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天水蓝

一般装配常识--滚动轴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轴承的预紧方法实践

关于轴承的预紧安装 有运转精度要求的轴,经常用到角接触和圆锥辊子轴承,预紧安装非常常见。在预紧时,经常遇到凭经验预紧的办法,即,通过螺母预紧,运转状态下测量跳动等,直到轴的运转精度达到要求。 一种更为可靠的方法是,事先计算预紧力,然后测量轴承变形。
2 B/ E4 X4 ^2 F
% ~& h' m/ y) v- R! c4 Y& y: p如图:
3 Z4 y+ G2 q# _& w1 {1,测量自由状态下,内环底面的高度
1 R( {6 E3 N6 E& U- _2,在内环上施加预紧力,测量内环底面的高度变化量 * M4 K% K6 Q- m4 x3 t0 I
3,制作挡环,预留出测得的变化量, . H! R6 B5 \$ L; l0 X
4,锁紧轴承螺母,轴承已经被预紧到规定的状态。
. o, O8 n& V% }, X$ P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测量时,外环没有装在孔中,因此轴承外环的径向尺寸变化会消耗掉部分预紧力。不过不多,也可以在试装第一台的时候进行修正。 7 X5 U/ Z( J( j
其实这个方法在机械手册的轴承安装部分有介绍。但是我在车间里,确实看到大部分产品的安装,都是凭借上述的经验式的方式进行调试的。3 G  P( m' A' |3 U
我们在小批量组装组合机床的主轴时,曾经采用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 : |* A; j8 Z0 t: _  I
关于轴承的预紧力,有手册可以查到。 0 |6 I" R; t, E. W- s% i

6 I' g5 B4 {7 [- u4 t  [8 C本想回在上次的贴子里,但是回帖好像不能传图片,只能另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高手中的高手.受教了  发表于 2012-3-16 16:12
发表于 2008-3-25 13: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我们现在做出来的设备在运转一段时间后,有一些轴承(深沟球轴承双列在上面)里面的滚珠裂开内圈裂开,请哪位高手不吝赐教
发表于 2008-4-5 08: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好!感谢!
发表于 2009-6-15 09: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根据实际经验总结的很好,把《机械维修》教材轴承部分的问题提炼了出来,特别是“预紧”方法。
4 Q: c+ ]* V# A! a3 S我认为要做好维修工作,系统学习该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发表于 2009-6-15 22: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0-5-18 09: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楼主的收藏
发表于 2011-12-19 2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结构中,可以采用预先测量预紧变形量的方法。如,一个向心推力轴承,预紧力为20kg。我们可以把轴承外环在下,架在平台上 ,然后在内环上施加20kg力。测量施力前后内外环的高度差变化量,一般通过杠杆百分表就可以测到。得到变形量后,在预紧结构中 设计一个垫片,垫片的高度差正好是预紧前后的变化量。这样,保证螺母紧死后,预紧量保持不变。改变以往凭工人手劲的装配方法 。" [$ u" _1 {8 w9 U- s  u; ]( Q
这个方法很不错,现在都是用的
发表于 2012-1-13 2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水蓝 发表于 2008-3-25 10:09 2 u6 ~; W: F" u/ F, a7 F8 A
关于轴承的预紧安装 有运转精度要求的轴,经常用到角接触和圆锥辊子轴承,预紧安装非常常见。在预紧时,经常 ...

7 }" c' L# _- Y6 q% V, z+ x% n楼主有没有主轴轴承与轴和座孔配合的实例啊 。能否发我 一份 aco124@163.com
发表于 2012-1-27 15: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很实在,对实际操作很有帮助,顶一个!
发表于 2012-1-31 1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好东西分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 09:36 , Processed in 0.06806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