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装配常识--滚动轴承
, t8 b6 _$ x3 N6 J
" ]3 C; Z* u( a, L8 j1 N& u/ R1 L9 }' b, s: z9 y8 v! i6 i
机械结构的装配工作中,滚动轴承装配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某些工艺类的手册中,对于轴承装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有基本介绍 。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b9 S6 E* q: B: n! c& x* g0 G/ E2 r! j2 z
滚动轴承,正常的装配,不管是轴还是孔,一般都是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常用的有:温差法,压入法等。" ~3 g/ U: R( ^2 i" J
2 v% [* G9 f0 N
其实,在机械装配现场,温差法用的要少一些,主要是操作比较复杂。温差法装配,冷却法要比加热法简单些,一般我们用液氮,优点是温差大,线形膨胀量大,干净。. y, c% |; |& M* @9 w9 h0 {7 y; L+ {. c% G
比如轴承装到孔中,直接把轴承泡 在液氮里就行了。加热法比较麻烦。为了加热均匀,一般需要把零件(轴承)放到液体里煮。如果是煮轴承,要求就比较高了。比如,加热介质要干净 ,温度要控制好,等等。8 @# d" K4 f% v! |( p
温差法最大的缺点是,零件的体积受限制。比如车床主轴装配,需要同时安装主轴和轴上的齿轮等零件,温差法根本无法到。
8 ]% ^) P4 v6 `% r2 C2 T* W/ A, ~% u' Q# F& N* ~
压入法应用最广泛。一把榔头,一根铜棒就能搞定。细说起来,操作上还是有不少区别和注意事项的。 \- A0 {( G" B. J5 |- z- z+ Y8 l' u
装轴承时,尽量采用非冲击的方式。如,用压力机。榔头敲击的方式,对零件和轴承都是保护不利的。小规格,小过盈的轴承,用手 动的压力机,如丝杠式的,就可以,甚至台钳即可。
y$ |- n9 a9 E+ t, j8 l大尺寸的轴承,一般要用液压才可以。安装轴承,开始的时候,要随时注意轴承 是否倾斜,需要及时调整受力位置,防止损坏安装孔或者轴。9 V5 t3 i. Z% v6 B
当然,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如 清洗零件安装表面,去除孔 口、轴端毛刺等。清理干净后,在安装表面涂上干净的机油,等等。准备工作一定要细心。如果由于毛刺、灰尘等研入装配表面,导 致轴承无法装配到位,后面就比较难搞了,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甚至整个轴或者零件都要报废掉。
/ d9 L0 Q w) v2 s3 S. E% e) z同理,拆卸轴承时,也应尽量避免冲击的方式。如,能用压力机就用压力机, 能用拉卸器(三个腿的那个东西)尽量用拉卸器。 1 l6 D' r0 @* J3 O! X" J/ k( \
0 y: H" C- }3 q. L$ b# Q1 X! u
很多时候只能用敲击的方式装、拆轴承,冲击就不可避免了。所以榔头的功夫,到现在也是钳工重要的基本训练。不同装卸方式,敲击也不一样。如果是用铜棒,只能左一下,右一下的对称敲击,每次力气不要过大,将轴承逐渐敲击进去。一般来说,两侧对称敲击就好了,不用 三点式的敲击。# N9 u& E8 Q7 v: l, m. x4 j8 ^
" W; v3 e( ~* M6 S
另外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用一个与轴承外环或内环尺寸类似的圆筒垫在轴承上,榔头敲击圆筒的这一端(我们自己做的专用工具, 敲击的这一头是死的)在轴承已经入位的状况下(全部进入孔内或者轴上),敲击的力量可以大些,其实这种状况下,原则上应该是 用尽量少的敲击次数将轴承打击到位。因为敲击的特点是,频繁的轻敲,会产生铆接效果,倒是容易伤到轴或者孔的表面。
: k- f5 _% [7 h! c刚刚独立工作的时候,曾经修理一台插床的离合器,拆卸离合器轴的时候,准备不足,前期敲击方法不对,力量不够,导致已经有些 变形的轴端进入轴承内。后来十八磅的大锤都用上了,震得整个机床好像都在晃,也没拆下来。之后还是自制了一个拉卸器搞定。此 事记忆犹新。 , h* M& W' {' A9 b# w( o/ Z8 g3 S1 U6 x
, N1 ~# y% b3 n1 q9 G以上是轴承通用的装配注意事项。基本原则是,
- [3 i" h6 {" ~1 ]1,装配时施加的外力,不要通过轴承的滚子或者滚珠传递,以避免损伤轴承;
5 ]" O: ^0 w) r9 t2,优 先选用非冲击的方式装卸;. {5 k/ V) Y, A* y4 f2 K
3,需要敲击时, 方式要正确 " r* o9 C# h8 Z+ T" Q
$ S3 O" q7 G* D% O. t9 a; q0 A对于要求传动精度的轴承,如主轴的轴承,往往还有预紧力的要求。因为这些轴承只有在合理的预紧力下,才能达到标称的精度。 比如,车床的主轴,一般前、后两个是向心推力滚子轴承。组装后,需要通过两端的螺母预紧,以达到主轴跳动的要求。
( ?% p( |. I1 V4 j3 ]* D
, U" X) a- _8 }2 W8 \一般预紧力是轴承厂提供的参数。但是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不是能够很好的测量到预紧力是否符合要求,传统上往往是装配工人凭经 验安装。
5 O! C) l) g5 [
3 Z8 X2 ]8 f5 Q+ h1 v' |某些结构中,可以采用预先测量预紧变形量的方法。如,一个向心推力轴承,预紧力为20kg。我们可以把轴承外环在下,架在平台上 ,然后在内环上施加20kg力。测量施力前后内外环的高度差变化量,一般通过杠杆百分表就可以测到。得到变形量后,在预紧结构中 设计一个垫片,垫片的高度差正好是预紧前后的变化量。这样,保证螺母紧死后,预紧量保持不变。改变以往凭工人手劲的装配方法 。( B! ]7 `3 G( t2 y& c, O$ P2 l
此方法我们在制造组合机床时使用过,效果非常好。
* \) q5 T; i* m* e. j+ {, g0 }8 Z" b. j
轴承的装配,对于机械结构的最终使用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如,运行精度,平稳性,噪音,寿命等等。德国有的CNC机床,我们也 可以买到,加工出相同精度的产品。但是同样质量的零件,我们不一定能够组装、调试出相同精度的产品。$ B* N! W. E& {6 F: |4 f8 q( E
* B9 s; Y! T4 ~国人做事,经验的东西更多些,特别是手工工作,大多是口传心授的。希望能将相关的经验文字化,规范化,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整 体水平。 7 W: h4 q( w+ R% @6 }' c; v) a6 N
1 m( ? f x/ L) n) G1 h! ^2 d( p; ~, a* c6 J1 J; u3 b8 b
天水蓝 * T4 `- q2 u% z- h
(原创,转载请注明)
/ V& u0 q4 O; a" n9 x+ W/ m2008-03-13
0 i; Y- s6 ]' R% B( ]/ o: x" ~5 H
# P. Q; { G- h, m; H' g干了10多年的机械行业,不敢说有经验,有空的时候把自认为有用的东西整理一下,全当抛砖
) n! g6 ~8 t: S- @: m( T2 L; j s
! z# E0 q( Y0 u8 u! t' n! [% ^( T: o9 k[ 本帖最后由 天水蓝 于 2008-3-13 11:28 编辑 ] |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基础|主题: 799, 订阅: 89
- · 采用|主题: 929, 订阅: 40
- · jishu|主题: 58, 订阅: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