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郭棚机器

鱼钩的热处理工艺---请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1: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的帖子

楼主很专业,但是像您的工艺出来后硬度达不到要求,我们的要求是HRC53~56
发表于 2008-1-29 09: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郭棚机器 于 2008-1-28 21:53 发表 8 `$ l! ]8 _7 X- R) ~
楼主很专业,但是像您的工艺出来后硬度达不到要求,我们的要求是HRC53~56
, X1 m* }& o9 i% O

. X7 [1 u7 ~& U' J& ?) L谢谢夸奖!您还别说热处理还真是我大学所学的专业,但是一直没有从事热处理工作而已,都是纸上谈兵!!) P9 @/ Y3 H  e$ G/ ]% z
如果您觉得回火后硬度太低,可以适当降低回火温度。仅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21: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闪电惊虹 于 2008-1-28 09:04 发表 - \$ [5 X( D) m8 f/ B+ M( c
75#在820℃淬火、 480℃回火时,抗拉强度σb :1080 Mpa,屈服点σs:880 Mpa,伸长率δs :7 %。
. [& X% j1 g4 ^; ]
楼主解释的很专业,但是那样的工艺出来的产品硬度达不到同行要求,可以提供80#钢在810℃淬火,190℃回火的抗拉强度同硬度吗?谢谢
发表于 2008-1-31 09: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郭棚机器 于 2008-1-30 21:43 发表
: g8 W5 }, z. I, x
2 c0 A+ r5 c7 @. w楼主解释的很专业,但是那样的工艺出来的产品硬度达不到同行要求,可以提供80#钢在810℃淬火,190℃回火的抗拉强度同硬度吗?谢谢

2 s; ^& p! u: q& {7 l4 Z0 M80#钢在810℃淬火,190℃回火的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具体范围我没有资料,不过可以做试验啊!
, h/ L. g9 u' ], B; S根据你的产品特点,810℃淬火,190℃回火时抗拉强度会降低一些,硬度会上升,也就是说整个产品的脆性可能增大!0 }' b) {' }6 {3 t' m2 w* b- J* a
另外淬火介质的选择也比较关键!
发表于 2008-1-31 1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不知道您改工艺的目的是什么?是降成本吗?
& F, X1 {# E3 y7 ~$ `我想最好不要改!原因是您现在的工艺基本符合要求,改变后产品的性能大大降低,存在风险。如果用您改工艺后的鱼钩可能钓不到大鱼,因为鱼钩容易断!开玩笑!!
发表于 2008-1-31 15: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你说你用的是日本线材,那么怎么会提到75或80钢来做鱼钩?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3: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的帖子

我们用的是日本的80#高碳钢线材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3: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的帖子:回复 15# 的帖子

现在的工艺主要是淬火后晶粒太粗。硬度和强度都达不到要求,日本的鱼钩结晶很细,硬度也非常之好,因为外协加工,所以搞实验相当麻烦。您说的脆性较大,很有可能。但是高碳钢在180-200度回火的时候理论上有个强度同硬度的最高点。
发表于 2008-2-1 14: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个情报

我听说过一个例子,也是关于日本进口材料热处理的。& @4 b& l3 Y5 B( _# j" E. E: \1 }. Y
有个单位用日本进口的45号钢(好象是45号钢,时间很长了,记不太清楚了)加工一个产品,采用普通工艺进行淬火发生过热和裂纹,查来查去查不出原因。直到最后才知道是日本的这个牌号的材料里含有0.4%的铬,提高了材料的淬透性的缘故。: a9 a5 ^) K7 Y6 h% e/ x
所以进口材料是不可以随便套用国内常用工艺的,别人给你的工艺只能作参考,微调还是靠你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7: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的帖子

谢谢哦,你不说我真的还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1 05:42 , Processed in 0.07589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