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航 于 2017-2-13 16:20 编辑
9 Q" y3 M0 Y& C% O x V, Z$ K
. @0 M% e* l3 l7 S+ g4 }; e9 _/ r公司要跟进市场,自然少不了开发新机。之前,南大的高工挂了,搞新机这边就剩下我一个人,奈何不懂电,所以就请求老板找一个电工一起搞。招人的过程稍有波折,但也很快招到了电工黄师傅,匹配而来的还有一位老板的亲戚金工京师傅。 : x6 ~9 B& W6 y! x Y3 ^4 q$ _
不怕大家笑话,公司在开发新机这一块就是抄,行业内哪款机型有市场就抄哪个,虽说开始迈向全自动了,但要真说技术,又哪有什么特别高深地方?拾人牙垢,当不言己雄呐。
7 w4 d& W1 [7 G8 v3 T/ E; [
有时候常会想,人与人之间,为何就不能像一开始那样坦诚相见,精诚合作呢? 6 l3 [4 ~# _& W$ R7 V( s
记得一开始,各自的工作范围分的很清楚,我负责测绘、改进,京师傅负责加工,黄师傅负责线路控制,最后的装配、调试三人一起搞。第一年,几套新机就是在这样的明确分工下做下来的。可偏从第二年开始,人心不古了。
% h" k j7 d+ D& v. s/ M7 }* g
我就想不明白了,机械设备行业,在各自技能各有侧重的情况下,没人能越俎代庖,包揽别人的工作,都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打压任何一方,都会使自身更加孤立,乃至两败俱伤。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偏偏有人要去挑战呢? ; `' S( R& }0 M, p" W$ w! L/ H
一六年,京黄二人合着想压我一头,平分大势,被我借事反击,踢京出局。相对于机加工而言,我是懂的,踢京出局,自是为了在稳固自身,剔除这个没事找事的不安定因素。京师傅出局后,因受限于侧重,对黄师傅采取了隐忍和观望态度。我不知道黄师傅在这个事情上有什么想法,只是希望他能注意和反思自己的言行,这么做,值当否?
2 \; h0 v9 b* Z$ v1 I$ S
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做事,不要老盯着好处去算计。这年头,谁都不是傻子,觉得自己的很精明?亦或指使别人做马前卒,自己蹲在后面别人看不到?人呐,低调的关键在于,让别人看到你的实诚。公司对新开发的机型装配工作有下派意向,自然对各机型的部件装配、线路布局和控制要求、调试细节要求明细化,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又何必僵持藏技呢?在一个公司做事,说白了就是借别人的锅蹭饭,得讲规矩不是?要往锅里添米,够不够吃另说,但拽着自己的米不下锅,光想着蹭别人的,就算是滥好人也得另起炉灶,不跟你、或者不让你一起吃了。更何况借锅的人还要按人头收租呢。此举犯忌,早已引得杀气横生咧。 + \) }: \2 z# `
一七年初,本指望新年新气象,然君任性,劝反伤情,冷了他人心。既如此,便只能借着这股萧杀的春风送尔一程,手黑勿怪了。然,前路漫漫,愿君慎行。 3 \; A4 X m8 A
这两天会感慨,在这个公司四年了,大略回想过程,也是惊心。不论是高工、京工、黄工,彼此之间都曾推杯论盏,携手共进。可为何略待时日,人性之间的倾轧就到了这个地步呢?或许,真应了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q& O; Z& G; I% j% M; V* r"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