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54|回复: 9

2016inventor如何实现不完全约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0 10: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位大神能教我实现不完全约束,就是三维里的门能实现手动开关~; c) S- `3 T. e9 H(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0 12: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完全约束就是不想约束的不要约束。
. P( w  N0 |6 V+ A4 f2,没用过inventor但是觉得应该相通,用合页全约束门扇,门框,合页两半轴同心约束,轴向位置约束,就剩一个旋转了. n' p3 V! U8 t; y9 S

点评

显然您没验证就说话了...  发表于 2016-10-11 08:00
发表于 2016-10-10 12: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楼主对自由度这个概念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发表于 2016-10-10 1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约束对话框的右下角有个小三角,点开,下面会出来“极限”的选项,里面有最大、最小的设定,这个不管是距离还是角度都可以设定一个范围。# K) _3 y( M$ n* y+ y+ Q
角度的约束,角度约束的“求解方法”有三种,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T0 n" n- n* P8 g
发表于 2016-10-11 08: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0-10 13:47
0 Y- ]  t. ^& C6 [9 I约束对话框的右下角有个小三角,点开,下面会出来“极限”的选项,里面有最大、最小的设定,这个不管是距离 ...

" {5 H1 U8 L) V! Y( `1 _角度约束的“求解方法”有三种,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 r, E' ~* c2 @显然,您还不了解极限设置与角度约束几种方法的关系呢,见下面的资料:
) ^! O5 B0 N( u. |/ J5 m* D8 B8 B9 ?0 b; p, n, w#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6-10-11 08: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伯雄 于 2016-10-11 08:11 编辑 3 D& V! f6 J7 `  ?& }, j# x
5 T4 P& p, j3 N2 O0 x: k
回楼主:
2 ~1 y+ u* Y$ o; {4 l您要”门能实现手动开关“,但从提问内容看您并未理解”开关“的具体表达条件。
# e7 k% R4 `5 ^, V1 m门的开关,必须有”开“和”关“两个位置约束需要定义,这才是真实的。8 }; f9 g  [( I; I0 P/ ~* h" k
办法是:, S$ T1 z* K$ G9 F+ W
用”未定向角度“约束设置门与门框的角度关系,并使用”极限“参数来约束开关位置。如下图:
% `$ w! y0 N, K
! b, l- i- D, y6 ?+ Y, T
; t4 P0 Z- y: @+ k然后就能手工拖动着,开关这扇门了。而且这门会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可见,并不是您想像的”不完全约束“,而是完全约束并附加更多的条件才对。' v2 {% L; b-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6-10-11 08: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伯雄 发表于 2016-10-11 08:03
  w* f5 O9 {, A  `* Z  f角度约束的“求解方法”有三种,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y' _* i1 v3 J& V% A8 Y& t+ r
显然,您还不了解极限设置与角度约束几种方法的关系 ...

+ F& s) V3 e* ~' p- ?0 q' |谢陈老师指点。
5 T, Q9 {# N# W9 X. h本意是角度约束根据你要定向还是要采用极限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求解方法”(估计是软件版本不同的原因,您截图里面显示的是“方式”),
. D! `; q* S& u8 j0 E不过后面两种方式“未定向角度”和“明显参考矢量”用的一直有点迷糊,感谢您提供的资料!8 k  ?+ W% }# w6 S2 i
发表于 2016-10-11 09: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fangyunsheng 发表于 2016-10-11 08:54; |0 }3 x" U6 k/ o, r! ]) h
谢陈老师指点。
3 ^! O7 M5 z, ~" d# M0 m本意是角度约束根据你要定向还是要采用极限的方式来选择不同的“求解方法”(估计是软件 ...

" L8 D- M/ w; h书稿截图是基于Inventor2008的解说,您没看过我的书,所以就难以理解这类Inventor的功能。
- f" F* W, W5 Z- y9 e; n- P
发表于 2016-10-11 10: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伯雄 发表于 2016-10-11 09:123 b+ c5 R* y* X
书稿截图是基于Inventor2008的解说,您没看过我的书,所以就难以理解这类Inventor的功能。
4 ]- w- h: F; C3 {
买过您的《INVENTOR机械设计解析与实战-专业篇》,2012版的,之所以说是买过,是因为还没有细细通读,主要是对存在比较大疑问的地方重点读过了,非常有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4 02:03 , Processed in 0.08494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