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z/ p$ i' c* [) I% K扁鹊与大哥、二哥
8 H, l% { q- m+ b# L/ X! r1 k1 B, h/ |( y+ c W, N
2010-05-09 12:583 u( o5 V3 M: @0 n/ t! R
6 K E' {. ]/ u! ]. h
% z/ ]! }0 v/ a$ A0 y
/ L- {" T; c& q" j* B( A0 \扁鹊医术精深,他到各地行医,根据当地老百姓的要求治病。在赵国邯郸时,发现那里的妇女得病的很多,他就当“带下医”,即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听说那里尊敬老年人,而老年人患眼病、耳病的人较普遍,他就当“耳目痹医”,即五官科医生,治好了许多老人的五官病,使不少老人从耳聋眼花中恢复了健康;他到了秦国首都咸阳,看到当地儿童的发病率很高,就研究儿童发病原因,当了“小儿医”,治好了许多儿童的多发病。由此可见,扁鹊不仅精通内科,还兼通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甚至外科;他在诊断上,不仅精通“切脉”,而且善于“望色、听声、写形”;在治法上,不仅精通针灸,还善于用砭石、熨贴、按摩、手术、汤药等。可谓是一位多面手的民间医生。司马迁说他是“随俗为变。”扁鹊之所以被人们尊敬,与他这种医疗技术的全面有直接的关系。& s& ~/ g; t1 D
; ~ m1 M, J: e5 t. O- k; Y' d扁鹊不仅具有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蹶症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 k- L+ R. L% ?1 C- m5 I+ [( s) m: `6 D; l9 @2 n
还有一个故事,说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4 p5 p9 V( m* H8 u9 ]; [ J5 U2 S" t" o% ?6 ], h: ~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 {/ k0 ~5 y! a' y' o/ d0 I$ N" J, g1 ^5 d6 l5 H0 a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0 U ?7 y1 Z1 C$ D
; X2 V5 V8 S8 p& |+ h* X0 i“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3 g( q8 c- H6 _8 ^7 b
8 K0 d& ^6 _" @$ |2 W7 @4 p j. a/ ^良医治未病的故事告诉人们,治理国家、办事,一定要从小处抓,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问题大了,造成损失了才去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未病”。从扁鹊的病例当中,人们除学到了中医的一些原理,更多的还感觉到当时那些人写扁鹊病例、病案,包含了许多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8 K9 j% T% T5 V$ m, o" c4 J$ v# q
# p" Y7 q# D; \; _; g% ^
工程师在现场要看听问摸,不是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百似而无不同?& |: O2 s8 E$ ]$ ^
并且,提前预警的工程师也多是被认为是杞人忧天,扁大的感受可有?
! Y% s* A+ @+ q- V7 w: z1 B 既使是扁鹊,又何尝不是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 x. K7 b6 w7 [, F4 L6 B9 O! v. O
( K2 V+ i4 O4 }& f
( n5 B8 s. L A. p' K) d补充内容 (2016-10-8 02:10):
0 {0 S8 I" e) m* B# O6 {6 A为方便阅读,另开新贴,手机操作,无法插入链接,见谅! |