分一般都看不到,除非零件是用透明材料做的,实际中很少有这样的,所以楼主说 ...

我注意到你很介意我没有回你这个帖子。首先,我很抱歉。其次,我必须得说你这个很难回。因为我这发这个帖子主要不是讲密封的技术问题。不过,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决定专门回复你一下。但很遗憾,有一些技术细节没法具体讲,因为可能会涉及到原雇主的商业机密。对此请谅解。
你说的没错,当时那个密封圈在使用的时候的确是看不到的,但是当它失效的时候,被它密封住的特殊颜色的耗材就会流出来。我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液体流出来与否来判断该密封圈是否失效。我们当时的设备有外壳,通过外壳上的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但观察窗是特殊材制成的,它的透明度不太高,所以测试的时候我们是打开外壳来观察的。
至于你提到的定性分析这个我们当然会想到,事实上我们也做了。但无论分析结果如何,改进之后的新样品不还是要进行实验验证嘛。怎么验证呢?是骡子是马不还要到机器上去溜溜嘛。
我在帖子里面说了,密封领域我并不熟悉,所以就这个技术问题来说可能我未必解决的那么完美,但我想分享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不知道我这个回复你是否满意,如果你觉得还有必要在深入聊一聊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私聊(y0221120@163.com)因为这个帖子主要不是讲密封的技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22: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universal 发表于 2018-1-29 15:37
有件事情我很奇怪,有密封的部分一般都看不到,除非零件是用透明材料做的,实际中很少有这样的,所以楼主说 ...

我注意到你很介意我没有回你这个帖子。首先,我很抱歉。其次,我必须得说你这个很难回。因为我这发这个帖子主要不是讲密封的技术问题。不过,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决定专门回复你一下。但很遗憾,有一些技术细节没法具体讲,因为可能会涉及到原雇主的商业机密。对此请谅解。
你说的没错,当时那个密封圈在使用的时候的确是看不到的,但是当它失效的时候,被它密封住的特殊颜色的耗材就会流出来。我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液体流出来与否来判断该密封圈是否失效。我们当时的设备有外壳,通过外壳上的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但观察窗是特殊材制成的,它的透明度不太高,所以测试的时候我们是打开外壳来观察的。
至于你提到的定性分析这个我们当然会想到,事实上我们也做了。但无论分析结果如何,改进之后的新样品不还是要进行实验验证嘛。怎么验证呢?是骡子是马不还要到机器上去溜溜嘛。
我在帖子里面说了,密封领域我并不熟悉,所以就这个技术问题来说可能我未必解决的那么完美,但我想分享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不知道我这个回复你是否满意,如果你觉得还有必要在深入聊一聊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私聊(y0221120@163.com)因为这个帖子主要不是讲密封的技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6 11: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很清晰,佩服。主要是愿意认真的对待每件事情,不管大小。愿意动手做不推脱不找理由。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8 0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一个密封圈的磨损就能调动那么多的资源,不知道是楼主牛还是公司牛,但也算好事。
密封圈的磨损不能只看密封圈这一块,也很有可能是看起来不相关的因素引起的,如果真的牛,那就是能找出这一点了,而不是走一大堆流程,最后换个密封垫完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8 13: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吹牛多了,最后自己也相信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上官凤笠”。
不过那位是大巫,楼主没法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8 19: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个主管吧,而且级别不低,一般公司有几个调动这么多人力财力物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9 16: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4-24 13:29 , Processed in 0.05194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