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机械熊猫

记德国工作生活见闻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7 10: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后发现有差距,但也很无奈
发表于 2017-7-7 1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7 15: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8 H9 V0 ?( t/ _% w/ Z
我来说说德国和日本的严谨是如何体现的:4 g1 {# k; W3 D( N* L
德国人的严谨偏向准确,精密,程序化;日本人的严谨偏向细腻,周全,极致化。1 b2 T* X8 P/ Z2 x
当然,所谓的“严谨”都是相对的。
" U6 s1 [5 D/ K8 {7 J# q! P0 y我见过的德国人没有那么夸张的准时和严谨。我们开会也经常有德国人迟到和缺席。. V9 I6 t% n- K  M' }; d% ^3 b0 |
德国的铁路虽然绝大部分准时,但也常常出现临时更改时间甚至站台的,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误事,而公交车就更没那么靠谱了。
+ G' t( }% f" @- v5 p到了夜里,路上还会碰到酒鬼朝你借烟借火,电车上还有小青年一边喝酒一边大声侃球,也有互相喂德国版麻辣烫(很像麻辣烫的东西,我不知道是啥……)的小情侣。
. n8 P( q# M+ h7 A- g$ g4 O+ V. p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德国人/日本人的严谨其实是有一定误区的:我们在中国可能接触到的德国人、
- V# x# D9 L; e日本人很可能是他们两个国家中的精英,他们所展现出的素质和气场都是远高于平均水平的。) v* _; `2 H4 a0 ~' n" o
而我们国家自己的社会精英其实也都是很严谨很靠谱的。
' G5 g2 r( S1 m: P当就平均水平而言,德国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还是很严谨的。
0 V6 o; v8 R. R当然,他们的严谨也不全都是好事。在出问题时,德国人的精准和程序化就变成了刻板、死心眼;
$ K0 T, g2 i9 F. A4 l* ^, `' q* O: n而日本人的细腻和极致也就成了变态、钻牛角尖。反正都会被我们认为效率低下、耽误事。
& `% R/ g1 p3 S4 u, M0 c但是,正是他们宁可冒着耽误事、低效率的风险也要追求完美、不违原则的这股劲儿,才塑造了他们严谨、靠谱的民族形象。1 ^, z- }7 {5 y
德国人和日本人的严谨有什么差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才能拥有那种严谨靠谱、不违原则的精神。

点评

不能再同意。 生活中接触的“真实”的德国有时会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去公共机构(如市政厅)办事登记的材料就经常会弄错字母啊性别啊,这些我都遇到过,全都是低级错误... 德铁估计是坐过的人都要吐槽的吧 。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7 16:05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6: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海砍樵 发表于 2017-7-7 15:257 P( J: |& X8 U
我来说说德国和日本的严谨是如何体现的:! \: l9 Y1 G8 y. O" b! v6 `
德国人的严谨偏向准确,精密,程序化;日本人的严谨偏向细腻, ...

$ }& U! b9 {) A不能再同意。# c7 @3 Y' l! c( h
* b! W# A+ X, n, M5 N+ d( @$ u7 h+ v
生活中接触的“真实”的德国有时会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去公共机构(如市政厅)办事登记的材料就经常会弄错字母啊性别啊,这些我都遇到过,全都是低级错误...0 e; [; O* m- {$ y. E7 N

+ y9 P' j. E4 _9 b3 G& m7 }德铁估计是坐过的人都要吐槽的吧 。之前有一段时间坐火车往返两个城市频率比较高,着实见识了。尤其夏天出行的人多,各种晚点(晚30分钟很正常),临时换站台,临时取消车次。朋友还有坐慢车车到了某一站,调度问题要求全体乘客下车换别的车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对德国铁路系统不熟悉的或是语言不通的游客真的是很容易错过车。6 Z9 S! V' [7 O. `7 w
$ x$ @1 `# @1 A- U
德国的“严谨”是制度程序保障下来的,大多数人做事情比较一板一眼,遇到需要变通的时候,死板的让人着急。$ F% v4 H+ z) _+ J( C

" T4 V  ^, i/ i7 G另外一点就是慢,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约一个时间。开会要约一个时间(两个人讨论一个事情最好也约一个时间),去保险咨询要约时间,修车保养也要约一个时间,看医生更要排一个时间,就算看急诊都要等几个小时(比如一个区的医院,并非一线城市的超大医院)。。。/ X8 V1 b3 B" U3 Q8 E' ^, _
相比而言,国内涉及到服务的项目,不管是时效性还是服务质量还是价格上,基本都可以秒杀德国。在这边,除了服务行业如酒店餐饮娱乐行业、商超、加油站和特殊的行业(工厂连续性生产),周末要让人加班的话,简直不可能。周六超市商场小店还开门,但基本就半天。周天和法定节假日就全都歇了...
" K% j2 U; A6 I/ C: T( U
. K- v: ?. D! f' ^

点评

没有亲身经历,谁了解这些细节。国人出去回来,装和吹的人不少。 楼主继续,大家受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8 09:52
这些都关门了以后,人民去哪里消费玩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7 16:08
发表于 2017-7-7 16: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熊猫 发表于 2017-7-7 16:05) C8 `0 m. c* ^3 K/ X; ?
不能再同意。( D5 u3 B8 H! r/ j5 q" g

' Z1 a2 |6 S. ?5 u6 h) g) [7 t生活中接触的“真实”的德国有时会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去公共机构(如市政厅)办事登记的 ...
: K$ l5 O) {! f; _6 w1 C
这些都关门了以后,人民去哪里消费玩啊
6 _. ]2 G- P) P

点评

周末、节假日大多都是家庭时间,因为娱乐生活比较单一,大城市还好一些,文化艺术商业气息比较浓。二三线城市大多数人要么宅在家里,要么就去户外,晒太阳,徒步,骑自行车等等。 楼主好多三十岁以上的同事,有其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0 20:07
发表于 2017-7-8 09: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熊猫 发表于 2017-7-7 16:05
9 C, w( k, Z0 q1 B$ s不能再同意。8 [: B8 R! Z, u' R: Y& D$ N7 w
) p0 L' }% w  C7 P- P
生活中接触的“真实”的德国有时会让人大跌眼镜。比如去公共机构(如市政厅)办事登记的 ...
相比而言,国内涉及到服务的项目,不管是时效性还是服务质量还是价格上,基本都可以秒杀德国。

4 o  n8 i9 {$ r
1 x6 [! h$ v2 I" U3 a; a没有亲身经历,谁了解这些细节。国人出去回来,装和吹的人不少。
# c5 _# ^5 O7 K7 i2 m- K0 L
' X/ G3 a0 Y; g7 A& g1 Y楼主继续,大家受益。! @+ t3 G  U$ X  J/ A2 p: o) C
发表于 2017-7-10 11: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扎起马扎,坐看楼主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20: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wxg263 发表于 2017-7-7 16:08( ^6 o4 `5 V% K7 t9 H1 V
这些都关门了以后,人民去哪里消费玩啊

( ?0 \$ U' G3 k( h% Z8 f$ m周末、节假日大多都是家庭时间,因为娱乐生活比较单一,大城市还好一些,文化艺术商业气息比较浓。二三线城市大多数人要么宅在家里,要么就去户外,晒太阳,徒步,骑自行车等等。( \* B; h1 G0 Z
楼主好多三十岁以上的同事,有其是女同事业余时间都泡在自家的花园里搞种植,厨房里搞烘焙,有的男同事手艺完全不输女同事,偶尔带来自己烤的饼干或是蛋糕也都没什么惊讶的。
$ K2 Z3 j/ z; g3 n! ?# x8 v9 S% k4 H: W5 k9 y' n
" Q( b/ H/ r1 ^) U( a" Y
! S( T1 P1 g2 X9 }" q* V$ r- j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2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第一站 发表于 2017-7-6 21:04
. D0 c" }6 e8 k3 B5 a. a' x# M2 N我们买过一台德国螺纹磨,那么复杂的设备当时就来了两名装配工,从设备进厂到验收结束加起来不到一个月,当 ...

- t3 R3 I1 [/ j8 D很同意另一位社友说的,单个的德国人拿出来不见得比中国人聪明,但是聚集成一团的力量就超越了我们。所以智商在决定成败里面其实占了很小的影响因素,主要还是坚持+努力吧。
$ Y  c. E$ b+ t' |  H在日常工作中,德国同事出错也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比较好的是你给他指出,以楼主打交道的经验而言,如果你说的有道理大多数情况下对方会及时地的改正/接纳,而不是先想法如何推托责任。平日里,部门同事也都比较开放,有问题或寻求同事的帮助,虽然每个人都很忙,但能力范围之内大家的反馈都比较积极,而不是谁跟谁关系近,就帮他的忙。私人关系一般的就不管不问。
8 ~1 a; a9 a) ^: Z$ e) b" g当然,这个跟公司大环境和氛围也有一定的关系,楼主所在的部门还有公司这方面都是不错的。, P8 G8 U3 Z" f1 v2 B$ u
发表于 2017-7-11 1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帖子,正好这两天在听余世维的讲座,他有一段讲到了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区别,记得其中一段说到欧洲人,我有两次相同的经历,看看欧洲人和中国人有什么区别。3 Y' x! W# T- g9 c3 s
2013年春,我被外派到奥地利工作了三个月。周末一般没事儿,那边的工作很轻松,工作节奏也一般,感觉周边的人生活很安逸,大部分的商场,超市,甚至饭店都不营业,这点让我很不适应,所以周末除了酒店上网,看书,发呆,就是出去晒太阳。话说,某天我骑着自行车出去玩,结果走错路了,越走感觉越不对劲,路上的景色是越来越荒凉,看来是迷路了。随即在一个公交站台停下,掏出地图来,看看在哪里走错了,该怎么走回去。本人不会德语,恰好附近的几个街道名字长得很像,一时间也没搞明白所以然。这时,有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来等公交车,看我在那里看地图,就用德语和我说话,我用很蹩脚的德语告诉她我不会说德语,零时学了几句应急用的。然后她就和我比划起来,我在地图指出来要去哪里,她给我指了回去的方向,然后我道谢,回程。
% c  m( K$ i8 Z9 N
) O) \4 i  O4 n  ]% \8 |! q隔了两年,大约是2015年夏天,再次出差去奥地利,中途和几个同事去维也纳旅游。下了火车,准备在自动售票机买当天的市内公交车票,他们的自动售票机支持德语,英语等多国语言,但是没有汉语。当时的显示界面是德语的,我正在找切换成英语的菜单在哪里,排在我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用英语和我说,需要帮助吗?我说不用,谢谢,然后买好车票。9 b0 `& P; j& o' [0 s

7 \) i% i& F5 W$ t  ~! m上面是我的两次亲身经历。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某一天,你在北京长安街上迷路了,拿着地图在哪里看,是否有人会主动过来问你是不是需要帮助?假如,某天,你看到一个外国人拿着地图站在你熟悉的某个城市街道上,一副迷路的样子,你会主动问一句,may I help you?这就是区别。你说呢?

点评

是,深有感触。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提了一个24存的行李箱,大概得有二十多公斤,下了火车出站时需要走二十几阶楼梯,一个诺大的箱子搬上楼梯得搬几阶歇一歇。 当时是个周末,站内过往的人本身不多。搬了一半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14 18:3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老鹰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7 17:08 , Processed in 0.08634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