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249|回复: 28

谈谈自己质量管理的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01: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产≠数量+交期+销后服务 解释:生产≠数量+交期+销后服务,最简单的是数量足够了,质量不行了。
; Q9 a. |, t* G: p% e3 ?! t质量不行=订单减少+客户投诉频率较高=取消业务往来=生产数量减少=生产下岗=品质下岗。
, ~) S7 q( @* k# J: d  `7 G取消业务往来+生产数量减少+生产下岗+品质下岗=公司倒闭=我们钱包空。解释:生产=质量+数量+交期+销后服务,生产数量足够了,质量做好了,交期赶上了,及时向客户端询问质量信息,及客户反馈意见。
) p- |: I8 {3 _" Q$ q生产数量+质量+交期+客户反馈意见=业务往来频率高=生产业绩=品质业绩
" A' N2 X; b7 u9 M5 c业务往来频率高+生产业绩+品质业绩=生产威信+品质威信=公司经济效益上升=我们腰包鼓(当然可以引申开的远远不止这些) % W' g( x0 y2 I; U4 F. }! l
各个企业都是“以技术某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但实质看来有又几家公司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做好生产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好质量管理,有效解决质量问题的同时就是各生产工序、各检验工序逐步下手,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这不仅质量管理者逐步把关,更重要的是生产管理者逐步把关,因为质量的好坏不仅是测量出来的,也是生产做出来的。加强对生产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有必要协调生产管理者和质量管理者的共同意识,在生产的同时与质量管理者达到质量意识共鸣点。这就要靠你的魅力了% ?2 J: A1 M8 m2 l  X: o
        我觉得加强对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极大。在实际生活中,我接触过的企业的员工都认为质量是品质部门的事,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品质部门则也担心出事(大家都希望息事宁人啊,可是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质量的管理是长期的,极其艰巨,不亚于25000里长征。) i5 ?& Z! Y2 V9 e: X2 v# \3 F' M! j
   对此我的经验就是所有的东西必须完全按照图纸检验(最好以实际测装配和自己测绘为准)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品质绝不能受制与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出现特采品时,只要不影响使用,在适当的情况下放行。既照顾了公司生产员工,而且也不损害品质的利益。(我所指的适当是不要做的太难看了,尺寸不要做的太过分,太影响美观)因为我们是生产整机的,我在非常熟悉装配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掌握这一尺度。具体就不举例了。基本上今年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小问题还是有的,意想不到的错误)又给自己找借口了 记得有一次,100多个工件上的孔居然带锥度,影响了后道工序,仅仅是因为没去测孔与面的垂直度,可是谁又会想到孔是斜的呢?首检没有问题。
8 a5 I$ g/ L# J" A# H5 w1 K5 ^   纯属个人愚见,仅作参考,不可套用。请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自己的(本人从事纺织机械,精度全世界最低的那种,各位见笑了) (这次偷笑的原因就不告诉大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01: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质量的好坏不仅是测量出来的,是生产做出来的。
8 f% c" J# W, O( S5 k6 z" q毕业那年也听过类似的说:
. Z2 {3 g1 \& k
7 G5 u( k7 i( m  S, c2 X$ M% s6 b2 F效益是我们做出来的,不是会计算出来的,3 i% ?" c+ d+ w

7 a4 Q) l/ `2 y8 w楼主在笑,想想自己在车间处理问题,,我也想笑 0 s0 X. N" M8 a9 b8 k
所做产品出了问题,找原因的时候,多数是没有我们签字的,
2 K% M8 C3 n' Z+ o+ J2 E6 e我们签字流下去的零件反而没有几个出问题的, 8 O3 W; o) U) s( V  R, q
质量的好坏,还是要看公司的管理,0 [0 g: X% h1 J  N7 m, l+ E9 H
我们厂车间做技术的说好用,* a3 ~2 d) |9 P7 F5 J, q: k
技术科的来人我们也不怎么管,6 q: x+ w) a7 z" y$ @
我们车间要用,只要我们做技术的说没问题、签字,他们也没话说,,:lol $ W6 m7 [+ w* z& R+ @  V
~~~~~~~~~~~~~~~~~~~~~~~~~~~~~~~~~% Z- }) H  G6 M+ ^
我还感觉,在车间做技术就要硬一些,如没有自己的选择及主见,有问题要找技术部,工作还不要累死,:lol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02: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们品质部的权限大多了,老板顶 。工件不是技术部说了算,我们说了算,但要提供必要的依据,老板虽然技术比我们好,但也不会干预 。生产部无语。嘿嘿,我们要是哪天心情不好, 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02: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主要的还是我们车间说了算,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时间长了,全质办和品质部也没办法,6 L9 _+ P# ^9 G1 n3 f( t
说个简单的,我们只管配合,不怎么管公差的,家丑就不多说了,,
* w0 V! x& v) F* e~~~~~~~~~~~~~~~~~~~~~~~~~~~~~~~6 [. s: c+ b) V+ V6 u7 w
只管技术不管钱,也苦了我们做技术的, 4 `3 H; S1 _- d; W6 Y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19: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国际化的观点我基本赞同,前提是在一个可以满足其实用功能,或不影响其使用功能。
  • 在一个设计--加工--组装--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公司,不一定非要按照国标执行,还有部标、省标、行标、企标,关键是设备的社会满足度在现阶段是否达到满意的程度。
  • 常用五金件和标准件一定要尽量向国标靠拢是关键点。
  • 你的权力真大,象我在前一个公司一样,大的连设计图和生产指导书都可以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过程可以直接干预,但我通常不喜欢这么做。毕竟我不可能什么都会。很多地方还需不断学习哦。 ,学无止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07: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加强对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极大。在实际生活中,我接触过的企业的员工都认为质量是品质部门的事,和其他人没有关系,”这也是我们最最难改变他们观念的难题之一。虽然生产者也知道,东西是他们做出来的,但是他会说,质检部没有控制好。啊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1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讲的因该是涉及到了全面质量管理了。
, T1 d9 P. y8 {# c& C: H; N3 n6 B2 `基层人员的质量素质在质量循环当中因该是最难于把握了,
& d; I% f' W  x& c关于全面质量管理好象在80年代末就在国企全面开展,但到90年代中期就被质量认证系统吞噬了,个人认为全面质量管理还是比较适合国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20: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段时间代质管发现的问题,
) R3 C4 o/ N) B5 \7 s  _有个产品之前被客户退过货,没法修改,要从新再做,当时的质管中途OUT了。结果是害苦了我啊~在生产期间,有部分员工就问,为什么之前做的那么差都可以出货,现在做这么好做什么。我不得不做长篇大论,来个逻辑论证。% a+ o) G- l0 [% s+ ~" R
所以我认为基层人员的素质是可以提高的,那就要看质管方面是否去执行了要求。
8 n. U5 {: g  k& {结果如何,要不停的反馈。想放松要求很容易,当想从松到紧就很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1 20: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羽飞矢 于 2007-12-11 19:44 发表
! C( i" v7 z$ g& o0 C$ O- R, ?5 r老马讲的因该是涉及到了全面质量管理了。
( q3 M% i2 T, W3 z' K基层人员的质量素质在质量循环当中因该是最难于把握了,
( R) K" y8 }' F1 p" h4 R' s5 A关于全面质量管理好象在80年代末就在国企全面开展,但到90年代中期就被质量认证系统吞噬了,个人认为全面质量管理 ...

' p8 c( p* }/ x5 o. l7 M恰恰本人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担任当时工厂的质量/计量/电脑部门的负责工作,顶头上司是管技术的副厂长。& S0 }3 l+ J) i; L% h
86~88年,企业上等级,全面质量管理,计量认证,压力容器认证等工作都有参与。感觉上,工作比现在好开展得多,这应该与员工素质很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4 15:36 , Processed in 0.05327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