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未来第一站 于 2017-5-17 11:14 编辑 , e( U( @1 w( t+ I
% y: h( m2 G( M8 } 1999年,大连光洋需要一款高档数控机床进行生产加工,而那时国内的技术水平是无法制造出这种数控机床的,没办法,企业只好通过复杂的程序从日本订购了两台机床。但是,令光洋集团没有想到的是日本机床生产商开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大连光洋要对机床的安装地点、使用人员、用途进行严格的限制。并且,日方为了防止大连光洋将数控机床挪动和变更用途,还对卖给大连光洋的数控机床加密上锁,一旦设备挪动,将自动锁死。! V" e2 j2 p- i: p# G
9 s& |2 i m& L1 g& K2 p
在中国市场上,带有自动锁死设备的机床,一般以日系设备居多,而德国制造的机床,对此限制反而宽松很多。. x# j; G0 X+ Y8 d0 x3 W3 Q; E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美苏争霸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为了防止科技含量高的设备流入社会主义阵营中用于军事目的,早在1949年,美国就通过成立“多边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COCOM),即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对中国、前苏联等国家进行技术封锁。日本政府追随美国加入了巴统组织,并将中国视为其技术出口管制的重点对象。
! q% p' J% X: X+ k7 ^
/ `# W* f" L& @, s t0 Q7 d _ 60多年来,虽然国际环境和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但日本针对中国实施的严格的技术出口审查和管制政策一直延续至今。2 s5 I7 b+ w+ K- R) [% q+ s* V/ t
) i% a# u/ J% u3 ~
1994年3月31日,“巴统”宣告解散后,日本又与美国等30多个国家在海牙附近的瓦瑟纳共同签署了《关于常规武器与两用产品和技术出口管制的瓦瑟纳协定》(WA,简称《瓦瑟纳协定》),通过新的多边出口管制机制对伊朗、朝鲜等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1 _: S1 c5 }8 |, v9 G% Z/ j: ^
+ G( F6 i8 }. W' l* ]3 r( K
只有白色国家(26个)可以出口不受限制,俄罗斯,印度,中国都在限制范围之内,日本企业向这些国家出口机械需要经产省审查,主要担心被应用到军事加工上。所以,我们就看到诸如马扎克,森精机以及它主导的德玛吉出口的五轴联动高精度数控机床,就会带有自动锁死的装置。
8 v' X% m9 H, w0 p6 e; T# Y% p# Q# r d/ @% @" Q
那么,这种自动锁死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
$ M* Y& i+ I: I& r
2 r! p3 Q' |* d" c1 Y. `7 g 业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有人说是安装了GPS定位模块,也有人说是安装了陀螺仪或者水平仪,装置感应到机床晃动超过一定角度,就会将系统锁死,需要密码解锁。' m d9 F' i7 C* n- @9 k! W
其实,自动锁死这样的功能在今天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属于冷战时代的产物。而苏联早已解体,其主导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正营也早已不复存在。在新世纪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加快的今天,大家都同住地球村一起发大财了。德系一些高端设备已经有被出口到国内了,日系企业是觉得放缓这个限制有利于出口、不希望再存在这种额外的成本负担,但是政府部门里的领导态度比较神经质,所以这个限制就一直像鸡肋一样存在到的现在。% l) m/ d/ V5 U6 i6 f5 e+ q$ a i
1 g: P2 h" H% p* c# ]
" b* [+ V: e" K. v
* x1 p) w+ Q' j& ~
3 v& [% S' X. S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